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背景下滇桂地区环境社会风险及调控

2017-12-25金肖

湖北农业科学 2017年22期
关键词:社会风险环境风险一带一路

金肖

摘要:中南半岛经济走廊是“一带一路”建设六大经济走廊的重要支柱。云南、广西地区在参与中南半岛经济走廊建设中发挥着衔接东南亚的重要门户作用,走廊的建成必将加速云南、广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新项目的引进,包括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跨境经济合作区的发展以及领军产业等领域的投资等,产出的增加带动自然资源的消耗,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资源的过渡开发和不合理利用,给地方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风险治理带来更大的压力。因此,通过构建环境社会风险要素体系,对滇桂地区发展重点行业所面临的关键风险要素进行识别判断,进而提出控制风险、消减风险、规避风险的针对性措施。

关键词:滇桂地区;中南半岛经济走廊;环境风险;社会风险

中图分类号:F1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7)22-4367-07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7.22.040

Abstract: The Indochina Peninsula Economic Corridor is an important pillar of the“one Belt and one Road” construction of six economic corridors. Yunnan and Guangxi reg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Indochina Peninsula economic corridor. The completion of the corridor and the opening and development of Yunnan and Guangxi region will accelerate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f Guangxi and Yunnan and the introduction of a series of new projects,including the interconnection of infrastructure,the development of cross-border economic cooperation zone and investment in leading industries. The increase of output leads to the consumption of natural resources,which leads to the development and irrational use of resources in a certain extent,which brings more pressure to loc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and social risk management. Therefore,constructs the social and environmental risk factors system,to identify the key risk factors facing by the development of key industries in Yunnan and Guangxi region,and then put forward the pertinent measures to control risks,reduce risks and avoid risks.

Key words: Yunnan and Guangxi regions; Indochin Peninsula economic corridor; environmental risk; social risk

云南省和廣西壮族自治区位于中国西南边陲,云南西部与缅甸相邻,南部和东南部分别与老挝、越南接壤,是中国惟一可以同时沟通东南亚、南亚的省份,也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大湄公河次区域、泛珠江三角经济圈、孟中印缅及经济走廊合作的交汇点;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南与越南毗邻,是中国与东盟之间惟一既有陆地接壤又有海上通道的省区,具有沿海、沿边、沿江的优势。两个省(自治区)由于地理位置相近,在生态环境、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上具有较高程度的契合度。山多地少是滇桂土地资源及环境的典型特征,独特的气候环境也让滇桂地区成为自然保护区聚集的地区。2015年云南省生产总值达13 717.88亿元,广西壮族自治区生产总值达 16 803.12亿元。滇桂地区人口发展增长速度快,少数民族人口分布广泛,其中云南省有15个少数民族与周边国家跨境而居,而广西壮族自治区是中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自治区,民族之间相处和睦。凭借独特区位、丰富资源以及人文优势,滇桂地区主动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在中南半岛经济走廊建设中对推进与周边国家互利合作和互联互通上起着关键性作用。滇桂地区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如表1所示。

1 滇桂地区主要发展的重点行业和项目

中南半岛经济走廊已经成为中国—东盟合作的重要一环。云南、广西与东南亚国家海陆相邻的地域优势,结合中国西南地区滞后基础设施建设的实际情况,以及滇桂地区未来的发展潜力,决定了在推进中南半岛经济走廊建设中,滇桂地区主要以通关便利化为核心,以发展地方经济为重点。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将重点项目纳入共同行动规划,合作开展跨境基础设施建设,同时以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为契机,大力发展跨境产业带和跨境经济合作区。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通关便利化、投资贸易便利化、跨国(境)经贸园区建设、走廊沿线区域及城市合作发展等方面不断完善,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完善国家对外的开放格局。为推进中南半岛经济走廊建设,滇桂地区主要发展的行业和项目有一定的共通性,包括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经贸园区建设、旅游业开发等3个方面。

