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杂交粳稻甬优4949在大别山区的种植表现及栽培技术

2017-12-25柯海平熊之羲

湖北农业科学 2017年22期
关键词:种植表现特征特性

柯海平+熊之羲

摘要:杂交粳稻甬优4949在大别山区英山县机插示范中表现出高产、米质优、耐高温、广适性好等特点,是一个在大别山区具有全面实施籼改粳、稳定提高水稻种植面积与单产、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推品种,并提出了高产栽培的技术要点。

关键词:杂交粳稻;甬优4949;特征特性;种植表现;栽培技术要点

中图分类号:S51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7)22-4256-02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7.22.012

Abstract: The Japonica hybrid rice Yongyou 4949 showed high yield, fine grain quality,tolerance to high temperature and wide adaptability in a machine transplanting demonstration in Yingshan county of Dabie mountain area. It could be used in Dabie mountain area as leading variety in substituting japonica rice for indica rice,in stabilizing planting area and yield of rice,and in promoting agricultural supply side structural reform. High-yield cultural techniques for the variety were introduced.

Key words: japonica hybrid rice; Yongyou 4949; character; performance; cultural technique

英山县位于大别山南麓,湖北省东部,是鄂豫皖三省边境的腹地中心,地跨东经115°31′53″-116°04′02″,北纬30°00′31″-31°08′58″,是典型的山区县。背靠华东,市民喜食粳米,农民素有种植粳稻的传统。水稻是英山县的主要粮食作物,占全年粮食播种面积的80%以上,为进一步推进英山县水稻大面积平衡增产,配合湖北省农业厅“籼改粳”工程,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定英山县水稻生产,2016年根据湖北省农业厅,英山县农业局粳稻机插高效栽培模式要求,英山县孔家坊乡农技推广中心认真组织实施了杂交粳稻甬优4949机插示范。

1 品种来源

甬优4949是宁波市种子有限公司和武汉佳禾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用甬粳49A作母本,F9249作父本的配组育成的三系杂交粳稻新品种,2015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2 特征特性

2013-2014年参加湖北省中稻品种区域试验,2年区试平均产量10.12 t/hm2,比对照杨两优6号增产4.95%[1],米质经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测定,出糙率80.9%,精米率72.1%,垩白粒率14.0%,垩白度2.4%,直链淀粉含量15.0%,胶稠度84 mm,长宽比2.3,主要理化指標达国标二级优质稻标准。区试中单位面积有效穗241.5万/hm2、株高111.0 cm,穗长24.2 cm,每穗总粒数233.3粒,每穗实粒数203.7粒,结实率87.3%,千粒重23.99 g,作一季中稻栽培全生育期132.7 d,比对照杨两优6号早11.6 d。稻瘟病病害鉴定为:稻瘟病综合指数3.2,穗瘟损失率最高级5级,中感稻瘟病;白叶枯病5级,中感白叶枯病。

3 示范地点及面积

示范地点位于英山县孔家坊乡王家畈村3组修舟畈,示范连片面积13.3 hm2,以Y两优1号做对照,设大区对照面积0.67 hm2。

4 实施方法

示范区实施5个100%,即大棚软盘育秧率100%;机械化插秧率100%;科学施肥率100%;病虫害统防统治率100%;机收率100%。

4.1 播期与播量

5月14日开始播种,3 d内播完。采用塑料软盘育秧(30 mm×60 mm),每盘播种量70 g。

4.2 秧龄与栽插密度

采用机械化插秧,秧龄严格控制在20 d内,栽插密度为20 cm×30 cm,每穴插3粒谷苗,保证插足基本苗45万苗/hm2以上。

4.3 科学施肥

施30%复合肥(N15∶P6∶K9)750 kg/hm2作基肥,插秧后7 d,追施尿素112.5 kg加大粒锌120 g (3包)/hm2作分蘖肥,并配之化学除草,晒田复水后施45%(N15∶P15∶K15)复合肥150 kg/hm2作穗肥[2]。

5 种植表现

5.1 产量表现

经英山县农业局和孔家坊乡农技中心9月8日联合测产:甬优4949平均理论产量为12.26 t/hm2,比对照Y两优1号平均理论产量10.14 t/hm2增产2.12 t/hm2,增产20.9%(表1)。

