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微课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2017-12-27唐智勇

考试周刊 2017年32期
关键词:内涵高中物理作用

唐智勇

摘要:众所周知,高中物理是一门极具抽象性的科目,单纯的知识讲解不能使学生对知识有深刻的理解,有的学生在长期枯燥、乏味的课堂知识讲解中会逐渐丧失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尽管有些高中物理教师在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引导下采用情境创设的教学方式来将抽象的知识内容生动化,但是由于场地、设备、安全以及人为因素的影响,所创设的活动相对来说还是比较简化的,难以将真实、生动的物理情境高效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还有一些教师由于缺乏感性认知,在课堂教学活动开展中难以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削弱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及理性思维能力,學生对物理知识的认识仍停留在感性阶段,更不用提知识应用了,这就严重影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这一情况下,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微课,引导学生自主选择物理学习的内容、时间、难度等,将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充分地结合起来,高效地将物理情境呈现在学生面前,以此提高物理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中物理;微课;内涵;作用;措施

一、 微课的含义

微课,顾名思义是指一种小型的课堂教学。美国北爱荷兰大学LeRoy A·Mc Grew教授于1993年首次提出60秒课程,这一课程的提出正是“微课”的雏形。我国最早提出“微课”概念的广东佛山教育局胡铁生先生在2013年对“微课”的理解进行了更新,对微课重新下了定义:“微课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如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或教学环节(如学习活动、主题、实验、任务等)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在线视频课程资源。”简言之,在组织课堂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以微型视频的形式将所要讲授的知识内容、教学活动设计或者难以在课堂上直接进行操作的物理实验等内容生动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利用微课来进行教学活动不仅可以突破传统教学中抽象知识难以深刻理解的困难,还可以实现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相结合,从而提高高中物理教学效率。

二、 微课的特点

(一) 知识碎片化的特点

通过对高中物理教材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在高中物理中所涉及的基础知识、物理实验、物理探究很多而且还很复杂,这些内容需要在三年内全部讲解给学生,这就在知识学习上给学生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因为,高中三年,学生不仅要学习语、数、外,还要学习理、化、生、政、史、地等学科,在有限的高中三年时间里,学生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多之又多,想要有效掌握抽象的物理知识可以说是难之又难。而微课所涉及的教学内容其实并不多,其所包含的内容大多是与教学主题直接相关的内容,可以将物理教学中的重难点知识重点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这种优势是其他教学媒体所不具有的,比如,在利用微视频对教学内容进行播放的时候,微课视频的总容量大约为几十兆,而且视频类型多种多样,在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可以直接利用大容量的微视频将所要讲授的内容直接流畅地为学生进行播放,在学生观看的过程中可以随时停顿进行重点知识讲解与补充,加之学生对视频观看教学内容这种方式有着浓厚的兴趣,如此学生可以以开放的心态接受物理知识,提高物理学习的积极性。除此之外,微课视频可以直接保存到手机或者MP4等设备中,方便携带,学生可以随时随地拿出视频进行学习、复习,利用碎片时间来进行物理学习、反思,有利于物理成绩的提高。

(二) 促进情境教学效果

物理是一门极具抽象的科目,这里的抽象性主要体现在物理基础知识、物理专业术语、原理等内容的抽象、难懂上,而且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高中物理教师为了能够使学生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常常将知识传授、解答物理题作为教学重点,忽视了实验这一物理基础,导致学生难以对物理原理等内容有深刻的理解。为了能够将这些抽象、难懂的物理原理、知识、实验等直观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教师需要设置特定的物理情境进行教学,微课的应用无疑是有利的。微课教学视频可以将与教学主题有关的内容进行优化整合,创设出结构紧凑、主题明确的教学情境,以此将抽象的知识直观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有助于教师引导学生从物理现象中抽象物理概念及规律,提高学生物理学习能力。

三、 微课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正如上文所提及的,微课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突破了时空的局限,因此在利用微课进行高中物理教学的时候,我们不妨从课前、课中、课后入手,利用微课将物理教学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学习之中。