1.1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交通基础设施是制约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走出去、引进来”的最大瓶颈。构筑包括高铁、公路、航空、水运在内的全国领先立体化现代交通网络,无疑是加强中国与周边国家互联互通的物质基础,也将为下一步创造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源源汇聚的局面提供保证。因此,公路、铁路、沿海港口基础设施、河内航运基础设施、航空运输及电网、油气管道建设当为重中之重。

目前,滇桂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范围正在逐步扩大,技术含量也在不断提高。云南省正大力推进连接东盟国家的现代化铁路网建设,分别从云南河口、磨憨、瑞丽3个口岸出境,通向越南、老挝、缅甸,在泰国曼谷汇合后直通新加坡。中老国际铁路玉溪—磨憨铁路、大理—瑞丽铁路建设,大理、临沧、普洱、景洪等重点城市之间的干线铁路正在加紧建设。除此之外,云南省还增强了机场、港口码头设施建设、沿线开发区建设等,拟定规划建设德钦、维西、兰坪、云龙、景洪等通用机场,建设景洪、思茅、关累等现代化国际国内物流港和客货运港站。而作为东线的主接口,广西壮族自治区也为推进中国—中南经济走廊东线建设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广西壮族自治区正加大连接越南的跨境铁路公路网建设和改造,坚持江海陆空并进,优先发展交通,依托与东盟陆海相连的有利条件,积极建设面向东盟的港口联盟、陆路通道和航空枢纽,基本形成了现代交通网络的主骨架。作为西部大开发惟一的沿海区域,也是中国与东盟国家既有海上通道又有陆地接壤的北部湾港区域,广西壮族自治区加强了其国际航运建设,开辟至新加坡、曼谷、海防、胡志明、巴生等港口多条直达航线。截至2015年5月,广西境内通往中南半岛的国际公路通道接点共12个,获批国际道路运输线路28条,已开通客货运输线路共11条。此外,中越北仑河二桥即将建成,中越峒中(横模)大桥等项目正积极推进,9月南宁正式挂牌设立中国—东盟信息港。

建立综合的交通运输体系、物流通道和通信设施,构筑海陆上大通道成为滇桂发展的重点。公路铁路、机场港口等基础设施的建成将进一步推动“一带一路”国家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并将全面发挥滇桂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辐射中心作用。

1.2 经贸园区建設

边境(跨境)经济合作区,是国家进一步实施沿边开放战略,积极发展边境对外贸易、进出口加工、边民互市、边境旅游文化和繁荣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建设的一项新兴举措;是进一步推动边境口岸经济建设、实现沿边进一步开放开发和兴边富民目标的重要有效途径。面对“一带一路”建设的历史机遇,滇桂地区加快了经贸园区的建设,各边境口岸都纷纷在更新观念编制或者已完成“边合区”规划编制,部分口岸已经正在充分利用国家赋予“边合区”的优惠政策展开项目建设。

在云南滇中新区建设全面启动,红河综保区正式通关运行,昆明综保区、昆明高新和腾俊陆港B型保税物流中心正式获批,中老磨憨—磨丁、中越河口—老街、中缅瑞丽—木姐等跨境经济合作区以及畹町、临沧等国家级边境经济合作区建设正在加快推进。广西园区百花盛放,中马钦州产业园、广西凭祥综合保税区、凭祥边境经济合作区、广西中国东盟青年产业园等也在加快招商引资工作和贸易往来的互通。

1.3 旅游业开发

丰富的旅游资源是西南地区旅游业发展的优势所在,云南、广西都将旅游业列为重点发展产业,并给与一定支持。在中南经济走廊的建设中,加大滇桂旅游业的产业规模,能有效提高旅游竞争能力,成为地区经济新的增长点。2015年9月,老挝公共工程与交通部计划与投资司司长帕东迪·苏雷先生在中南半岛国际经济走廊合作发展圆桌会上提出,中国—中南半岛国际经济走廊把最具活力的经济体新加坡与中国南部的广西、云南相连,可以促进广西与云南地区的旅游发展。

