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职专生易写错别字的成因与对策

2017-12-28洪丽巧

考试周刊 2017年38期
关键词:错别字成因对策

洪丽巧

摘要:职专生错别字严重,直接影响了学生的书面表达和交流能力。本文从学生自身、职专学校语文课程要求、社会环境三个方面对错别字产生的原因加以分析,进一步阐明纠正职专生错别字的对策。

关键词:职专生;错别字;成因;对策

当前,经济全球化增强和现代科技突飞猛进,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对语言文字运用的规范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职业中专学校的学生是一个错别字重灾群体。重视职专学生的错别字问题,纠正学生的错别字是当前职业中专学校教学中的当务之急。

一、 职专生易写错别字的成因

职专生作文中错别字出错率居高不下,甚至到了很难有学生的作文不出现错别字的地步,语言文字的传承堪忧。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尴尬的局面?

(一) 职业中专学校语文教学中的不足

学生跨入了职专的大门时,普遍存在比较严重的错别字问题,而且在职专的学习阶段,多数学生的错别字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的重视。其原因主要有:

1. 当前职业学校的职业教育普遍更加偏重专业技能的训练学习,轻视语文这种文化基础课的教学。三年制职业中专教学设计,普遍只安排一年的基础版语文课,每周基本上三课时,课时偏少。2. 目前职业中专学校的语文教学普遍淡化识字教育功能,任课教师授课中经常只是提及哪些是生字词,基本没有再像小学那样领读、数笔画、抄写、默写或听写“手把手”教。所以学生也一听而过,没有严格要求自己正确识记。3. 职专生语文教学考核中很少专门涉足学生识字水平方面的内容,教师在平常教学中普遍缺乏相应的动力和压力。

(二) 职专生自身存在的不足

1. 职专生基础不扎实甚至差。目前的职业中专学生是普高录取之后的一部分生源,甚至是初中学校里没参加中考直接被动员到学校的学生。这部分学生在小学初中的学习存在很大欠缺,这些学生在作业和作文中普遍存在错别字问题。

2. 职专生对错别字问题重视不够。职专生对错别字问题往往抱着无所谓态度,总觉得这是小事儿,不值一提。在职专生入学考试、在校求学、毕业就业各个环节中,基本感受不到错别字对他们会有什么不好影响。其根源是:首先,职专生中考的成绩都比较低,错别字扣的分值小,并不影响其升学、择校。其次,学生普遍重视专业技能的学习训练,而轻视语文这种文化课学习。再次,职专生实习就业时,工作单位普遍不会出与错别字有关的考核。最后,电脑、手机让学生产生惰性,较少动手书写字词,头脑里再也没有了记忆生字的空间和习惯。

(三) 社会环境方面的原因

学生在生活中的所得,有时会不加选择地呈现在自己习作、作业之中。于是习作、作业中出现了不规范的文字,带来了新的错别字。比如社会用字不规范影响学生写错别字。表现在:

1. 滥用繁体字、异体字、简化字导致错别字。2. 社会用字不规范的现象在广告语中尤为严重。街头牌匾、灯箱错别字严重。比如:一些店铺把“零售”写成“另售”“鸡蛋”写成“鸡旦”“皮鞋修理铺”写成“皮鞋修理部”等,是屡见不鲜的。3. 报纸、杂志、影视屏幕中错别字频频出现。一些报纸、杂志、电视等出现了不少的谐音字,如“食地考察”(实),“珍情流露”(真),“觅食新煮意”(主),“袋代香传”(代)(相)等,不一而举。4. 乱用网络语言而造成的大量错别字。例如,“一生一世”写成“1314”;“无聊死了”写成“5646”;“这样子”写成“酱紫”等。网络语言有时候都是谐音,有很多同音字,或者创造出新的词汇,这样就出现了更多的错别字。

二、 职专生错别字的解决对策

面对职专生如此严重的错别字问题,不仅要探究其形成原因,更需努力研究其解决对策。

(一) 教育学生态度要端正,思想要重视

职专生错别字的纠正,首先要端正学生对错别字的态度。还要不厌其烦地叮嘱学生:写字务必严肃认真,不得马虎;碰到生僻的字,要动手查找字典;写好作文后要认真检查一两遍,防止出现错别字。

(二) 在语文教学中要重视识字教育

可以采取以下具体措施:1. 在教授每一篇课文时,务必把识字教学列为必不可少的教学内容。2. 教师要有适量规范的板书。可以为学生的规范书写做示范,还能教会学生不同字的笔画笔顺。多媒体课件教学就无法做到这点。3. 在学习生字时,要教学生懂得联系以前学过的相似的旧字,并加以比较,这样既能复习巩固旧字,又能更好地掌握形似意思相近的新生字。4. 传统的领读、抄写、默写、听写,仍然是语文教学的有效法宝。职专生的知识基础高于小学生,领悟能力也明顯比小学生高。因此帮助学生掌握生字词时要多从理解字意的角度入手。5. 语文教师严格要求学生认真、准确地书写生字词。

