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模式探索

2017-12-26马利伟

时代农机 2017年10期
关键词:汽车产业新能源汽车

马利伟

(潞安大学,山西 长治 046000)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模式探索

马利伟

(潞安大学,山西 长治 046000)

随着我国对于新能源产业政策的不断支持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新能源汽车产业迎来了发展的高潮。这一新兴的产业也存在发展上的瓶颈,需要促进新能源产业的不断发展,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以及先进的研发技术,更重要的是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产业发展模式来支撑不断发展的需求。目前国内关于新能源汽车产业模式的研究较多,主要包括产业联盟模式、产业集群发展模式以及产业一体化发展模式,各种模式的运用都会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通过对产业发展模式的探讨,寻找更优化的发展模式来帮助新能源汽车企业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完善整个新能源汽车的产业。

新能源汽车;环保;产业发展模式

1 新能源汽车产业国内外发展的现状

(1)新能源汽车在国外的发展。国外发展新能源汽车主要是民众的环境保护意识比较强烈,很早就开始研究对环境污染小的能源代替传统能源,如氢能动力以及电力能源作为汽车的能源,减少汽车尾气对环境的危害。为此众多国家加大了新能源的研发力度,加快先进人才技术的引进,尤其是在公共交通上大力发展新能源交通,改变人们绿色环保的健康模式。国外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模式已经能够适应新的经济条件下的发展,每个国家都更加确定新能源产业发展会带来更多的经济和社会环保效益。

(2)新能源汽车在我国的发展。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历经十多年的发展,已经有了相对成熟的体系和良好的运作模式,促进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向更大更强的方向发展,新的产业模式对我国汽车企业的发展非常有利。从近些年的发展来看,引进新的技术和人才,为我国自主研发新能源汽车的方方面面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使整个汽车行业迎来新的生机。但是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也遇到很多问题,需要探索更多新的产业模式,用新能源汽车代替传统汽车将会对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做出重大贡献。我国能在新能源产业取得重大突破,用新能源汽车代替传统汽车将会对我的可持续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2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模式及其影响

图1 产业联盟的框架图

(1)产业联盟发展模式。产业联盟模式是指新能源行业中的各关联企业进行抱团取暖,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能够共享实时信息、技术资源和人才资源,通过合作的形式达到多方获利的模式。这种发展模式能把单独的新能源汽车各个环节的企业聚集在一起,增加产业的有效资源,通过聚集化的学习交流,增强每一个新能源汽车环节生产企业的实力,创造更多的经济利润和社会价值。产业联盟的框架如图1所示。

(2)产业集群发展模式。产业集群模式主要指的是生产新能源汽车整个产业链的企业地理位置的聚集,通过有计划性的建造相关企业的地理位置,达到合作更加便利的目的。这种产业模式为新能源汽车带来了更多相互交流合作的机会,生产线上每一个环节企业都能就近完成,节省高昂的运输成本,位置的优势便于企业之间更方便地查验质量,更加保质保量地完成生产。产业集群的框架如图2所示。

图2 产业集群的框架图

(3)产业一体化发展模式。产业一体化指的是汽车生产企业建立从研发电机、电池以及零部件到生产、组装、销售、售后的一系列完整的产业化模式。这一模式带来经济效益的大幅提高,降低企业成本,企业关于新能源汽车的技术也会得到创新,整体上提高整个企业的价值。产业一体化模式如图3所示。

图3 产业一体化模式图

3 适合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模式及其前景发展

适合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没有办法一概而论,而要根据每个地区城市的具体条件,选择适合当地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模式。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传统汽车产业起步较晚,虽然近年来发展迅猛,但与发达国家仍存很大差距。而新能源汽车对于任何国家来说都是新兴的产业,因此,我国具备了一些独特的优势与条件。我国发展新能源汽车设施健全,资源与能源优势明显。在我国大中城市,作为汽车燃料的基础设施,有一定的集中性,这有利于燃料清洁化管理和监督。在广大农村地区,由于地域的差异,其一次能源资源特点也不相同,这适合建立一次能源来源多元化、燃料制取和消费当地化的燃料供应体系。从资源角度来看,新能源汽车需要的原材料资源有锂矿资源、稀土资源、石墨资源、镁资源、金属钕等,而这些资源中国都比较丰富,这对发展新能源汽车无疑是一个先天的有利条件,政府与职能部门目前已经着力在规划、合理使用这些资源。在能源方面,我国是一个缺油多煤的国家,这不利于传统汽车业的发展,但可以根据区域特色,因地制宜地发展基于煤炭的燃料工业,研究各种气体燃料技术,比如基于生物质的农业能源,从而逐步替代石油,实现交通能源来源的多样化。最关键的是,要创造出一种符合中国国情的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商业模式,让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都能获利。

[1]赵政,赵飞.中美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比较研究——基于目标导向差异的研究视角[J].科学研究,2014,(4):531-535.

[2]薛冬美.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战略研究[D].太原:山西财经大学,2011.

[3]刘军民,施明顺,李哲.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政策扶持[J].中国科技投资,2010,(5):18-20.

马利伟(1982-),男,河北唐山人,硕士研究生,助理讲师。

猜你喜欢

汽车产业新能源汽车
装配式支吊架在汽车产业集聚区的应用
解读《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
培育世界级汽车产业集群
汽车的“出卖”
买不买新能源汽车
汽车们的喜怒哀乐
3D 打印汽车等
共享新能源汽车产业盛宴
汽车就要飞起来了等5则
绿色新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