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浅议

2017-12-27钱玉山

考试周刊 2017年32期
关键词:针对性高中数学有效性

钱玉山

摘要:高中数学教学是训练学生逻辑思维,培养学生对数理知识认知的基础性学科。教学活动是师生之间互动、学生之间共同探索的发展过程。教学质量要注重培养学生基础知识、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拓展学生的兴趣。这一切都需要提高课堂效率,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课堂教学以及课后练习设计上精心布局,以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针对性

高中数学教学是训练学生逻辑思维,培养学生对数理知识认知的基础性学科。教学活动是师生之间互动、学生之间共同探索的发展过程。提高课堂效率,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课堂教学以及课后练习设计上精心布局,以提高教学效率。

一、 精心设计,创设有效情境

数学课程是基础课程,数学教学应该紧密联系实际生活,以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为基础,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有效教学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引起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引发学生思考。精心设计出巧妙的教学情境,则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入探究,深入思考教学问题,所以一定要在设计过程中注意教学情境的有效性。那么,应该如何创设有效性的教学情境呢?首先,教学情境的设置要符合生活规律,教学本身是同生活息息相关的,只有教学源自于生活,才能让学生体会更加深刻。其次,在教学设计中要充分考虑现实,让学生有足够的思考空间。情境设计的目的是激活学生思考能力,让全身能够通过思考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而创造性的情境产生创造性的思考,创造性的思考产生深刻的知识内容。再次,情境创设应该同数学内容密切关联。任何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思考过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最终能够解决实际问题。最后,问题情境的设置要讲究技巧性,通过情境规划让学生能够身临其境,置身其中乐此不疲,沉得有趣味,愿意去深入学习。学生的心理特征是对“新颖、有挑戰性”的任务感兴趣。因此,在进行情境设计时,要注意关注生活,尤其是学生们非常感兴趣的领域或者是与数学关联紧密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们能够自己通过学习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探究问题并解决问题。

二、 细心谋划,打造高效课堂

新课改要求我们打造高效课堂,进行探究性合作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堂为教学环境开展的,这是一种由学生自主探究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的全新的学习方式。学生能够利用这样的空间环境开展探究性学习,充分利用限定的时间、限定的空间,调动学生团队合作意识、主动探究意识、学习主动意识、课堂参与意识,在全新的教学模式中,如何组织课堂教学,对提高课堂效率尤其重要。

首先,营造良好的探究情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包括学习状况和生活情况,根据实际营造出学生们熟悉的探究情境,通过情境设置,解决教学中重点和难点问题。其次,探究方式要灵活多样。探究模式主要是通过学生个人学习、自主探究,学习小组共同探索等方式。在合作模式上包括小组合作探究和班级集体探究两种模式。在实际教学中,要根据不同的需要,采用合适的方式,既可以采用其中一种,也可以几种方式交叉组合进行,使学习的效果更加显著。再次,教师在探究课堂中的定位,不是一个指导者,而是一个参与者。教师的参与对学生来说是一种莫大的鼓励,使学生们更能够发挥他们的表现欲望,使学生们能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最后,这种探究模式更有利于学生间的互相交流,培养合作意识、团队精神。在探究模式中,教师要做到以鼓励为主,帮助学生进行深入探究交流,努力兼顾班内每一个学生共同参与,通过参与交流互动,在这种学习中共同进步。

三、 师生加强交流,提高学习效率

教学过程就是在师生交流和沟通过程中,达成理解教学内容的最终目的,这种交流是带有一定目的趋向性。只有保证这种交流的流畅才会为课堂教学有效性提供更好的条件。那么应该如何加强师生间的交流呢?首先,要有全身心的感情投入,教师要重新定义学生的地位,不再把学生看成只是单方面的接受知识者,而是一群有自己独立思想、能够自己解决问题的独立思想个体,只有这样,我们看待学生的角度才能够平等,才能够让整个课堂的交流和沟通更加顺畅、更加积极,这样的交流才不是被动的交流,不是你问我答式的交流,而是一种带有感情的互动式的交流,这样的交流才会让整个课堂教学更具高效性。其次,对教师语言的要求更生动、更具体、更精练、更具有吸引力,对教学而言,教师语言包括口语、书面语和肢体语言三种,其中前两种属于有声语言,而后者则属于无声语言,三者之间互相补充,丰富教学手段,只有熟练运用这三种语言手段,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更好的参与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反之,如果语言生硬、啰嗦、拖泥带水就会阻碍师生间的有效沟通,使整个课堂效率变得低效。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自己的语言优势,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热情,激发学生思想,提高学生学习的高效性。

四、 设计具有针对性的课后练习

练习是学生对课堂知识理解的反馈,它有利于学生理解知识、拓展思维、养成学习技能、提升学生学习的能力。它是整个教学环节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需要教师整体谋划,在课堂练习的选择和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学生接受能力及知识结构情况,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出合理的、有层次的练习题。首先,在练习题上要有针对性和创造性,很多教师在设计练习时,直接采用书本上的题目,这些练习题大多数具有普遍性、全面性、比较简单、针对性不强,教师在课前设计时,要投入一定的时间和精力,产生一些具有独创性,符合学生学习习惯的习题,这些练习更适合学生学习特点,更省时更有效率。

此外,教师一定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让学生真正的深入思考,探究知识、深入学习,乐在其中,真正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因此,在练习题的设计上,既要体现出创造性,又要有层次性,还要体现新旧知识之间的有效衔接。练习题在设计原则上要深入浅出、循序渐进、源于课本又高于课本。在题量设计时,要少而精,覆盖面广,既能够让学生产生对知识的思考,又不能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

猜你喜欢

针对性高中数学有效性
应时而著,为事而作——议论要有针对性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晓有机化学必考方向 提升备考针对性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学会“针对性”写作
有的放矢,始得鲜明——议论要有针对性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