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流程发展思维培养品质

2017-12-27丁刚

考试周刊 2017年32期
关键词:发展思维

丁刚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应优化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流程。

关键词:优化流程;发展思维;培养品质

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流程受到思维动机、方向、速度等因素的影响。下面就来谈谈笔者对于优化学生获得知识的思维流程可以从三方面着手的一些想法。

一、 激发积极主动的思维动机

推动思维的内部力量,是思维的动机。只有思维的目的符合个人欲望或兴趣时,才会产生这种内部积极性。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探求新知。

1. 点燃学生心中好奇之火。

根据少年儿童的好奇心理和好胜心理,教师进行新课前,要尽量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发现问题,产生强烈的求知欲,积极地展开思维。

例如:在教学“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时,教师可以这样安排:先出示“每本书3角,6角可以买几本书?”口答为“2本”,再要求学生用“元”作单位列式计算,会出现(如图)这里的商与实际意义不符。这时学生心中的好奇被点燃了,然后教师再适当点拨,学生都会积极主动思考。

2. 引导学生感受解题快乐。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只有让学生在认知过程中感受到自己的智力,体会到创造的愉快,才能激起高昂而持久的兴趣。”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要贯穿在获取新知的过程中。

例如:在教学“圆的周长”时,复习周长的概念后,提问:“圆的周长指的是什么?如何计算呢?”然后进行教师演示和学生操作:用几个直径不等的圆在直尺上滚动,比较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关系。学生发现圆的周长总是直径长度的3倍多一些。当学生知道这个发现就是早在1400多年以前,我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发现的圆周率时,他们体验到了解决问题的乐趣,享受到了成功的快乐,在激发他们进一步探索新知的同时促进了思维的发展。

二、 把握思维流程的正确方向

小学生的思维常常会出现方向不明、条理较差、容易受阻的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适时疏通学生的思维流程,使之朝着正确的思维方向发展。

1. 遵循思维发展规律。

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是从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但这种抽象思维在很大程度上需要感性经验的支持。为此,教师要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直观教学,给学生提供一些正确的、典型的感性材料,使学生更好地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

例如:在教学“长方体的认识”时,通过墨水盒、牙膏盒、砖头等生活中的具体事物引出长方体。这样,教师充分运用这些感性材料,促进了学生积极思维。

2. 适时疏通思维流程。

教师要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和认知心理,才能在教学时有的放矢地给予点拨、启发思路,排除中断思维的“拦路虎”。

例如:在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在学生能通分和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基础上,面对异分母分数由于分数单位不同而不能直接计算,思维卡住时,教师恰到好处地点拨:“能把它转化成同分母分数吗?用什么方法?”这样,学生自然地想到了通分,使思维方向明确、流程畅通。

3. 注意防止思维定势。

小学生常易在思维流程的支点上变换方向,面临新问题的情境,思维往往会局限在固定模式中。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不断注意排除学生消极的思维定势。

例如:在教学“小数乘法”时,因为学生已有计算小数加法时“小数点对齐”的思维定势,刚开始计算小数乘法时就会出现小数点对齐的情形,这时教师就应根据算理排除学生的思维定势,拨正学生思维流程的方向。

三、 训练提高思维的反应速度

思维的速度和效率是思维流程化的重要标志,而思维的速度和效率取决于思维的品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就应结合教学内容坚持不懈地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独创性。

1. 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思维的敏捷性是指学生在正确思想的基础上跳跃式的快速思维,是以思维的深刻性和灵活性为前提的。教学中,教师应通过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练习,训练学生逐步提高解题速度,力求达到思维迅速。

例如:(如圖)已知梯形上底是6米,下底是12米,空白部分(三角形)面积是15平方米,求阴影部分面积。学生大多会通过梯形上底和空白三角形面积求出两个三角形共同的高,再求出阴影部分的面积,在这个思维基础上,教师再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既然高相等,那么其中一个三角形的底是另一个三角形底的2倍,阴影部分三角形面积就是空白三角形面积的2倍。显而易见,这样的思维流程达到最优化,培养了思维敏捷性,提高了思维速度。

2. 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

思维的独创性是思维的最高层次,是学生能独立思考,善于作出与众不同,富有创新的设想和别出心裁的解法。教学中,教师应千方百计为学生创设情境,精心设计题目,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创新。

例如:在教学“某电视机厂3天装配240台电视机,照这样计算,装配56台要用几天?”在学生用一般方法560÷(240÷3)=7(天)。解答后,再引导学生用线段,合理地巧“折”妙“装”(如图)。

得出如下别出心裁的解法:3×2+1=7(天)。这样,学生的思维流程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提高了思维的速度和效率,发展了思维能力。

实践证明,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优化教学流程”,能融洽师生关系,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活跃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这是促使“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有效措施之一。

猜你喜欢

发展思维
培养学生良好心理品质和学习习惯的研究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思维
动手实践中学数学
阅读教学在学生语言运用中发展学生思维
把握“四性”原则 发展思维能力
谈变式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