(三) 利用汉字本身特点入手加以纠正

1. 形近字辨析,防止写错别字。形近字一般有两种:①形近音异。比如“竟和竞”“戌、戍、戊、戎”都非常相似,学生容易写错。②形近音同。例如“噪、燥和躁”这三个字读音相同字形相似,运用时经常张冠李戴;又如把“直截了当”中的“截”写成“接”,“一副对联”的“副”写成“幅”。这样的字就像双胞胎甚至多胞胎,外表很像,应告诉学生:再像的双胞胎也有他们不一样的地方,应练就一双火眼金睛,准确辨别形近字的不同。

2. 进行同音字训练,避免出现别字。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进行同音字训练,促使学生重视同音字,提高辨析同音字的水平。同音字一般分三种:

音同形异——比如“副和付”和“带和戴”,在不同情况下有不同的用法,要明白每个字的用法,避免张冠李戴。

音同形似——如松弛的“弛”和奔驰的“驰”,这两个字学生往往分辨不清;还经常把“库存”写成“裤存”。

音同意近——如“反应和反映”“需要和须要”,它们读音相同只能通过意义的稍微区别来辨析怎样使用。这些同音字,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整理,发现一个拿下一个,经过长期的积累,学生的错别字自然会大大减少。endprint

3. 辨析近义词,有助于减少错别字。因为学生对近义词意义的那点小差别没有完全把握,经常导致出现错别字,所以为了减少错别字,仔细辨析近义词就显得特别重要了。区分近义词一般可以从三方面入手:(1)从词语的意义上来辨析;(2)从词语的色彩上来辨析;(3)从词语的用法上来辨析。

4. 组织学生整理易错字词,强化训练检测。要求学生每人准备一本错字集,收集自己作业、作文中的错别字,并要求经常翻阅记忆,防止一错再错。教师把这些易错字词整理成考卷,经常考试检测。相信经过反复训练检测,学生的错别字 一定会减少。

(四) 培养学生良好的识字习惯

1. 开展各种兴趣活动。①收集写错而造成的笑话。让学生在笑声中意识错误,改正错误。②收集有关汉字来历的资料,开展竞赛活动,让学生了解汉字的起源、魅力。如“班门弄斧”,“班”指“鲁班”,他是古代有名的木匠,在鲁班门前摆弄斧头,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了解这一点,学生就不会写成“搬门弄斧”。又如“再接再厉”常被写成“再接再励”,是因为它的意思:一次又一次地继续努力,常用来鼓励他人。其实,这个成语最早的意思是:为了斗鸡时使自己的鸡获胜,每次斗前,在磨刀石上磨磨鸡的喙,使它的嘴尖锋利。“厉”通“励”,指磨刀石,因此“再接再厉”的“厉”就不会写错了。③多举行书法比赛,引领学生感悟汉字四平八稳的美感,体验我国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④多舉行猜字谜活动。让学生动脑筋加深对字的记忆。如字谜“好大一棵树”就帮助学生记住“柜”字。⑤组织学生编口诀、顺口溜帮助识记字词。如“横xū 点shù 中空wù,十字交叉便是róng。”根据这句口诀就能把“戌、戍、戊、戎”四个形近字区分清楚。又如识记“辩、辨、瓣、辫”,可根据字义编出顺口溜:“辩论要用言,辨别加撇点,花瓣、豆瓣都用瓜,女孩用丝扎小辫。”而辨析“燥、澡、噪、躁、操”,可告诉学生说:“有水可洗澡,有火变干燥,伸手可做操,有口耳朵受不了。”

2. 多设纠正错别字“门槛”。A. 凡考试不管哪一科出现错别字加大扣分值。B. 语文考试要特别加大错别字检测分量。

(五) 呼吁人们重视错别字问题

《咬文嚼字》的主编郝铭鉴曾经讲过:“作为一种母语我们应该像保卫黄河一样保卫汉语,治理汉语之乱也必须要重视学校的语文教育,并且发挥媒体的示范作用,同时建立整个社会对于语言文字正确使用的评价系统。”可见纯洁祖国的语言文字,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和应尽的义务。大家都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把职专学生的错别字问题加以重视。同时,要有紧迫感和压力感,别把学生出现错别字当成小事。因为不管任何学科的考试,如果出现错别字都要被扣分的。可见纠正错别字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了。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而且职业中专学校的学生是一个错别字重灾群体。作为职专语文教师,我们深知要扭转这种局面,必须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学生也必须持之以恒,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参考文献:

[1] 咬文嚼字(2003年合订本)[M].上海文化出版社,2003.

[2] 曹新尉.还广告用字一片净土——浅析广告中的不规范字和错别字[J].才智,2014(4).

[3] 谢见刚.论小学生错别字的成因及解决对策[D].云南师范大学,2014.

[4] 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endprint

猜你喜欢

错别字成因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说说两种『白气』的成因
诗嘲错别字
错别字的自述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晕纹石成因解读(上)
高考作文常见错别字大全
我与错别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