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育中对学生个性的培养初探

2017-12-27黄幼玉

考试周刊 2017年32期
关键词:学生个性培养小学语文

黄幼玉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的不断发展,近年来我国的教育事业也在飞速发展着,因为教育事业越来越受到重视,教育事业在发展的道路上就会不断改革,只有不断改革,教育事业中的问题才能不断得到改善。本文主要就对学生个性培养的问题进行探究,讨论小学语文中培养学生个性的重要意义,并研究一些培养学生个性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学生个性;培养

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学家孔子就提出过“因材施教”的理论,因材施教即按照学生的个性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学生的个性化是影响学生教育的一个关键因素,但是在传统的教育体制下学生的个性受到忽略,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限于固定思维模式,缺乏创新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的个性培养。

一、 小学语文教育中培养学生个性的重要意义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同时,“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小学阶段的学生仍处在个性养成的阶段,他们往往由于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和教育程度的不同,导致个性也是各不相同的,但是小学时期的学生个性尚未定型,学生的个性在科学的引导下,还可以向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发展。小学语文是一门培养学生审美情趣、陶冶学生情操的课程,学生的情操和学生的个性息息相关,不断陶冶学生的情操,学生的个性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一个人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的个性问题。现在我们所生活的社会是一个高科技、快节奏、竞争激烈的社會,而且生活的竞争会越来越激烈,并且今天的小学生担负着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所以应该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对学生的个性进行培养,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和优秀的品质,对于学生的个人发展和我们社会的未来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 小学语文教育中培养学生个性的策略

1. 营造轻松的学习环境,唤起学生的自信

小学生往往对教师心存敬畏心理,导致学生在课堂上无法放松心身,学生的学习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不仅如此,学生长期处于压抑的环境之中学习,他们的个性发展会受到严重影响,容易形成胆小、缺乏勇气等不利于学生发展的品性。为了改善这种情况,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和个性,教师在课堂上要为学生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唤起学生的自信心。传统教育模式下,教师必须在课堂上保证自己的威信,只有这样学生在课堂上才可以保持安静,课堂教学才可以顺利进行,如果课堂上有一名学生无法保持安静,其他学生势必会受到影响,那么这个课堂的课堂纪律就无法保证。而新形势的教学要求为学生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课堂上敢于发言、勇于发言,不可以打压学生的天性,而是让学生的天性得到释放,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个性。无数人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成功的人士往往有着优秀的个性品质,他们往往喜欢在生活中释放自己的天性,不限于规则的约束。

2.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是学不好任何东西的。许多成功的示例告诉我们,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有助于成功。乔布斯从小对电子学感兴趣,他从自己的兴趣出发研发了诸多影响世界的数字产品与技术,如:第一代苹果电脑、Macintosh电脑、iPad、iPhone、iTunes Store、第一部全电脑制作的动漫等。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上教师要注重利用艺术性和技巧性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尤其是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提问时,更要注重提问的技巧性和艺术性,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对语文知识产生兴趣,并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对问题进行探索。

3. 鼓励学生的独特见解,启发求异思想

小学语文是一门散发学生思维的课程,学生在课堂上可以有不同的想法,不同的声音,教师不仅不可以阻碍不同声音的出现,并且还要鼓励学生有不同的想法,并在课堂上产生不同的声音,学生之间不同想法相互交流,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散发学生的思维。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让学生阅读课文的过程,就是让学生对文章进行解析的过程,不同的学生自然会对同一篇文章产生不同的看法,教师应该对这种不同的看法予以表扬,让学生在学习上获得成就感,以此来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创新个性思维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求异,所以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鼓励不同声音的出现,并且允许学生张扬自己的个性,让学生充分地去思考。

4. 开展良性竞争,发挥榜样作用

人往往存在着争强好胜的心理,尤其是对于心理发育尚不完全的小学生而言,如果对这种争强好胜的心理加以合理利用,会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的竞争心理加以利用,在课堂上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率,还可以使学生产生奋发进取、敢于创新的精神,并且有助于培养学生不甘落后的优秀个性品质。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为了激发学生彼此之间的竞争精神,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但是所采取的方式一定不可以对学生的自尊心造成伤害。例如:教师可以每次给在课堂上表现较好的学生发一朵小红花,每周对每位学生所得的小红花数量进行统计,对小红花数量较多的学生进行表扬,并且对小红花数量较少的学生进行鼓励。

三、 结语

小学语文教学是最基本的教育,在教育的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的魅力,并且要注重对学生的个性加以培养,培养每个学生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个性品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可忽略的一点就是“因材施教”,对学生本身的个性不进行压制,而是加以正确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国荣.小学语文教育中对学生个性的培养初探[J].亚太教育,2016,(34):29.

[2]殷焕焕.语文教育中对学生个性的培养研究[J].中国培训,2016,(08):129.endprint

猜你喜欢

学生个性培养小学语文
小学语文教育中对学生个性的培养初探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学生个性的发展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