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稻优质高产栽培新技术要点

2018-01-03徐摇

南方农业·下旬 2018年9期
关键词:高产栽培种植技术水稻

徐摇

摘 要 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进一步提升水稻产量,加快水稻高产优质栽植技术研究,不但关系到广大民众的饮食质量,而且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基于此,对水稻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介绍,以期为广大种植户提供参考。

关键词 水稻;高产栽培;种植技术

中图分类号:S511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8.27.004

当前,我国绝大多数地区已采用了水稻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我国的水稻种植正朝着优质、高效、有机的方向发展。水稻优质高产栽培技术,需要科学地选种育秧,控制好种子比例并精耕细作、科学进行水肥管理,切实保障水稻栽植工作的成效。

1 因地制宜,选种育秧

在选种育秧时,应充分考虑当地的气候条件、生态类型,选择高产、抗病虫害能力强、生育期适应的水稻品种,如三系杂交早稻品种两优2186、宜香2425、宜香2115等品种[1]。

在育秧时,可以使用塑盘旱育等方式,在向阳、无污染的地块建立育秧基地,做好引水、排水工作,确保水源充足。同时,所选土地应无盐碱成分、地势平坦、肥力充足,从而满足栽培要求。

一般而言,水稻杂交种每667 m2大田用种1.5 kg,每667 m2增加用种量0.25 kg。选择晴天,在干燥平坦的地上平铺种子,厚度3.3 cm,晾晒2 d,白天晒晚上收起来,晾晒时经常翻动,以增强种子活性。晾晒后,使用恶苗净等消毒液浸种消毒,常温浸泡1 d,然后催芽。4月15—20日播种,5月15日左右移栽,通过合理密植为获取多穗大穗打下基础。

在选择稻苗时,应选择根系发达、根部无黑根、苗健、叶绿的稻苗。

2 精细整地,配方施肥

2.1 秧田整理

1)施足底肥。每667 m2用复合肥20 kg,经过二犁二耙,秧田整平后开沟作墒,秧墒宽1.2~1.5 m,长根据田块大小而定,便于秧田管理。

2)适时播种。播种时要均匀散播,做到泥浆谷落谷。播种时,先播用种量的70%,留30%补播,尽量做到播种均匀。播种后,要塌谷不见谷。

2.2 稻田整理

一般进行二耕二耙,结合整地施足底肥,施肥量与施肥种类可根据土壤化验结果决定,每667 m2长效肥用普钙40 kg,农家肥500~1 000 kg作基肥一次性施入,中层肥可使用复合肥20 kg。

2.3 适时移栽

实行浅插,当日平均气温在15 ℃以上时,秧龄40 d左右,此时可移栽到大田,插秧时要注意浅插,插秧深度1 cm左右。浅栽有利于水稻早生快发。

2.4 合理密植

根据以往经验,采用15 cm×28 cm株行距進行种植。

2.5 施肥管理

在施肥时,应依据“稳前、攻中、促后”的施肥原则,统一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根据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目标的需肥规律以及土样化验结果,明确施肥量、施肥时期和施肥方法,切实提高施肥效果和肥料利用率。

3 精确灌溉,精细管理

3.1 水层管理

稻田中水的管理应满足“浅水插秧、深水返青、适时晒田、保水养花”的原则,后期不可过早断水,以免减轻粒种。晒田时,应坚持“时到不等苗、苗到不等时”的原则。如果水稻生长速度快、叶色深,应早晒;如果水稻生长速度慢、叶色清淡,适合迟晒;如果水稻黑根多,则要早晒;如果水稻白根多,则应轻晒。

3.2 除草施肥

应在插秧后的7 d内进行追肥,稳水田、黄泥田氮肥总量的30%全部追肥。但温水性能不好的田如沙田,应每667 m2留2~3 kg尿素在孕穗期追肥。在施追肥时,可以混合除草剂、杀虫剂混施,以减少杂草、病虫的为害。

