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互动式教学模式探析

2017-12-27钟顺莉

考试周刊 2017年32期
关键词:互动教学意义小学数学

钟顺莉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发展的社会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应当改变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现状。在课堂教学中,融入互动式的教学理念,通过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平等对话机制的构建,为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促进小学数学教学的改革奠定基础。

关键词:小学数学;互动教学;意义;对策

在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背景之下,教师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应当改变过去单一、枯燥的课堂教学模式,重视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小学数学教学的改革,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互动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对于构建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机制,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推动小学数学教学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以下,笔者结合自身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经验,分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互动式教学模式运用的有效性对策。

一、 互动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的意义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互动式教学模式的运用,具有很多积极的意义,主要如下:

1. 符合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基本要求

新课程改革理念强调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改变过去单一、枯燥的知识灌输式教学模式,通过“生本教育”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重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主观感受,构建良好的合作交流学习氛围,实现良好的小学数学教学效果。由此可见,互动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是新课程改革理念对当前教师教学的基本要求,对于促进小学数学教学的改革,促进良好教育目标的实现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2. 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下,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往往都是采用知识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这样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忽视了学生技能和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提升。而互动式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教师通过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的构建,通过平等民主对话机制的建立,可以让学生在教学中,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思想,这对于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具有不可获取的作用。

3. 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效率

在21世纪,“效率”是任何一个行业和个人取得成功的基础。对于学生的学习而言,学习效率的提升,意味着学生会花费更少的时间,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而传统的被动接受知识模式下,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的低下,尤其是教师在教学中,忽视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从而使得学生只能接受和掌握一些现成的知识,对于新的知识,学生的学习能力低下,从而影响了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互动式教学模式下,教师和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沟通交流机制,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极大的提升,这对于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 互动式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构建的对策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互动式教学模式的运用,对于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小学数学学习效率具有积极的作用。因此,在新課改下,教师应当重视互动式教学模式的运用,实现良好的小学数学教学效果。那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该如何实现良好的小学数学互动式教学效果呢?

1. 构建平等民主的对话机制

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教师和学生之间是一种“阶级关系”,教师的威严,往往会给学生的心理造成极大的影响,从而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问题不敢问,有疑问不敢说。而互动式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要求教师改变过去教师主导的这种关系,构建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形成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民主对话机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会充分地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思想和见解,并通过这种融洽的师生关系构建,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和教师之间能够平等民主的交流,打开学生的心扉,让学生毫无顾忌地展现自己,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潜能,为提升学生数学学习效率奠定基础。

2.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强化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合作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改下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教师要想实现良好的小学数学互动式教学效果,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开展,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积极探索,合作交流,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运用,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首先,教师要注重合作题目的设置。小组合作学习的题目应当是具有探究性和启发性的,这是实现良好的合作学习效果的基础。即教师所设置的合作题目,应当要具有可以讨论和交流的必要;其次,在小学数学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分组和分工显得格外重要。教师要通过合理的分组和分工,强化学生的合作和交流,促进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第三,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的引导作用不容忽视。教师要对学生的整个合作学习过程进行引导和点评,在点评的过程中,强化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为实现良好的小学数学合作学习效果奠定基础。

3. 立足生活实际,提升互动效果

在新课改的背景之下,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不能够停留在课本之上,而应当充分地融入生活元素,实现小学数学生活化的教学效果,全面提升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从根本上讲,这种立足于学生生活经验的课堂教学模式,往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的广泛参与度,这对于良好课堂教学互动效果的实现是比较有用的。

总而言之,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发展的社会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应当改变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现状。在课堂教学中,融入互动式的教学理念,通过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平等对话机制的构建,为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促进小学数学教学的改革奠定基础。本文中,笔者主要是结合当前互动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意义,探讨相应的教学对策。

参考文献:

[1]刘天伟.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引趣[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1998,(02).

[2]陈海东.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J].考试周刊,2011,(44).

[3]张履谦.小学数学教学如何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05).

猜你喜欢

互动教学意义小学数学
一件有意义的事
有意义的一天
生之意义
互动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数学教学中的互动教学策略探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高中政治互动教学有效应用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