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志愿服务增强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

2018-01-01滕苏苏宁尚洁

关键词:志愿志愿者高职

滕苏苏,宁尚洁

(1.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南通 226010;2.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南通 226010)

志愿服务活动不单单是一项公益事业,它的日益开展是展现了社会文明进步和文明的高度。随着各式各类的活动对志愿者的需求在不断的日益增长,现在越来越多的学生积极自愿积极地参与到社会中的各项志愿服务活动中,社会各界人士也对高职院校学生开展志愿服务给予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这就加强了大学生的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不仅仅是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题,更能彰显了与时俱进的青春气息。所以通过开展志愿服务可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能力,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

一、志愿服务在高职院校的现状

志愿者发源于西方国家,在我国内地称为志愿者,在我国香港地区称为义工,在我国台湾地区称为志工,指的是那些不为任何物质报酬,不仅只为改善社会,更是坚持理想信念勇于担负责任而促进社会文明进步,自愿为社会和他人提供力所能及帮助的人。[1]

(一)保障体系欠缺

自1993年开始,我国共青团中央组织开始初步实施青年志愿者行动,从此将中国志愿者服务逐步进入了有组织、有秩序的阶段,高职院校志愿者开始积极服务于社会和他人,为学生的思政教育方式开辟新的途径。但是在开展志愿服务过程中,没有健全和相应的制度来保障志愿服务。一是资金保障体系,目前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学生大多数是由学院团委或者系部团总支统一管理,没有专业的和相应的社会保障机构参与和管理,所以资金缺乏且来源单一导致缺少必要的支持。二是法律和制度的保障体系,目前高职院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法律和制度相对不够完善和没有健全的体系,没有通过立法和健全制度来支持和保障学生志愿者的行为,所以急需建立一套完整的培训制度、考核制度等相关制度来支持保障志愿服务人员的合法权益。

(二)定位研究偏差

传统的志愿服务是服务他人,较少考虑志愿者的需要,没有对社会和个人的需求进行相应地调研。学生志愿者应该通过志愿服务在服务他人的过程中自我成长,大学生是广大青年中综合素质的佼佼者,他们对志愿服务活动的热情,能够更好的开展志愿服务来服务社会。同时他们通过志愿服务活动,一是可以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丰富社会经验和人生阅历,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不断学习成长,并能够将学校学习的理论知识学以致用地用到实践和工作学习中,以此融会贯通。二是大学生可以通过志愿服务活动更好地诠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服务社会和责任意识。三是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可以培养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积累社会经验和人脉。所以说,通过志愿服务活动既可以服务他人有可以自我成长,是一个双赢的局面。

(三)专业培训不够

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志愿者参与到志愿服务活动基本都是根据学生兴趣爱好以及专业特长进行相应的志愿服务,并没有预先得到相应地专业技能培训,也没有依据志愿服务对象的需要服务的内容进行相应的培训。在国外,很多大学会根据实际情况对志愿者进行培训,从而促进大学生志愿者全面发展,以便更好地服务社会。培训一般包括多元化的培训(主要包括沟通能力,礼仪,团队合作,责任意识,抗挫能力,归属感,管理能力等等)和专业培训,让大学生志愿者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有很好的提高。

二、志愿服务在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

大学生通过志愿服务活动服务社会和帮助他人,传播社会正能量,一方面更好地提升了自身能力和素质,另一方面同时也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服务精神传递和影响着其他同学,并带来良好的社会效应,拓宽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和方式。

(一)活教材

在国外,志愿精神起源于慈善活动,具有无偿的特征。在我国,志愿服务精神具有无私奉献、乐于助人、团结友爱等特征。他们的共同准则就是团结友爱和敬业奉献精神,团结友善就是强调人人有爱心、公德心,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发扬集体精神,每个志愿者要有团队合作意识,把集体利益放在首位;志愿者尊重志愿服务对象的意愿及尊严,志愿服务对象也要尊重和爱惜志愿者的劳动成果,志愿者和志愿服务对象彼此相互尊重,建立良好互助的关系。敬业奉献、无私奉献就是志愿者的职业道德的不懈追求和目标,在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中必须全身心投入到各项志愿服务活动中,做到尽个人最大努力地服务他人和社会,重新诠释了新时代下的社会核心价值观。组织大学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不仅仅可以提升他们的思想道德修养,可以使大学生在服务他人和社会的同时,自身的道德和灵魂受到洗礼和升华,进而也影响身边的人。由此可见,志愿服务活动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新的尝试和创新,更是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活教材”。

