APP下载

基层农业服务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2018-01-03龙美

南方农业·下旬 2018年9期
关键词:农村发展

龙美

摘 要 基层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对于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分析基层农业服务体系现状的基础上,研究了基层农业服务体系的完善策略,希望能为我国农业的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方面的借鉴。

关键词 基层地区;农业服务体系;农村发展

中图分类号:F323.3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8.27.048

基层农业服务体系是农业技术普及和推广的基层组织,其完善程度直接关系到我国农业的进步与发展。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调整并改善传统的分散型农业生产模式成为当前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问题。虽然我国已推出了许多农业发展政策和标准,农业的服务体系和发展环境得到了一定改善,但基层农业服务体系建设仍然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对其研究具有现实必要性。

1 基层农业服务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1.1 落后于农业结构调整

随着农业改革进程的推进,我国的农业生产结构得到了进一步优化,但农业服务体系仍然处于滞后状态,不能适应农业结构调整的需要。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广大农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农村在促进城市发展以及提供农产品等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农产品的供应数量和供应质量都得到了大幅度改善。当前,国家加大了对调整农业结构的重视程度,养殖业在农业中的比重得到提升,而种植业的比重则处于下降状态,这符合市场的供需状况和经济的发展要求。从当前我国的农业结构看,新进品种、新兴技术以及养殖规模等都取得了快速改善,但农业服务体系仍然落后,不能满足农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制约了农业的发展[1]。

1.2 服务功能发挥不充分

长期以来,我国对农村的定位是为城市发展提供帮助,但当前我国要求农村不但要为城市提供服务,更要加快建设并且融入城市生活,城市和农村之间的联系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农产品种植技术以及农产品深加工技术的发展,使农村和农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农产品市场的完善对拉动经济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起到了重要作用。虽然我国已经出台了法律法规对农业服务体系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但其约束力和操作性较低,服务功能没有得到有效发挥[2]。此外,监督制度的不完善使监督功能未得到发挥,农业技术推广得不到重视和落实,对农业的发展造成较大的阻碍。

1.3 缺乏资金投入

当前,我国基层农业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的工资由财政统一发放,虽然工作人员的工资有了一定的保障,但农业服务中心的办公经费也由财政统一管理,服务中心没有自主支配资金的权力,在较大程度上制约了技术人员和服务人员的工作。基层农业服务体系没有充足的资金供职工培训、学习,实验室、示范基地建设等工作也没有充足的资金保障,服务工作难以为继。在当前的行政管理模式下,基层农业服务机构围绕当地政府展开工作,农资的市场化运作不复存在,因此不能自主解决资金短缺的问题,财政拨款不能满足农业发展提出的要求,农业服務工作难以落到实处[3]。

2 基层农业服务体系的完善策略

2.1 提高对农业基础地位的认识

各级政府应提高对农业基础性地位的认识,高度重视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工作面临的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1)政府应对农业主管部门的管理权限进行明确,确定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在农业技术服务方面的职责,使基层农业服务部门工作人员的工作得到尊重与肯定,推动农业技术服务工作的落实。2)农业主管部门应制定一套完善的农业服务与管理考核机制,通过对服务人员的考核与奖励有效提高服务人员的服务水平。

2.2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财政部门应继续加大对基层农业服务体系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将农业服务资金作为财政支出的一部分,增强农业服务部门的动力和活力。地方政府应加强农业调研和分析,根据当地的农业发展特点和经济发展水平,制定相应的扶持政策并落实到位[4]。农业服务部门应理顺经济关系,努力成为政府发展的帮手和农民致富的桥梁,通过取得工作业绩来向上级争取更多的资金支持,为实现农村发展和农民富裕贡献力量。

2.3 建立现代化农业服务体系

2.3.1 健全农技推广网络

我国应继续抓好农业生产技术的推广体系建设与改革,加快形成一个以地方农业发展办公室为龙头、以基层农业服务中心为骨干、以农业生产示范户和农业技术推广员为基础的农业技术推广网络,积极向上级争取项目补助,并稳定服务人员队伍,使农业服务体系的服务能力不断得到提高。

2.3.2 加快科技创新

基层农业服务部门应围绕生产技术和新型产品做好科技研发、技术引进和农技推广,推动地方建立农业产品实验室、良种培育基地、农业生产示范基地,不断增强农业技术人员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应继续整合农业生产技术和生产设备,探索绿色高产的农业生产新模式。基层农业服务中心应开展耕地质量保护工作,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的自动化和机械化水平,培育高产高效的优质品种,加快对病虫害防控技术和节水节肥技术的研发力度,促进农产品生产质量和生产数量的同步提升。

2.3.3 加快信息化建设

应继续加强基层农业服务体系的信息化建设,通过完善农产品质量监管系统、农产品物流系统等现代化信息系统,助力农业现代化程度的提高。可以通过建立疫情监测点、病虫害观测点等监测系统,促进农产品安全水平的提升。同时,农业服务中心可以通过微信、微博等信息平台及时发布病虫害防控信息,还可以建立农业信息网和气象信息平台,及时将天气信息和农业信息传达给农民,使农民提前对各种灾害做好预防,使信息化建设为农业生产服务[5]。

2.3.4 推进农业产业化

广大农村地区应继续培育新型经营主体,积极发展农村服务组织,使基层农业服务中心和农业经营主体成为现代化农业发展的主要力量。地方政府应对规模大、服务能力强的生产主体进行扶持,鼓励其进行产业化运作和集约化生产,帮助其扩大生产规模,使其发展成为市场前景好、产业基础好的地方企业,发挥其在特色农业和农业产业化发展等方面的作用。同时,地方政府应发挥龙头企业对当地农业的带动作用,通过产品深加工来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

3 结语

当前,我国基层农业服务体系存在资金投入不足、服务水平不高等问题,因此我国应从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建立现代化服务体系等方面努力,促进我国农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毕建琦,李竹云.加强基层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J].北京农业,2013(9):311-312.

[2] 刘雯雯,梁崇杰.完善农业服务体系,助推农业产业化发展——遂宁市安居区基层农业服务机构改革初探[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6(8):23.

[3] 焦国柱.构建新型基层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问题与对策——以湖北省巴东县为例[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S1):51-52.

[4] 任改玲.新时期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J].经济论坛,2015(6):71-73.

[5] 胡凌啸.农业综合开发、农技推广培训与农机购置补贴效率[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6,37(8):87-95.

(责任编辑:赵中正)

猜你喜欢

农村发展
农村经济管理对农村发展影响分析
影响农民收入因素及有效对策研究
连接农村,面向城镇大型公益化APP开发基础分析
四川省“贫困片区”全面小康发展状况与日标测算
强化农业统计 服务农村发展
农村发展中农村经济管理的影响研究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困境及对策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