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营造氛围创设情境激发情感探索创新

2017-12-27张二英

考试周刊 2017年32期
关键词:激发情感探索创新营造氛围

张二英

摘要:数学教学要从“情”字出发,创设愉悦的数学教学氛围,在愉悦的课堂教学情境下,学生才能快乐地学习数学知识,自信探究数学奥秘。笔者在此结合数学教学实践活动谈几点体会。一是营造氛围,创设情境,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学好数学。二是以情激趣,激发情感,并教给他们掌握一定的数学学习方法。三是快乐学习,体验情感,促进师生的情感交融,生生情感交融,努力实现思维共振。

关键词:数学教学;营造氛围;创设情境;激发情感;探索创新

数学知识在工农业生产和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应用是非常广泛的,数学课程就学科课程来说,它是我们公民基本素质的基础素养,在促进人的思维、价值判定等方面都有着摘要的作用。数学教学要从“情”字出发,创设愉悦的数学教学氛围,在愉悦的课堂教学情境下,学生才能快乐地学习数学知识,自信探究数学奥秘。下面,笔者结合数学教学实践活动,就数学教学中营造氛围、创设情境、激发情感、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能力等方面谈几点体会。

一、 营造氛围,创设情境

学生学习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富有个性的过程。积极的情感体验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催化剂,这要求教师必须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快乐学习,敢于直抒己見,敢于质疑问难,敢于标新立异。营造氛围,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一要尊重学生。必须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在行动上、态度上尊重、信任和热爱学生。二要赏识学生。要让学生热爱数学,就要教会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要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迸发出的智慧火花,给予赞赏,发扬光大。三要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学生敢问、会问要有一个过程,学生最怕的是教师的嘲笑、指责、歧视,最需要的是鼓励和引导。四要理解学生。学习是一个艰苦的劳动,特别对小学生而言,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待提高,教师理解学生,就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观察、去实验、去猜测、去计算、去推理、去验证。在教学过程中,只有营造氛围,创设情境,赏识每一个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鼓励每一个学生、理解每一个学生,才能不断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学好数学。

二、 以情激趣,激发情感

兴趣是成功的开始,数学课堂教学,教师应利用各种方法以情激趣,激发数学情感,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活学生的思维,教给他们掌握一定的数学学习方法。

1. 认真听讲。要让学生认真听,教师必须精心讲。一定要避免采用满堂灌填鸭式教学方法,教师要借用亲和的数学语言、形体语言,激活学生的惰性心理,以情激趣,激发情感,让学生真正投入地听,理性地学,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2. 积极思考。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每个学生对问题的思考不总是很明朗的、有条理的,因此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教学语言上使用上,要贴近学生。教师要抓住学生思考的碰撞点,适时引导,耐心疏导,积极鼓励,发现并赞赏学生的每一点收获,给学生营造一个安全、愉悦的心理环境。

3. 动手实践。综合与实践是数学课程内容之一,教师要以问题为载体,课内课外相结合,组织引导学生自主参与,把动手实践体现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充分利用课本中的,做一做、议一议、想一想、练一练、试一试等活动版块,让学生真正动起来。

4. 自主探索。小学生的好奇心是非常强烈的、求知欲也是非常强烈的。教师要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适当地进行引导,学生的求知欲才会不断地增强。学生才会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形成主动探索的习惯、才有助于学生合作交流。学生的理解能力才会不断地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才会扎实,数学技能才会熟能生巧。

5. 合作交流。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只有创造良好交流情境,才能引领学生进行快乐的数学学习,教学活动才会显得趣味生动,学生的数学学习才是主动的、快乐的。

三、 快乐学习体验情感

1. 研究性学习。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对于小学生来说,好奇心是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动因,对现实事物的观察和思考,是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基本途径。比如,在学习“垂线和平行线”时,交给学生两根小棒,让学生演示两根小棒相交,观察和思考有几个交点,相交成几个角,在变化过程中,观察角的度数。这样学生在主动探索的基础上发现问题,提出对策,解决问题。因此,让学生探究、乐学,必须营造一个良好的情境,帮助获取学生成功的体验。

2. 合作学习。叶澜教授说:“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把课堂还给孩子,教师就要蹲下身和孩子交流,以学生的视角去了解学生,让学生去发现问题,让学生去获得结论,让学生在安全的心理环境下去获取新知。如,在学习“角”时,让学生分组观察、讨论,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角。教师注意发挥小组的积极功能,看哪个小组总结的多,总结的好。在讨论中,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各抒己见,让学生真正成为合作学习的主人,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通过小组的合作学习,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给学生留下了充分地参与学习、展示自我、相互合作、相互交流的时间和空间。

3. 尝试学习。尝试学习是自主探索中的一种方式,尝试学习比较具体,便于操作,强调“从尝试入手,从练习开始”。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有思想的生命体。不仅要切入学生的经验世界,还要努力促进师生的情感交融,生生情感交融,努力实现思维共振。

总之,只有从“情”字出发,营造氛围,创设情境;以情激趣,激发情感;快乐学习,体验情感,才能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明.浅析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四川教育,2013,(6).

[2]黄慰凤.心理学教学中对学生自我表现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6,(23).

[3]李永强张娟娟.心理学教学中的育人策略[J].黑龙江史志,2013,(11).

[4]吴雪峰.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探讨[J].科技信息,2016,(20).

[5]王新波.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实现教学创新[J].中国校外教育,2014,(29).

[6]牟晨娣.新课改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浅探[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6,16.

猜你喜欢

激发情感探索创新营造氛围
一次“有序”的数学课堂引入的反思
在互联网+时代下小学英语练习的创新研究与实践
分享之路,从小起步
开展科学绘本活动建构生动课堂探研
浅谈如何在课堂上提高阅读能力
创新民办高校党建工作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