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幼儿科学启蒙教育的有效途径

2017-12-27谢艳春

考试周刊 2017年32期
关键词:启蒙教育有效途径幼儿

谢艳春

摘要:做好幼儿教育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发展,使得学生的智力得到开发。幼儿阶段的学生对任何事物都处在好奇的阶段,他们乐于对新鲜的事物进行探索,对于未知的问题进行研究,这个时候虽然他们的知识储备很差,但是他们的好奇心却很重,而科学是需要怀着好奇心来不断进行探索的,所以做好对幼儿的科学教育能够有效地促进幼儿的提升和进步。

关键词:幼儿;启蒙教育;有效途径

幼儿园的教师虽然教学知识的难度较小,但是若想对幼儿进行全方位的引导也是需要付出许多努力的。如果教师能够合理地利用科学的教学思维和系统的教学方法,并且将其与幼儿的日常行为和活动进行有效结合,幼儿就能够有较强的科学意识,对于知识进行探究的欲望也会得到增强,对于学习的兴趣也会更加浓厚。

一、 我国幼儿科学启蒙教育的现状分析

我国幼儿科学教育改革取得了一些成果,不过目前理论支持有限,而且落实情况也存在些许问题,影响着教学的进程。

(一) 科学教育目标简单

科学概念应包含科学探索过程、科学知识和对科学的态度与价值观三大领域。其实很多老师都没有彻底地理解这点,所以很多时候他们的教学重点都是在进行常识讲授,更甚者觉得就是教会孩子学会经验上的东西,所以缺乏对于很多自然以及社会现实的剖析。这样,会造成孩子接受道德知识和信息单一,导致忽略科学的活动、概念,不利于其态度以及价值观的养成。

(二) 合格师资缺乏

这与我们国家对于幼儿阶段启蒙的重视程度有关,因为我们注意到的时候已经太晚了,所以到目前发展还不够成熟,在师资力量方面就是很好的体现,而且缺乏强大的理论支持,大多都是凭着经验教学。缺少专业的基础知识,整体的素养更是差之千里,就更不要说培养孩子的能力。

(三) 教学实施过程不适宜

良好的方法是成功的一半,如果选择的方法出错,肯定会走弯路。在教育领域这样的理念也是适用的,但是在当前幼儿的科学启蒙方面,由于老师自身的专业储备有限,所以在方法的探索方面也是欠缺的。因为,随着时代的发展,有很多的手段也都相继出现,但是却在落实的时候受到阻碍,这与他们的观念是分不开的。比如:在活动中,当幼儿出现错误或疑问时,教师可能就会急着去暗示,甚至直接告之结果,而并没有去引导,让孩子逐步地解决。如果直接的方法太多,只会造成幼儿的依赖,很难形成其探究的能力。

(四) 家长认识参差不齐

有的家长认为对幼儿实施科学教育没用处;有的家长虽赞同,但却缺乏培养,所以,整体的状况并不良好,也成了当前阻碍科学启蒙的重要因素。要知道孩子除了在校园,接触最多的就是自己的亲人和父母,所以如果他们在思想上重视较低,自然得不到好的发展。因此,必须要做好这方面的宣传和沟通,老师利用现代的网络,创设家长群,可以实时地交流幼儿的状况,这样有利于从多方面促进孩子的成长。

(五) 幼小科学教育脱节

新课改推出《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后,将小学科学课延迟到三年级开课,导致了幼儿园与小学科学教育不衔接。纵观发达国家,可以看出我们是落后的,也阻碍了新一代希望的进步。上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等数十个国家已强化了该课的主干地位。韦钰院士说:“我们统计了世界上十几个国家的科学教育情况,只有新加坡和日本是从八九岁开始的,其他都是5岁开始。有的法国专家甚至建议往3岁走。”

二、 幼儿科学启蒙教育的途径

(一) 集体教育活动是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的重要手段,自然科学涉及丰富而多样的科学内存,如:物理现象、化学现象、动物知识和植物知识等。这些综合性的科学内容都是幼儿可以通过适当的方式进行学习和探索的。同时,这些科学内容都以各种形式呈现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它们遍布于幼儿生活的各种领域,客观上为幼儿提供了探索的可能性。幼儿只要对身边的科学现象、科学事件产生兴趣,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科学探索。所以,教师要能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发现和寻找这些含有科学内容的现象,多渠道地开展科学教育活动,充分利用它们来培养幼儿广泛的科学兴趣。

1. 组织专门的教学活动,激发幼儿科学兴趣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动力,是获得经验的先决条件。但要启蒙幼儿的科学意识,只靠天生的兴趣远远不够,教师要有意识地组织专门的教学活动,启发他们的探索兴趣和主动性。例如:在主题为“压力”的活动中,我将装满水、盖上纸的杯子倒过来时,幼儿不约而同地惊叫道“老师,快闪开,水会撒你一身的”。然而水并没有像预料的那样撒出来,幼儿惊讶地叫起来:“老师会气功”。这样孩子的兴趣就出来了,我再进一步地解释。通过该方式,就可以很好地传递知识,同时也能保障幼儿都能参与。

