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责任包干制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评估

2017-12-19卢艳红牛红丽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65期
关键词:包干制护患纠纷

卢艳红,牛红丽

(1.吉林省辽源市东丰县医院,吉林 辽源 136300;2.吉林省辽源市东丰县医院护理部,吉林 辽源 136300)

责任包干制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评估

卢艳红1,牛红丽2

(1.吉林省辽源市东丰县医院,吉林 辽源 136300;2.吉林省辽源市东丰县医院护理部,吉林 辽源 136300)

目的分析责任包干制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未实施责任包干制的护理管理队伍与实施了责任包干制的同一支护理队伍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未实施前用常规的护理管理模式对患者进行护理,实施后用责任包干制护理管理模式进行护理,两种护理模式护理患者数量各为300人,分析两种不同的护理责任制下发生护患纠纷事件的概率,患者对此次护理模式的满意度以及护理人员对此次护理过程的满意度。结果 实施了包干责任制护理管理后发生护患纠纷的概率远低于未实施前,且护理人员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都要高于未实施前,差异显著(P<0.05)。结论 责任包干制能够极大的提高护理人员对患者的责任心,提升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让患者能够享受到更优质的护理服务,从而使护患之间的纠纷事件发生概率大大降低,有较大的临床使用价值。

责任包干制;护理管理;应用价值;护理效果

护理是医院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护理质量的高低也直接影响着患者恢复效果的好坏,所以医院也就对自身的护理工作给予了较多的重视。不同的护理管理模式,其最终的护理效果是大不相同的,本人就职的医院在长期的护理管理模式探索中发现,责任包干制是一种护理效果较好的护理管理模式[1]。故本文对我院的责任包干制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评估,现总结研究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中的5 0例女性护理人员,年龄20~42岁,平均年龄(34.12±2.79)岁,队伍构成:10名主管护师,20名护师,20名护士。学历情况:中专:18名,专科12名,本科20名。

1.2 护理方法

未实施责任包干制护理管理模式时采用常规的管理模式进行管理。实施后责任包干制的实施方法如下:首先在医院护理人员中挑选一部分护理工作人员成立责任包干制小组,入选标准:有较强的对工作的责任感,医学护理专业知识扎实,且能够亲切的与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2]。成立相应的工作小组后,选择业务能力较强,经验较丰富的护理人员作为小组组长,负责本小组的责任分配和落实情况。具体的责任实施过程如下:(1)小组责任制:按照人数将护理人员分为不同的工作小组,每个小组以四到五名成员为宜,其中包括一名小组长。小组长根据自身科室的病房和床位分布情况,让所有成员都参与到对病人的具体管理中,每一位护士每天具体负责的患者不一定是完全相同的,且分组管理能够让每一位护理人员都享受到相同的休息时间,而不会占用护士的其他时间[3]。(2)情况汇报制:组长要对小组成员的护理工作情况进行及时的监督和记录,对于出现差错的地方,要及时的指出帮助护理人员改正,对于保质保量完成护理任务的护理人员要给予积极的肯定和鼓励,以提升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1.3 护理观察指标

1.3.1 护患纠纷率

记录责任包干制实施前后出现的护患纠纷事件,并计算纠纷率。

1.3.2 患者、护理人员满意度

对责任包干制护理管理模式实施前后患者以及护理人员的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包括很满意、满意、不满意三个维度,并计算护理满意度,护理满意度=很满意度+满意度[4]。

1.4 统计学方法

利用Epidata3.0软件录入所有的数据,采用SPSS 20.0的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的观察指标进行统计,计数资料(护患纠纷率、患者、护理人员满意度),采用平均数n,%表示,x2检验,两组间的数据具有明显的差异,即(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实施责任包干制前后的护患纠纷率比较

未实施责任包干制之前,出现护患纠纷事件8例,护患纠纷率为2.7%,实施责任包干制之后,护患纠纷事件发生了1例,护患纠纷率为0.3%,(x2为5.5274,P为0.0187)差异显著(P<0.05)。

2.2 责任包干制实施前后患者、护理人员满意度比较

实施了责任包干制后,患者及护理人员的满意度都有了明显的提高,且与实施前相比差异显著(P<0.05),详情见表1。

表1 责任包干制实施前后患者、护理人员满意度比较 [n(%)]

3 讨 论

推动护理管理模式的创新发展是提高医院护理水平和护理质量的关键。本院在实施责任包干制护理管理模式的过程中,发现这种护理模式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1)充分发挥了团队的作用:责任包干制通过小组分组管理的模式,只有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合作,相互协调,才能够共同推动护理工作的完成,这就使得护理人员的集体团队意识大大提高,从而更加加强了护理人员对患者的责任心[5]。所以他们能够在交接工作的时候,能够更加用心,切实的为每一位患者着想。(2)可极大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从上述的研究数据表中我们可以得知,实施了责任包干制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较未实施前有了极大的提高,这就说明医院在使用了责任包干制护理管理模式后,护理人员的工作职责更加明确了,知道应该怎么做能够切实的帮助患者解决治疗问题,从而大大降低了患者出现不良事件的概率。(3)推动护患关系的和谐:表1中我们可以看到,实施了责任包干制后,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7.7%,护理人员的满意度为96.7%,患者以及护理人员的满意度都在实施了责任包干制后有了提升,差异显著(P<0.05)。说明护患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了,同时经过计算得知实施后护患纠纷率仅为0.3%,差异显著(P<0.05)。说明大部分患者在治疗的时候都没有出现纠纷事故,责任包干制的实施使得护患关系越来越亲密,患者能够对护理人员给予足够的信任,从而使其能够拥有更加优质的护理体验。(4)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责任包干制模式倡导护理人员在相应的工作时间内高质量的完成护理任务,因此不会占用护理人员的私人时间,这就让护理人员能够在工作时间内以最大的工作热情去工作。同时合理的奖惩制度还能够对他们形成刺激,这些对于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来说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综上所述:在护理管理过程中引入责任包干制,可极大的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水平,推动护患关系的和谐,同时还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以及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是一种参考价值很高的护理管理模式。

[1]屠 燕,房 洁,孟江南,等.心内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实践体会[J].护理学报,2011,18(7):47-49.

[2]宋晓萍,姜丽萍,盛芝仁,等.分层责任包干制在优质服务示范病房中使用的有效性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3,(24):2219-2223.

[3]江春香,林晓霞.病房实行责任包干制护理模式的效果观察[J].护理学报,2011,18(3):42-44.

[4]吴利平,屈 虹,郑显兰,等.“责任包干制”在儿科临床护理技能培训中的应用[J].激光杂志,2014,(6):98-100.

[5]辛易勋,罗爱林,罗祺霞,等.责任包干制在心衰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体会[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下半月),2016,(1):90-92.

R471

B

ISSN.2095-8242.2017.065.12850.02

本文编辑:王雨辰

猜你喜欢

包干制护患纠纷
高校科研经费“包干制”改革研究
基于会计视角探讨科研经费“包干制”
用“情”化解离婚纠纷
纠纷
护患情境会话
护患情境会话
护患情境会话
护患情境会话
一起离奇的宅基地纠纷
从一件农资纠纷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