(一) 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环节作为教学活动的起始阶段,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在上课之前就将要学习的内容进行认真分析、自主学习,以此了解将要学习的主要内容,并找出存在的问题,在课堂上可以有针对性地听讲,提高学习效率。由此可以看出课前预习在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中具有关键作用。我通过对所教班级学生的观察发现,本班学生的课前预习情况差强人意,究其原因有二:一是学生学习压力大,需要完成的作业很多,加之物理本身就是一门偏难的科目,物理作业的完成对学生来说就已经是一种挑战了,预习就自不必提了。二是学生不清楚将要教学知识的学习目标到底是什么,在预习的时候不知道要重点学习哪些内容,常常迷失方向,久而久之会对物理预习丧失兴趣。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微课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预习。课前微课所涉及的内容可以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引导学生温故知新,利用旧知识来迁移学习新知识。在设计方面,可以利用情境创设,为学生提供“问题情境”“任务情境”等,在情境中引导学生进行预习。如,在讲“自感现象的应用”这一内容之前,教师可以利用微课在预习环节为学生布置如下任务:任务一,搜集家庭中的灯具,并对其拍照进行编辑讲解;任务二,对社会公共场所中常见的小彩灯进行拍照,并分类、编辑;任务三,利用多种途径来调查灯的产生、发展情况;任务四,前往汽车、电器维修店寻找自感现象,并对此现象进行拍照、编辑。在这四项任务完成之后,学生们可以利用班级交流群来将自己所拍到的照片进行上传,在班级中共享。在共享的过程中学生们自然而然会产生诸如此类的疑问:“我们为什么要完成这些任务”“灯光有哪些害处”“自感现象是怎样产生的”“在生活中应该如何应用自然现象”……通过微课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完成任务,可以将物理与生活联系起来,学生在任务完成时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这样有助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养成。而且,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大多数会对将要学习的内容有所理解,有利于教师课堂教学的开展。

(二) 课堂学习

课堂教学作为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教学活动开展中占据着决定性的作用。在课堂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需要将教学重难点问题、物理概念、物理实验等呈现在学生面前。但是物理教学难、学习难主要是由物理概念、规律和实验的抽象性引起的。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就可以利用微课将微观、抽象或者生活中很难接触到的概念、实验等生动直观地以视频的形式进行呈现,这样可以使物理概念简单化,物理实验生动、直观化。我在利用微课进行高中物理教学的时候,常常会用微视频的形式来进行物理实验。比如,在进行“描述小灯伏安特性曲线”这一实验的时候,我一般会先带领学生进入到实验室进行实验操作,并利用手机或者录像机将学生的实验过程记录下来,然后再拿到课堂上就实验视频进行讲解。例如,利用限流与分压两种不同的方式分别将滑动变阻器连接到电路中,让学生观察视频中对滑动变阻器进行调节的时候,电压表和电流表在数据显示上有什么不同。此时,学生可以在视频中清楚地看到,分压式接电阻法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是从零开始的,当滑动变阻器阻值发生变化的时候,其示数也会发生剧烈变动,且范围相对较大。然后,我问学生:“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这样用问题来调动学生物理探究的积极性。

(三) 课后复习

在传统的高中物理复习阶段,教师一般利用习题来对学生的物理掌握情况进行检验,学生通过做题来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这种做法尽管可以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但是当学生在做题的时候出现问题,那要怎么办?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可以利用微课对物理教材内容进行解读,将精讲题型、归纳考点等以视频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当学生出现困难的时候,可以直接利用视频来实现有针对性的点拨,以此突破学习困境。除此之外,在寒暑假期间,教师也可以利用微课将本学期所学过的知识以视频的形式来引导学生進行复习,在复习的过程中还可以利用班级QQ群进行讨论,以此提高寒暑假的利用效率。

总之,在进行高中物理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微课用视频的形式将教学内容生动、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在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复习环节都能利用视频来进行自主学习,实现物理学习难度降低,激发学生的物理探究兴趣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塔娜.微课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6,2(3):111.

[2]诸葛莹.浅谈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展望,2015,25(35).

猜你喜欢

内涵高中物理作用
活出精致内涵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学好高中物理必须做好的四件事
挖掘习题的内涵
高中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物理实验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新形势下高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构建
要准确理解“终身追责”的丰富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