5.2 生育进程及生育期

甬优4949全生育期127 d,比Y两优1号全生育期134 d早熟7 d,有效分蘖终止期为6月25日,比Y两优1号早12 d。最高茎蘖期为7月20日,比Y两优1号早11 d(表2)。

5.3 农艺和经济性状

甬优4949属中熟籼粳杂交新品种。株型紧凑,株高适中,分蘖力中等偏弱。叶色绿,剑叶短、挺、内卷。镰刀穗型,穗颈节较长,穗大粒多,着粒均匀,日产量极高。谷粒卵圆型,稃尖无色无芒,后期转色好,熟相好看。2016年度示范株高126 cm,平均稻穗长24.6 cm,每穗总粒数266.6粒,实粒数229.3粒,结实率85.7%,比对照Y两优1号高3.9个百分点。千粒重23.6 g,日产量高达96.54 kg/hm2,比Y两优1号高20.87 kg/hm2,高21.62%(表1)。endprint

5.4 抗逆性及抗病性表现

2016年示范种植未出现倒伏现象,抗到性较强。稻瘟病、纹枯病、白叶枯病、稻曲病未发现明显症状,抗(耐)高温能力较强,其综合抗性较好。

6 甬优4949的主要优缺点

6.1 主要优点

甬优4949属籼粳亚种间杂交稻,比品种间杂交组合具有更强大的杂种优势,主要表现在:一是穗大粒多库容量大,平均每穗270粒,栽培得当容易获高产;二是抗性强,丰产性好,产量高,米质较优。抗(耐)高温能力经受了2016年8月连续10 d的高温考验,这是以往杂交粳稻所不具有的突出优势,稳产性有了保证,且抗(耐)高温能力明显优于Y两优系列和Ⅱ优系列组合,是目前英山县优质稻Y两优系列较为理想的接班品种,值得英山县大面积稳步推广。

6.2 不足之处

甬优4949的生育期过短,这点也许在湖北省江汉平原等地区不存在,但与英山县大面积的主栽品种全生育期相差10 d以上,在机收上存在一定的矛盾,且其分蘖力较弱,需提高用种量,并早施重施分蘖肥。

7 栽培技术要点

鉴于该品种分蘖力较弱,生育期略短等弱点,在栽培上应注意以下几点。

7.1 控制秧龄

人工插秧秧龄控制在25 d以内,机械插秧秧龄严格控制在20 d内,并育好稀壮秧,每穴至少插3粒谷苗,机插以4粒谷苗为最好,插足45万/hm2以上的基本苗为宜。

7.2 早施分蘖肥

移栽后7 d内,必须早施速效氮肥[3],施尿素150 kg/hm2左右。

7.3 重视穗肥

该品種穗大,即库容量大,主穗粒数高达400粒,穗肥宜在移栽后63 d施用,以施45%复合肥(N15∶P15∶K15)112.5 kg/hm2为宜,容易形成大穗,可为夺高产打下基础[4]。

7.4 严格控制播期

播期应选择在5月20日左右,使结实期规避8月上中旬的高温[5],以确保结实率达85%以上。

7.5 湿润管理

该品种库容量大,二次灌浆现象明显,后期切忌断水过早,宜采用湿润管理方式,以减少空秕率,提高千粒重,为高产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熊 渠,王文丰,李爱武,等.籼粳杂交稻新组合甬优4949在湖北孝感种植表现及栽培技术[J].杂交水稻,2016,31(5):41-43.

[2] 杨文治,施昌华,李方华,等.宜昌市水稻籼改粳新品种试验研究[J].农业科技通讯,2016(1):70-72.

[3] 王国兴.水稻新品种先优95试种表现及栽培技术要点[J].福建稻麦科技,2010,28(2):42-43.

[4] 占水才,郑根深,周昌南,等.籼梗杂交稻甬优9号高产精确定量栽培技术[J].中国稻米,2010,16(4):53-54.

[5] 刘时椿.优质稻不同播种期对产量和主要性状的影响[J].耕作与栽培,2016(3):48-49,51.endprint

猜你喜欢

种植表现特征特性
玉米杂交种金富36的选育经过及栽培技术
甘薯新品种徐紫薯1号的特征特性及主要栽培技术
丰农啤1号大麦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超级稻早稻中早39在桃源县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深两优0858水稻在玉林市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