2015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旅游委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预计广西壮族自治区旅游总收入约3 252亿元,同比增长约25%。目前,广西壮族自治区正在重点推进“泛北部湾旅游圈建设”,争取对东盟国家适用旅游团落地签或免签入境等通关便利化政策,并积极与东盟国家开展海上旅游合作。云南将打造以藏文化、佤文化、傣文化、茶文化、哀牢文化等为支撑的澜沧江大旅游目的地,打造以迪庆、怒江、大理为重要组成部分的大香格里拉旅游圈,以普洱、西双版纳、临沧为核心的滇西南生态养生旅游圈。滇桂主要发展的行业和典型项目如表2所示。

2 投资项目一般性环境和社会风险要素分析

大型基础建设与工业投资项目必然伴随对自然生态环境系统的某种人为干预,受到技术可行性、预期赢利性与环境可持续性等变量的相互制约。在生态环境脆弱性加深、利益主体多元化、公众权利意识觉醒的大背景下,单纯预防、控制项目经济风险的做法已难以适应当前风险管理的综合要求。当前环境污染事件及群体性事件频繁爆发,项目建设过程中潜藏的环境风险和社会风险受到愈来愈多的关注。

根据世界银行及区域国际组织、国际金融机构、双边国际机构、以及中国在识别、评价项目环境社会风险的经验做法,归纳梳理出项目潜在的一般性环境社会风险要素体系,项目环境风险要素主要包括水、大气、土壤、噪声以及生物多样性等5个方面;而项目社会风险要素可以将要素属性归纳为5种类型,即政治性风险、经济性风险、文化性风险、技术性风险和个体性风险。各类型的环境风险要素和社会风险要素的表现形式如表3所示。

3 滇桂地区重点行业环境社会风险的识别与评估

保护环境与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是共建“一带一路”基本方针之一。在具体工程项目设计和实施层面要统筹兼顾各方面目标达到最佳平衡,消除或尽量减少因投资项目的实施对滇桂地区产生负面的环境破坏与社会影响,实现项目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并为当地区域社会发展目标,如环境保护与改善、减轻或消除贫困、促进社会性别平等、维护社会稳定等做出贡献。

完善国家对外格局,促进两省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时,必须注意由此导致的风险。针对目前滇桂地区主要发展的行业和项目,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以及上述环境社会风险要素体系,识别、判断各类环境和社会风险。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铁路、公路、跨境道路、港口、机场、油气管道。经贸园区占地范围广,功能区贸易、加工出口、物流繁杂,可能涉及工艺品加工、水果深加工、机动车配件生产、电子生产、物流配送、纺织服装生产等多个生产制造加工业,存在的环境社会风险既可以是园区自身建设所导致的,也可能由园区内产业项目经营发展引发的,其环境社会风险较为复杂。而旅游业环境社会风险则以旅游业者、游客、当地居民的行为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及景区开发不合理对生态系统的破坏为主。

3.1 加重滇桂地区先天脆弱生态环境的环境风险

滇桂地区地处中国西南地区,存在水土流失严重、土地石漠化、自然灾害频发、矿业污染、生物多样性锐减等问题。基础设施的建设、跨境经济合作区和旅游业的发展,无疑对生态环境安全造成进一步威胁。

水污染。在铁路、公路、跨境道路建设过程中,施工机械和运输工具产生的废水、空气污染物通过大气降水而进入水中造成的水污染以及大量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不经处理直接排放也会造成水污染。在港口建设过程中,对水源水质产生污染,地基及桩基的植入会破坏水动力过程、泥沙冲刷与淤积,可能还会存在着建设用品的可溶性危险品泄露,导致污染港口水域,洋流的作用更会加大污染面积。水源污染也是生产加工制造业的污染大户和主要污染源。制糖行业化学需氧量(COD)污染排放是最大的污水污染源,制造过程中产生的蔗渣、酒精废液及黑液的直接排放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林浆纸生产车间商品浆打浆,废纸制浆及造纸工程将产生大量浆渣;茶叶、橡胶、烟草、机动车配件的制造过程中残留的废液会污染水质;另外,园区建设也会造成水资源的严重浪费。旅游景点施工也会带来水质污染;游客随意抛洒堆积垃圾污染景点水体,旅游区水体富营养化。

