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进行情境创设

2017-12-27张新蓉

考试周刊 2017年32期
关键词:情境创设低年级数学教学

张新蓉

摘要:在数学教学中,根据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有意的进行情境创设,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解决问题,既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重要方法,也是突破教学重难点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小学数学;低年级;数学教学;情境创设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年龄特点,精心设计学习内容,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让数学课堂充满生机与乐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每一位学生都喜欢数学,让他们在学中找到乐趣,学到知识。

一、 创设生活情境,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数学要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学习才具有意义。《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因此,教学从学生已有的学习生活经验和知识结构出发,创设生动、有意义的模拟生活情境,把学生置身于研究数学问题生活情境中,让数学知识的学习成为学生的内在需求,使数学知识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实,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观察、思考、操作,从而体验学习数学的价值,即学习数学就是在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例如教学一年级下册《退位减》一课中,我创设了一个售货员“卖铅笔”的情境:商店里有一些铅笔(一盒10支,散散的2支),一个小朋友要买5支铅笔,你知道卖完后店里还剩几支铅笔?你们能帮这个售货员算一算吗?孩子们对买铅笔都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于是兴趣盎然,抢着帮忙,很快地算出剩5支。“谁来说说你是怎样算的?”我请孩子一个当售货员,一个当顾客。孩子们非常踊跃,有的边说边摆小棒:1. 先拿2支给顾客,再把一盒拆开,再给3支,就剩下7支,算式是:12-2-3=7(支);2. 2支不够,就留着。拆一盒10支先卖,卖完后把2支放回盒子。10-7+2=5(支);3. 一支一支地给:11、10、9、8、7……在此基础上再抽象出计算过程就容易理解了。孩子就在这样一个熟悉的情境中探索、操作、思考并快乐地学习,数学知识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实。

二、 创设故事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很多孩子都是听着故事长大的。故事是孩子们的最爱,根据低年级孩子的这一心理特征,如果能把数学问题置身于童话故事里,能够赋予数学课堂情节与生命,就能够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热情和积极自主探究的欲望,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如在教学一上“比大小”时,我利用课本主题图编故事导入新课:“周末,有三只小猴一起去郊外玩,他们又是爬树又是玩水,玩得可高兴了!到了中午,他们又累又渴,于是他们跑到果树林里采了些水果:两个香蕉,3个桃子,4个梨,来到草坪上吃。可是,在分水果时出现了小小的问题,同学们,你们能帮3只猴子分分水果吗?”我利用学生喜欢听的童话故事激发学生帮忙“分水果”学习的兴趣,在“分水果”中学会将水果进行分类整理。在比一比的过程中体会“一一对应”的方法,学会用“>”“<”“=”来表示分的结果。将比大小的数学知识融合在猴子分水果的故事中,使学生在帮助猴子分水果的情境中掌握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让学生感知数学就是生活,就在我们身边,体会数学符号简洁、明了的应用功能。

三、 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心理学研究表明:思维总是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中产生。无论是生活情境还是故事情境,如果没有问题,情境的创设失去一半的意义。创设好的问题情境是成功运用情境教学策略的基础,才能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问题情境应能体现重点,并能有效突破难点。

例如,在教学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连加”,我根据书中情境创设“3位同学為布置教室,每人折6颗星星,一共折了多少颗星星?”这节课是为二年级学习乘法做准备,首先引导学生审题:“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重点理解“每人折6颗星星”什么意思,求一共折了多少颗星星,怎么解决?通过这些问题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从而突破本节课的难点,达到教学目标。

四、 创设游戏情境,让孩子快乐学习

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儿童以游戏为生命,游戏具有种种教育的价值。”好玩是孩子的特性,学生无论做什么都喜欢游戏,包括学习。课堂上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开展游戏,既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口、手、脑多种感官的参与,培养各方面的能力,为学习过程创设有利的环境,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兴趣。大量的实践证明,科学的采用游戏教学这一教学手段,不仅能让孩子注意力持久而有效,而且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在数学中,计算教学比较枯燥,但计算又是低年级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它必须反复练。机械的出示练习和按部就班的讲解对于好动的一年级孩子来说,简直是煎熬,容易引起学生反感、厌学的情绪。怎么办?在练习中设计一些游戏活动绝对是计算教学的最好方法,如“算式接龙”“开火车”“找朋友”“夺红旗”“摘苹果”“送信”等等,针对错题设计“我是小法官”“啄木鸟医生”,这些游戏是学生喜欢的。通过这些游戏不仅使学生在游戏中获得快乐,而且使学生掌握了知识。

五、 创设活动情境,促进孩子思维发展

心理学研究表明:低年级学生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思维方式。在数学教学中,有些知识、思想和方法相对于缺少经验的孩子们来说,是很抽象的,光靠老师或个别学生的讲解是不够的,有些实践操作活动即使是现代多媒体也无法替代的,特别是几何的教学,就必须让孩子动手剪一剪、折一折、画一画。因为孩子的思维是从动手开始的,思维就是在活动中不断得到发展。教学中,把问题置身于具体的情境中,是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通过口说、耳听、手做、眼看、脑想,增长知识,提高解决问题能力,增长智慧。保证学生在学习中处于主体地位,促进学生从具体形象思维再向抽象思维过度。

总之,适时、适当、科学地进行情境的创设不仅为学生提供一个愉悦轻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愉快民主的氛围中积极主动地进行思考、探究,而且有助于发展学生智力、提高创造力,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江绍伦.教与育的心理学[M].江西教育出版社,1985.

猜你喜欢

情境创设低年级数学教学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情境创设分析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
浅谈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说话能力
一年级同音字教学例谈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浅谈低年级随文练笔的有效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