3.3 预防早衰

水稻后期至成熟之前,有可能出现叶片枯黄甚至植株死亡的现象,其原因在于后期缺肥,或是水多、水深,也有可能是病虫害原因。对此,可以从以下4个方面采取预防措施,1)合理密植。2)及施追肥,在抽穗时就酌情追肥。3)对于地块土质较差的稻田,可以采取干干湿湿灌水法,避免后期过早断水。4)加强病虫害防治,预防纹枯病、卷叶螟、稻飞虱等后期病虫害[2]。

4 病虫害防治

4.1 病害预防

4.1.1 稻瘟病

叶瘟病要早防早治,在叶瘟病发病初期,每667 m2可用40%硫环唑150 mL或40%富士一号100 mL兑水50 kg后喷雾。目前,穗瘟病只能预防,一旦发病往往难有有效措施,应重点监控发生过穗瘟病的稻田,以及长势较快的稻田,在抽穗5%时,每667 m2用40%硫环唑150 mL或40%富士一号100 mL兑水50 kg后喷雾,第一次喷雾后间隔15 d再喷一次。

4.1.2 稻曲病

可以在孕穗破口期,每667 m2用5%井冈霉素25 g或60%多菌铜200 g或抗枯灵80 mL,兑水50 kg后喷雾。

4.1.3 纹枯病

纹枯病一般发生于圆杆后孕穗前,可在病丛率20%时施药,15 d后再次施药。每667 m2使用20%井冈霉素兑水50 kg后喷雾,且喷洒在叶鞘上。

4.2 虫害预防

4.2.1 二化螟

二化螟一般在5月中旬开始孵化虫卵,每667 m2使用杀虫双水剂200 g兑水50 kg后喷雾,也可以每667 m2用

1.5 kg杀虫双大粒剂撒施。7月后,二代二化螟开始发生,可以在水稻破口期每667 m2使用5%瑞特劲悬浮剂

40 mL兑水70 kg后喷雾。

4.2.2 稻纵卷叶螟

可以在百丛虫苞20个左右时确定为防治田,在一、二龄幼虫大量发生时喷药,每667 m2使用40%毒死蜱

100 g兑水70 kg后喷雾。

4.2.3 稻飞虱

可以在百丛虫量400~500头时,每667 m2用25%扑虱灵50 g兑水70 kg后喷雾。也可以每667 m2用10%吡虫啉

50 g兑水70 kg后喷雾,注意喷洒到植株中下部。

5 及时收获

水稻完全成熟后,可适时收获。人工收割后,应在稻谷水分减少至15%~16%时进行脱粒。机械收割应注意时间,不可过早也不可过晚。

6 保障措施

6.1 要加强组织领导

地方政府可以分管农业的副镇长为组长,农业、财政等相关单位负责人及示范村高产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地点在农业服务中心,由农业站主任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日常管理工作,从组织上保障各项工作的有序推进。各地方可在创建示范片的基础上实行统一补贴供种,做到集中连片种植,确保示范面积。

6.2 加大资金投入

应将农业项目资金向高产创建示范区倾斜,并在上级投入项目配套资金的基础上,由地方农业和科学技术局安排配套资金专项用于水稻高产创建,促进早稻高产创建活动的顺利开展。

6.3 加强技术培训

积极开展以田间、教室培训或讲座,科学成果展示与入户指导相结合的多层次培训,提高技术到位率和入户率。

7 结语

水稻优质高产栽植技术是我国水稻种植发展的必然选择,各地区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科学栽植,相信在未来农业经济的发展中,水稻种植必然会随着技术的进步而发挥更多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文守云.超高产水稻新品种“Q6优28”栽培要点[J].农家科技,2016(11):12.

[2] 黄朝宏.水稻栽培技术与水稻种植效益提高方法分析[J].南方农业,2018(3):47.

(责任编辑:赵中正)

猜你喜欢

高产栽培种植技术水稻
水稻种子
水稻栽培现状与高产栽培技术建议
黔北山乡水稻飘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