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赏识

2017-12-27叶建立

考试周刊 2017年32期
关键词:落脚点赏识

叶建立

摘要:赏识教育是从正面的态度来认识孩子的进步,用包容的心态来对待孩子的错误。赏识能让孩子内心充满希望充满正能量,让孩子的心智和心理更加健全。学校实施赏识教育要找到优秀、进步、特长三个落脚点,要有自赏、互赏、共赏三种方式,分为发现更好的自己、认识更好的自己、发展更好的自己三个层次,让孩子在未来遇见更好的自己。赏识是教育的一种手段并非目的,“赏”是为了更好地“识”,“识”是能更有价值地“赏”。

关键词:赏识;落脚点;自赏;互赏;共赏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每一个人的成长都是一次次进步的累积;“失败乃成功之母”,每一个人的成功都是建立在无数次的失败之上。孩子在人生成长经历中,会遇到许多难以预料的挫折,犯各种各样的错误,用什么样的心态看待孩子所遇到的困难、暴露出来的缺点、所犯的错误,用什么合适的方式引导孩子去克服困难、改正缺点,是我们教师需要深刻思考的问题。是负面的批评、责罚?还是正面引导、赏识?卡耐基说的好:“使人发挥最大能力的方法就是赞美和鼓励。”赏识教育,就是用正面方式来让孩子用积极的态度去面对自己的缺点、去认识自己的进步、去发展自己优点。

学习本身就是一个艰苦的、长期的、不断向困难挑战取得成功给孩子带来内心愉悦的过程。現在的孩子学习内容多、任务重,压力大。在学校有各学科老师管着,在家里有家长看着,到了双休日还有各类培训班压着,稍有偷闲偶有出错还要受老师批评看家长的脸色,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赏识教育是用积极的心态让孩子能够愉快地学习,在内心得到赏识快乐地成长。哈佛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在学校实施赏识教育,能够让老师在教育实践中不断地去发现孩子的闪光点,逐渐来认识孩子进步、唤醒孩子潜能、激励孩子迈向成功。学校实行赏识教育,是让成功的阳光照亮孩子成长的道路,而不是阴云笼罩孩子的心灵。

从现有对赏识教育阐述中认为:赏识的本质是爱孩子,用花苞的心态看待孩子的成长,奥秘在于承认差异、允许失败、无限热爱。周宏老师用二十年实践,提炼出了赏识教育的六大原则:信任、理解、尊重、激励、宽容、提醒孩子。这种对赏识教育理解有着积极的一面,也是大家所共识的。但还不够全面内容不够丰富,只是家长对孩子、老师对学生的赏识,赏识方式单一,赏识内容单向,缺乏具体的可实施的落脚点。在学校的教育实践中,我们从三个方面来实施赏识教育,体现赏识教育的全面性和层次性。

第一、要找到赏识的三个落脚点。

赏识每一个孩子都要有切实可信的理由,不能没有原则随意的表扬或者赞赏,并且能引导孩子积极向上,激励孩子不断地前进。

1. 赏识优秀——每一次成功都是人生成长的标点

我们首先要赏识在各方面表现优秀的孩子,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往往对班级的“问题学生”关注度高,对优秀生总以为学习自觉、成绩突出、求知欲强、遵守纪律,有“安全感”,不会让老师操太多的心思,而忽视了对他们的赏识。久而久之使他们缺少对自己取得优秀成绩的欲望,内心会有失落感,慢慢地失去积极向上的动力,使师生之间产生疏远感。著名哲学家约翰·杜威说:“人类本质里最深远的驱动力就是希望具有重要性。”如果及时正确地赏识优秀学生,使他们在老师的心目中占有重要地位,立足于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保持健康向上的动力,能够在各方面表现得更加优秀,让每一次的成功成为自己成长中的一个个标点。

2. 赏识进步——每一个缺点都是人生进步的起点

如果老师眼中只赏识优秀的孩子,对那些起点低有进步的孩子是不公平的。人无完人,何况是发展成长中的孩子,他们每个人都有或多或少的缺点或者是弱点,如何正确地认识孩子的缺点,让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改正缺点取得进步找到自信。赏识教育专家周宏,一个普通的工厂工人,女儿周婷婷是一个从小就双耳全聋的孩子,但是周弘并没有因为女儿先天的缺陷就对其丧失信心,从学说话,学走路开始,不断鼓励孩子的每一次进步,用赏识教育把双耳全聋的女儿周婷婷培养成留美博士生。每一个孩子都需要老师的赏识,尤其是犯错有缺点的孩子们,所以只要孩子在原来基础上进步了,都是老师赏识的落脚点。

3. 赏识特点——每一项特长都是人生独有的亮点

千人千面,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发现孩子的个性,呵护孩子的特点,赏识孩子的特长,让它成为孩子成长的一个亮点。发明家爱迪生小时候用身体孵小鸡、树枝捅野蜂窝、让佣工吃化学制品后飞行、农场里点燃父亲的仓库等等。按现在的标准来看,爱迪生是个顽皮捣蛋、爱闯祸的孩子,专干些荒唐离谱的事情。但每件事情爱迪生都想弄明白为什么,是个爱动脑、具有勇于探索、不撞南墙不回头精神的孩子。我们学校里有那么多的孩子,老师不用智慧的眼光去赏识孩子的特点,发现孩子特长,那么有多少的“爱迪生”已经被我们埋没。