大气污染。大型工程的施工会产生大量粉尘、颗粒物和氮氧化物、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污染气体。园区内也存在氮氧化物(NOx)、二氧化硫(SO2)、一氧化碳(CO)、粉尘、颗粒物(PM)温室气体(GHG)的超标排放。

土地污染。铁路、公路、机场建设需要大量占用土地,改变土地用途,造成永久征地和临时占地数量大。在山区进行交通工程施工,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可能会引发土地空心化、地面沉降、坡面侵蚀与泥沙沉淀,同时诱发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废弃物堆放也会造成土壤肥力下降土地酸化等问题,这在经贸园区中有显著体现,商品生产制造会产生大量固体废物和废渣。油气管道在开挖过程中,斜坡、挖方、填方、废弃废渣堆放会损坏地表土,导致土壤退化;中国西部地区生态敏感性高,地质环境极易被破坏,尤其在险难段,会增加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发生频率。旅游业对土地的破坏主要表现在旅游区开发,砍伐周边森林,使土地退化变色;修建道路导致土壤压实,使土地板结,树木死亡;游客使用的交通工具,例如登山地车、乘机动车辆等活动方式对土壤和植被影响相对较大。

噪声污染。基础设施建设在施工中使用的震动碾压设备,来往车辆,各种爆破均会对产生噪音污染,影响居民生活。园区内机动车配件、电子产品在焊接、锻造、冲压过程中都会造成噪音污染。

生物多样性。修建扩建道路破坏路域自然风貌,对地表植被产生较大的破坏,影响森林生态环境,缩减濒临动物的栖息地面积,对生物的生存生活带来威胁;另外,这些大型通道工程的建设,将为生物入侵提供潜在的通道条件。管道工程建设所经地区较多,占用土地面积大,大范围的临时性占地和永久占地对地表植物破坏严重。港口建设中产生的废弃物,生活垃圾直接排入港口水域,必然导致水质恶化,影响海洋生态环境,海洋生物的栖息地及生活遭受巨大威胁。广西壮族自治区沿海红树林面积大量减少就是由于废弃物排放而导致的。而在农副产品深加工和水果深加工的作业上,由于滇桂地区技术装备较为落后,为了生产物资会破坏大片农田、树林,使得生物栖息地遭受破坏,单一物种对当地生物多样性造成威胁。旅游“掠夺式”的开发模式,超过景区生态环境的承载力,也会破坏景区植被,森林质量下降导致物种栖息地退化,动植物的生存范围受到影响,生存得不到保障。

3.2 动摇滇桂地区社会稳定的社会风险

广西壮族自治区与云南省存在不少相似的社会问题,主要表现在为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相互摩擦,宗教与迷信相互交织;教育、就业、医疗卫生服务、基础设施等基础薄弱,社会保障缺失,公共服务水平低;毒品、走私、人口贩卖等亟须解决。西南民族地区文化、人口、走私犯罪等社会不稳定因素广泛存在,宗教势力、恐怖主义、黑恶势力等共同威胁着社会稳定和边疆安全,而国际间的互联互通,地区行业发展又进一步加剧了这种风险,致使社会稳定和民族安定团结的局面状况日益堪忧。

政治性风险。基础设施建设中,因为涉及招标审批,官员之间以及施工单位之间可能产生不正当的利益输送;跨国跨境的铁路公路及管道施工因为沟通障碍及利益关系也许会导致国际冲突;政府和民众之间由于征地拆迁补偿标准的分歧,可能导致大规模的抗议和抵制事件。