(二)生活化的教学模式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源自现实生活,一旦离开现实生活就会像枯井一样,没有任何活力,没有任何价值。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紧密结合社会发展的趋势和现实状况,结合大学生的当前的思想境界,才能使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达到预期效果。第一,志愿服务活动使思想政治教育由课堂教学走向了生活教学,在社会的大熔炉里面可以更加全面地认识社会和自我,通过服务社会,并在给社会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发现自身的潜力,明白自身需要不断提升的各种能力,不断督促自我成长。通过这样的实践教学可以使大学生更好地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真正的内涵精神和实质,促进大学生自我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全面发展。第二,志愿服务活动不仅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拓宽了实践途径和方式。高职院校要将学生培养成为四有青年,那就不仅仅学习理论知识,也要给大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只有通过实践活动,让大学生在志愿服务中服务社会和他人的来不断提升自身个人的能力和素质。

(三)为学生提供自我成长的途径

现在志愿服务吸引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参与到志愿服务活动中,每年的志愿者打卡器上注册人数也逐年增多,参与西部计划的人数也越来越多,这就说明现在志愿服务活动得到了大学生的认可和支持,他们也愿意通过志愿服务活动来实现服务社会和他人,并将自身的热情和理想信念融入其中志愿服务,以此提升大学生个人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志愿服务已经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一种重要途径。一是国家的高度重视。自1993年开始,党和国家就高度重视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强调通过志愿服务活动的提升大学生实践能力。二是给大学生成长提供途径。大学生在学校期间主要任务就就是学习,通过不断的学习知识来提升个人能力,进而不断完善自我,为以后走入社会和工作岗位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而完善自我的主要途径离不开志愿服务活动,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通过自身的特长和优势为他人提供相应的服务,这样既可以帮助他人,也可以提升自我,增长才干。同时也可以更早更深入地认识社会,增强社会和个人责任意识。

三、创新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增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一)组织引导,健康发展

第一,学生党员的引领作用。通过学生党员的感染力,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志愿者团队充满活力充满正能量。不断加强对学生党员的教育,来提高他们的道德修养,在个性志愿活动中都能保持先进性,能够团结合作,相互帮助,在任何时间做任何事情都能做到事事争先、敢为人先,时刻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第二,志愿团队的组织建设。因志愿团队中只有少数是党员,大部分都是是团员,必须加强党员的核心力来引领,同时也要加强团员志愿者的建设,加强团员队伍的凝聚力,从而保证志愿服务活动的正确发展方向,也为党团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了途径。

(二)思想建设,道德引领

1.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志愿服务培训课程

大学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不仅仅是道德活动践行和培养公德的过程,而且应该将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关内容融入到相关专业的培训课程中去,而在目前的培训课程更多的是关于志愿组织的活动内容和相关政策,从而忽视了思想道德本身的内容和建设。将思想教育内容融入到志愿服务培训课程中,使志愿者在参加培训前就已经有一定的思想认识,通过相关培训,可以提高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提升大学生的道德素养。

2.开展以道德为主题的志愿服务活动

将志愿服务活动和大学生的道德教育相互关联,开展以道德教育为主题的相关的志愿服务活动,为大学生提供开展道德教育的真实环境,从而提升大学生的个人道德素养。比如合适的时间点,如3月5日“学雷锋日”,5月 1日“劳动节”,9月 20日“公民道德宣传日”,根据相应的时间开展相应的道德教育活动。如南通航运学院管理信息系开展“同一世界,童益梦想”课堂在益智手工制作课程中,通过开展“感恩母亲,孝心相随 ”、“绿色环保共绘画,五彩六一同享乐”、“环保书签制作”、“环保手抄报”、“变废为宝大赛”、“盆栽DIY”等课程教育。加强了大学生和孩子们的环保意识,激发了环保热情,同时通过他们自己亲自动手实践的方式,加强了对环保精神和绿色理念的理解。在环保知识品析课程中,通过生动的影视画面和文字的冲击,让大学生和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之中品读生态环保的重要性。通过开展了“环保类影视赏析”、“环保知识讲座”等课程。通过让大学生和孩子们对环保类电影进行赏析,影片中的所反映的环保问题导致了我们家园遭受的毁灭性,可直接激发大家保护环境,珍爱地球的热情,从而增强对环保的重视。在海洋生态保护课程中,通过开展“走进自然,海底世界之旅”课程,让大学生和孩子们身临其境,来激发大家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以及濒危物种的意识,从而实现保护美丽海洋的愿望。通过海底世界之旅,让大家感受到海洋生物是人类的朋友,他们需要保护,让大家树立保护海洋的意识。通过这些活动提高大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养成爱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好习惯,通过每一个人投入到环保的活动中来,注重环保理念,做一个环保意识强的合法公民。