2. 利用“活动区”开展多种活动

我们为幼儿提供了多种活动材料,让幼儿在反复操作中发现问题,寻求答案。如:在“植物的生長”中,我在自然角种植了玉米、大豆、绿豆、麦子、胡萝卜,让幼儿观察,幼儿经反复比较、观察、发现,植物生长离不开水、土、空气、阳光。活动区活动可以是集体教学的前奏,也可以是集体教学的继续;如“磁铁”、“探宝”:因课前幼儿对磁铁有了一定的认识,课间就可以引导幼儿不断深入;同样,课后我们也可以让幼儿不断探索,如“小鸭游水”使幼儿明白:隔一层东西,磁铁也可以吸引铁。

3. 注重在一日活动中渗透科学教育的内容

幼儿的一日活动丰富多彩,这其中就有很多的科学内容与素材,值得老师加以利用,并且充分地发挥其作用。比如:结合我自身的经验,有次班里的孩子对“影子”非常感兴趣,我就顺着设计了活动,这样不但能够让幼儿发现问题,并且通过实践去解决。这里就具体分析,我要求他们去做“太阳钟”。晨间锻炼时,木杆在地上留下了一个影子,这个时候就在自己的阴影处标记,可以选择有趣的符号,只要是孩子感兴趣的都行。然后集体活动时影子变了位置,再继续做标记,幼儿有了一个能知道时间的“太阳钟”。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必须要全程进行指导,同时做好记录,这样就有利于传授时间的概念。

(二) 在动手操作中培养幼儿学习兴趣

在幼儿的日常学习活动中,动手操作活动是一项重要的活动,在社会中,这些活动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来进行创造。例如:在幼儿时期,橡皮泥是一种很好的进行美术创作的材料,教师要想让幼儿可以更好地进行动手创造,使得其内心可以真正地感受到进行作品创设的趣味,提高他们的创设兴趣,教师必须对幼儿的手工活动进行重视,不能将其当成一项可有可无的活动。教师在进行授课时,最好要布置好美工区,在美工区中应当布置一些良好的装饰品,使得幼儿可以有一个良好的环境,而且在美工区中要有足够的橡皮泥材料。

因为进行手工创作时要经常使用橡皮泥和美工刀,很多幼儿在初次见到它们时内心可能会感到很激动,但是经过多次创作后,他们就会失去对这些创作材料的兴趣,所以需要在美工区投放多种材料,让学生将这些材料用于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装饰。其实,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有很多好的材料和工具可以当作幼儿的教学工具,如果我们能将实际中一些和孩子们有关的材料运用到教学过程中,这些材料就会使得孩子们的创作兴趣得到极大的激发,所以好的创作材料是非常有用的,可以使得孩子们更加有激情进行创作。对学生的作品展示也是非常重要的学习方式,因为孩子们看到身边孩子创作出来的一些优秀的作品,他们的内心会变得激动,而且他们会主动向身边的孩子学习。家长通过孩子在幼儿园创作的作品可以对自己的孩子有一个更加全面的了解,一些好的手工创作作品也会使得幼兒的内心有一种自豪感。

(三) 构建和谐科学的教学课堂

以往的教学实践中,一般幼儿教师都是从自身的角度提出问题,学生没有太多的探索精神,在学习中也没有什么兴趣。因为教师的阅历和经验要多于学生,他们有着丰富的知识储备,知道该用什么样的方法将生活经验和学生的学习进行联系,所以教师可以在进行授课的时候给学生们设置一些活动,来促使学生对知识进行理解。在我国的幼儿教育中,教师必须要结合实际构建出和生活能够紧密结合的活动。现在幼儿园的孩子由于被家长看管得很紧,放学就要回到家中,所以他们平时也很少能够和班里的同学进行合理有效地交流,但是如果能在课堂上给学生构建出一些和生活有关的活动,这样就可以提高他们对知识的认知水平。例如:教师可以给学生构建出一些和生活结合的小组活动,这样他们就必须要进行语言方面的交流,交流对于一个人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在学习过程中。因为面对同龄人的优点,学生潜意识里会努力学习这些优点,而且在小组活动中每个人都能充分地认识到生活中的知识。学生对于晦涩难懂的知识没有学习的热情,教师必须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来进行合理的分析,将知识进行适度的调整和转化,从而促使学生能够从新的角度来对知识进行有效的理解和认识,促进自我的提升。

三、 结语

幼儿科学启蒙教育虽然是较为困难的,但是只要教师肯努力去做,抓住幼儿的好奇心对幼儿进行合理教育,鼓励幼儿大胆操作思考,那么幼儿就能够得到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朱红梅.知情意结合多渠道着手——幼儿科学的启蒙教育之我见[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5,(3):118.

[2]刘江飞.浅谈幼儿科学启蒙教育[J].散文百家:下,2015,(6):128.

猜你喜欢

启蒙教育有效途径幼儿
从“要遵守”到“我来管”——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初探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小学数学逻辑启蒙教学分析
儿童启蒙教育音乐欣赏课的重要性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节奏在幼儿音乐启蒙教育中的运用研究
企业纪检监察部门与时俱进推动效能监察工作的有效途径探究
国际法务会计应用现状研究
新经济形势下加强企业管理的有效途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