经济性风险。基础设施建设中,大量占用土地,导致部分居民失地失业,经济来源得不到保障;施工导致交通堵塞,影响周边民众营业收入受损。经贸园区建设面临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缺乏,越南西北地区经济发展滞后等问题。

文化性风险。基础设施建设中,由于路线和地址的选择,可能会对某些自然和历史文化遗产造成破坏;跨境道路的通达可能会让村民利用出境机会,进行毒品走私、艾滋病、人口贩卖,从而加剧社会风险;另外,在对被征地移民进行安置时,移民在新安置点可能面临社会、经济、心理、文化融入障碍。旅游业社会风险主要体现在文化性上,游客素质不高导致损毁历史文化遗产等不文明行为;另外,自中国与东盟关系日益密切,随着交通的改善,地理的封闭性被打破,滇桂地区旅游业会吸引更多国外游客前来参观旅游,旅游地的文化传统可能会遭到异地强势文化的冲击和同化,地方文化的独特性逐渐消失;与此同时也会带来跨国犯罪、毒品犯罪等问题,严重影响当地社会秩序的安定。

技术性风险。基础设施建设中,由于人为技术性操作失误,日常管理制度不完善,预警应急管理制度不健全等导致许多工伤和意外伤害的情况发生。由于西南地区产业相对发展滞后,滇桂跨境经济合作区可能存在成规模产业比重偏低,科技创新、体制创新和管理模式创新的能力总体不强,管理主体地位缺乏法律依据、优惠政策淡化、土地环境资源制约凸显、社会管理事务日益繁重、同所在行政区域责权划分不明确等瓶颈。

个体性风险。西南地区是少数民族的聚居地,基础设施建设可能会对少数民族、土著居民的生活造成干扰;在偏远地区,底层技术工人的权益得不到保障,女性的就业机会可能因征地而减少;项目进展过程中,正常公共服务供给会受到影响;在人群聚集之地,由于施工導致的环境污染,加上滇桂偏远地区自身疾病预防措施不足,会严重威胁到公共健康;另外,因征地产生的利益补偿差异也会引起矛盾冲突。

4 环境社会风险防范及措施

4.1 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并重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应注意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经贸园区建设,旅游业开发可能带来的环境社会风险,保证互联互通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工程建设和生态保护同时进行。国内,滇桂地区务必做好近期、中期、远期的发展规划,落实责任部门,企业、施工单位、个人等应严格遵守环境社会法律法规,熟悉并执行当地的各类商业政策和社会管理制度,积极响应环境社会管理程序。在工程建设中,做好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地污染和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防治工作;国际上,考虑周边国家的管理政策与保护力度的差异,加强国际合作,开拓和建立跨境生态补偿机制,并与东南亚各国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和环保合作,共同注重环境保护。

4.2 环境风险和社会风险并控

跨境工程建设会引发生态安全和社会安全两方面的问题。中南半岛经济走廊互联互通的布局,需要对这些重大工程可能引发的陆域生态系统变化与区域环境变化及其跨境影响问题,诸如生物跨境入侵与沿边地带生物多样性保护、跨境环境污染与风险预警、跨境山地灾害及危害、毒品走私艾滋病等开展综合研究,提出风险规避方案。一方面,让环境保护部门对施工单位所进行的项目加强环境监测评估和监管,减轻对生态系统的损害;另一方面让滇桂地区跨境口岸提高警惕,在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优质服务便利通道时,又要采取措施,加强对进出口商品和人员的管理和审查、监测,坚决杜绝有毒、有害、危险的废旧物品越境转移,以确保滇桂地区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双重保护。

4.2.1 应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环境、社会风险的建议 在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的推动下,以昆明为主接口的西线建设进展比较快,而以南宁为主接口的东线,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的建设相对缓慢,交通基础设施的空间分布不平衡,部分地区处于滞后状态,不利于区域协调发展。因此,在中南半岛经济走廊建设过程中,应突出东线这一重点,加快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建设,与西线建设相结合,协同并进,共同打造造福沿线各国的普惠经济带。