3.发挥志愿服务活动的榜样作用

通过十佳大学生,校园之星,志愿之星等的评选,让身边的榜样影响着身边的人,通过正能量的传递,让更多的人受到感染,如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管理信息系开展了“青春梦享汇———志愿青春,服务青春”活动。由学生代表王清、周晨、征晔分享他们的青春,他们的志愿故事。通过三位学生代表分享自己的志愿故事,鼓励更多的大学生能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中。

(三)品牌建设,创新方案

首先,建设志愿服务活动基地。如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管理信息系与南通市开发区富民社区、虹南社区、新桥社区、园博园等多家单位签到实践基地,其中与富民社区共建已达十年之久,为大学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提供场所,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专长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其次,要根据大学生的发展打造活动品牌,让大学生在活动的过程能够不断提升自己,乐于参与进去。如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管理信息系开展了“文化航行,你我驶舵”传统文化保护项目,该项目通过传统文化公益宣讲活动,同时还开展了“魅力通城”才艺比拼,这一项目又分为八小项内容,分别为:板鹞风筝、海安剪纸、编中国结、蓝印花布、木刻版画、绘制脸谱、海门山歌、中华诵。此外,传统文化保护活动,实施每一项活动时都全程录像,最后在活动结束后由专业人员剪辑成一部公益视频,上传于腾讯、优酷等知名媒体平台上进行公映,通过此项目希望有越来越多的人们关注、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

(四)考核机制,发挥能动性

1.多种激励机制相结合

要激发大学生在志愿服务活动中的主观能动性和主人翁意识,必要时候在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中大学生志愿者的进步是给予肯定和表扬,激发大学生志愿者的热情,就必须建立健全的相关的激励机制。一是情感激励,每个人都有各自不同情感,都希望能够得到大家的肯定和尊重,才能激发和挖掘他们的潜力,对于大学生也是,他们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时,希望能够得到老师、工作人员的肯定,才会激发他们的热情,才会投入到志愿服务中去,才能竭尽全力做好志愿服务。二是榜样激励,通过身边人的感人事迹去教育大学生,如江苏如皋赵小亭同学在志愿服务过程中用生命诠释了内心向善的力量,引导更多的志愿者向身边的优秀志愿者学习,自愿加入到志愿服务团队中。第三,自我激励,引导大学生能够有效的自我激励,引导大学生志愿者能够不断反思自己和正视自己的缺点,意识自己的不足,从而不断完善自我改正缺点促使志愿者不断进步和成熟。

2.建立相关考核机制

首先制定科学健全的志愿者服务考核机制。当前,很多志愿服务组织开展活动只考核志愿者参与度,而没有考核参加志愿服务的质量和效果,这就使相当一部分积极主动的的大学生的积极性没有发挥。因此激发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主观能动性,就应该完善制度和建立科学健全的考核机制。第二,能够运用考核结果。根据考核结果对优秀的志愿者给予奖励,对表现欠佳的志愿者加强教育和沟通,以此来促进志愿者的进步。

(五)环境建设,促进成长

1.加强志愿组织的内部环境建设

要使大学生通过志愿服务活动不断进步和成长,就必须加强志愿组织内部的机制和内容的建设。营造志愿组织内部平等互助、和谐的人际关系,用真诚善良友爱的心去服务和帮助身边有困难的人。

2.营造良好的志愿服务的舆论环境

善于充分利用媒体等平台的进行宣传,在社会上给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营造良好的氛围。如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可以通过微信、微博、电视、报纸等平台进行宣传,得到社会给予肯定和支持,这样就会激励大学生志愿者,并能够对优秀志愿者进行表彰和鼓励。

[1]滕苏苏.发达国家高效学生志愿服务对我国的启示[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7,(15):20-21.

[2]卢 玲.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探析[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0,(11):39-40.

[3]滕苏苏.微公益视角下高职院校学生志愿服务常态化研究[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4):115-117.

[4]王 蕾,赵彦莉,等.志愿服务对大学生个人发展的价值意义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2010,(4):31-33.

猜你喜欢

志愿志愿者高职
志愿者
以志愿,致青春
我是志愿者
小行动 大志愿
战“疫”期间基于高职线上教学的分析与思考
拥有《鹿鸣》书与卡,填报志愿成行家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如何将微课融入高职钢琴课堂教学
为志愿者加油
小小志愿 大大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