第二、要有完整的赏识方式。

赏识并不只有老师赏识学生家长赏识孩子。如果只有这种单向的赏识,容易使孩子在心理上形成优势,时间一长心态就会偏差,受不得挫折、容不下别人超越自己,对待失败会就会失常。所以让孩子们学会赏识自己、懂得相互赏识、也要赏识集体,赏识应该有自赏、互赏、共赏三种方式。

1. 自赏——自赏中学会自信

每个人的成长都是不断内化、深化的过程,是一个逐渐认识自己、发展自己、规划自己、去实现自己心中的理想。从小都应该自己的事情自己去做,自己来管理自己、评价自己、赏识自己,慢慢地学会自信。家长在培养生活自理能力中帮助孩子,根据孩子每天起床时间、穿衣、洗脸、刷牙、整理书包、佩戴校牌红领巾小黄帽等内容设计一张表格,让孩子自己去完成,每星期对自己做个评价。老师在学习过程中引导孩子,在布置家庭作业的时候,可以设定一些要求和标准,让孩子自己给自己评价,给自己发张赏识卡。遇到困难、挫折时鼓励孩子去积极面对,让孩子具有“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和“千金散尽还复来”的气魄。

2. 互赏——互赏中懂得尊重

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一个伸出的手指都有长短。让孩子们在相处的过程中懂得欣赏别人,用平和的心态看到别人的长处,也客观地认识自己的短处。钟子期由于懂得赏识俞伯牙的琴声,才缔造了一段俞钟友谊的佳话;刘备“三顾茅庐”懂得赏识诸葛亮才能,开创蜀国的一方伟业。“三人行,必有我师也。”赏识身边的人,才能使自己的心胸更广阔,才能真正懂得尊重他人。既要懂得赏识别人,也要赢得别人的赏识,取长补短激励自己不断地前进。让孩子们给身边的同学发赏识卡。

3. 共赏——共赏中培养集体意识

每个孩子生活在一定的集体环境里,家庭是个集体、学校的班级是个集体、整个学校是个集体、生活的社区、村等也是个大集体。一个好的生活环境、集体的良好氛围对孩子的成长影响很大,许多事情并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要靠集体的智慧和大家的力量,因此要培养孩子去赏识不同的集体,培养孩子们的集体意识。学会在集体中要担当责任,为他人服务,做家务事班务事、遵守社会公德,赏识家庭、赏识班级、赏识学校、赏识社会。

第三、要有切实有效的赏识机制。

赏识需要在教育实践中去唤醒孩子内心深处的潜能,落实到孩子们的学习生活中去,才能发挥出积极的成效,激发出孩子们积极向上的动力。用不同的赏识内容,分层次地落实赏识教育的理念。

1. 赏识贴——发现更好的自己

学习是一个逐渐积累不断探索的过程,孩子们在平时的学习中,都会取得出不同程度的进步,有不同情况的优秀表现、在各个学科领域发挥不同的特长,赏识贴就是用不同的分值形式,给予学生相应的奖励。各学科老师根据自身学科的特点制定不同的细则,在点点滴滴的赏识贴的分值中去发现更好的自己。

2. 赏识卡——认识更好的自己

孩子们取得进步赏识贴、优秀赏识贴、特长赏识贴的分值累积到一定量时,要重新认识一下自己。每个星期各学科老师根据赏识贴的不同的内容,给学生发放赏识卡,卡中要写明具体的赏识理由。每个孩子也可以根据自己一段时期的表现,给自己发一张赏识卡,写明自己赏识自己的理由。同时也要给身边孩子发出赏识卡,并写明你赏识的原因。孩子们在得到的不同赏识卡内容中去认识更好的自己。

3. 赏识章——发展更好的自己

孩子们取得的赏识卡累积得到一定数量,可以去学校的学生处兑换赏识章。如果孩子取得不同学科各个方面的赏识章,要求孩子在全校师生集会时介绍自己,包括在家里的表现和班级中承担的义务。最后在学校学生荣誉展示给予介绍,并写表扬信给家长。让学生在更全面的赏识中发展更好的自己。

只要孩子有进步、表现优秀、发挥特长,都能得到賞识,但是赏识并不是目的,是一种激励的手段,是促使孩子不断进步、前进的阶梯。“赏”是赞扬“识”是理由,“赏”是结果”识”前提,“赏”是外显的“识”是内在的,“赏”是为了更好的”识“,没有“识”得到的“赏”泛滥的,不经过努力付出的“赏”是廉价的。所以我们对孩子要“识”的真实,“赏”得有价值,让孩子们的每一次闪光在“赏”灯指引下,不断地“识”自己,能在未来遇见更好的自己。

猜你喜欢

落脚点赏识
室内“跑酷”
“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理念在工艺流程中的落脚点
“温柔”的力量
浅谈幼儿赏识教育
“赏识”催开作文花
西部城乡结合地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研究
把安全环保作为企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记陕西金泰氯碱化工有限公司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初中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课的落脚点在哪里:基于苏科版教材七上课题活动“翻转茶杯”
官话连篇(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