滇桂地区是水土流失较严重的地区,在加大基础设施设施建设时,势必增强该地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因此,在对基础设施进行建设时,也要减少对环境和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具体包括:①降低环境风险。减少水源污染和大气污染,避免过度消耗水源;结合地形地貌尽量较少占用耕地面积,采取措施解决固体废弃物任意堆放填埋导致的土壤污染问题;施工过程降低噪音污染;工程建设避免对地表植物的破坏,减少对物种栖息地的损害程度,保护生物多样性;实行中老中越双边环保合作。②规避社会风险。建设规章制度,杜绝不正当利益的输送;对相关施工人员加强技术培训及监管监控;不仅与国内各级行政主管部门及时沟通,而且在涉及中老中越铁路时,要与老挝、越南积极沟通;关注受影响的弱势群体的利益;对需要征地拆迁的群体进行合理补偿等。

4.2.2 应对经贸园区建设环境、社会风险的建议 经贸园区产业项目繁多,考虑到未来园区项目发展多元性复杂性和可能产生的风险状况,可以从园区建设发展过程中前期,中期,后期3方面加以考虑。①前期,园区建设。综合考虑当地的经济发展条件,融资、资源状况等确定是否建设经贸园区,降低经济性风险;招商引资过程中,对中标企业严格审批,适当提高发放环保许可证的条件,以此剔除科技、体制和管理能力总体不强,污染大、难治理的企业,减少技术性风险;对征地拆迁移民合理补偿,规避个性风险。②中期,企业的产业经营与发展。首先,污水达标后排放,加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加大对二次废水的综合利用;其次,减少温室气体,如CO、SO2对大气中的排放;然后,尽量减少废渣的堆放,做好废弃物的及时清运,防止随意堆放造成的土壤肥力下降;运用新工艺新设备,坚持清洁生产,加大环保专项资金的投入,提高资源利用率;制定污染治理减排计划和实施方案,建立完善工作制度,明確治理任务,加大治理工作力度等治理环境问题。③后期,园区已有企业的监测治理。对于现有的企业的污染问题要限期整改,坚持环保标准,以形成在经贸发展中保护生态环境,在生态环境保护中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4.2.3 应对旅游开发环境、社会风险的建议 针对滇桂地区大力发展旅游业的现状以及旅游业存在的环境和社会风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具体应对潜在的环境风险和社会风险:①旅游区景点开发方面,做好旅游环境规划,严格管理;②尽量保存原有的自然风光,降低对植被、动物栖息地的破坏程度;③减少旅游景区因道路施工带来的水质污染、土壤压实,对建设残留的废弃物进行集中处理;④游客方面,加强对游客的旅游环境保护知识宣传教育,防止游客随意抛洒堆积垃圾;⑤禁止游客损毁历史文化遗产等不文明行为;抵制不良外来文化的冲击,保持当地文化的独特性;⑥控制游客规模,减少旅游环境的承受力;⑦政府和旅游相关部门加大协调力度,推行旅游区地方立法,加强文物保护法、环境保护法的执法力度。

参考文献:

[1] 曹舒蕾.云南省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度评价研究[D].昆明:云南大学,2010.

[2] 云南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云南调查总队.云南省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http://www.sei.gov.cn/ShowArticle.asp?ArticleID=263398.

[3] 广西壮族自治区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广西调查总队.2015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http://www.gxtj.gov.cn/gzdt/zdgz/201604/t20160417_121818.html.

[4] 2015广西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5.

[5] 云南省环境保护厅.云南省2015年环境状况公报[EB/OL].http://www.ynepb.gov.cn/xxgk/read.aspx?newsid=154190.

[6] 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厅.2015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状况公报[EB/OL].http://www.gxepb.gov.cn/xxgkml/ztfl/hjzljc/hjzkgb/201606/t20160603_29469.html.

猜你喜欢

社会风险环境风险一带一路
网络社会风险规律及其因应策略
风险再现与媒介正义
中国公务员培训市场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