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辅助低位硬膜外麻醉在骨科下肢手术的临床效果

2017-12-19阮军峰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65期
关键词:咪定硬膜外骨科

阮军峰

(如皋市中医医院麻醉科,江苏 南通 226500)

探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辅助低位硬膜外麻醉在骨科下肢手术的临床效果

阮军峰

(如皋市中医医院麻醉科,江苏 南通 226500)

目的分析探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辅助低位硬膜外麻醉在骨科下肢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本院2015年5月~2017年5月间收治的患者中选择52例纳入此次研究,均实施低位硬膜外麻醉,依据右美托嘧定使用剂量的不同分为A组及B组,各26例。A组右美托嘧定用药量为0.6 μg/kg,B组用药量为0.8 μg/kg。结果 对比Ramsay镇静评分,两组未见明显差异,但对比不良反应发生几率则提示A组更佳(P<0.05)。结论:在骨科下肢手术低位硬膜外麻醉中使用0.6μg/kg的右美托咪定效果最佳,镇静效果良好,且不良反应发生几率较低,故值得推广。

右美托咪定;低位硬膜外麻醉;骨科;下肢手术;临床效果

硬膜外麻醉是临床较为常用的麻醉方法,其与全身麻醉相比较费用更低,同时也避免了气管插管,降低了诸如术后恶心等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但因接受该种麻醉病患在手术过程中处于清醒状态,因此患者可能会出现种种不良情绪,不利于手术安全,因此在术中常需要辅助使用镇静药物,右美托咪定是较为常用的镇静药物[1-2]。为探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辅助低位硬膜外麻醉在骨科下肢手术的临床效果,现将结果作如下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本院2015年5月~2017年5月间收治的患者中选择52例纳入此次研究,均实施低位硬膜外麻醉,依据右美托嘧定使用剂量的不同分为A组及B组,各26例。A组:男性15例,女性11例。患者年龄:32~67岁,平均年龄为(50.4±3.2)岁。B组:男性14例,女性12例。患者年龄:31~68岁,平均年龄为(50.5±3.1)岁。对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进行比较,结果提示差异不明显(P>0.05),组间存在良好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取同样的麻醉方法,进入手术室后则要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监测,为患者建立静脉通道,协助患者调整手术体位,在L2~3位置做硬膜外穿刺,之后置入硬膜外导管3 cm,调整手术体位为平卧位。无异常则可经硬膜外导管给予2%的利多卡因5毫升,观察5分钟无局麻药中毒反应再次给予0.75%的罗哌卡因15毫升。15 min测定感觉阻滞平面上界为T8,A组在手术开始时为患者使用右美托咪定,用药量为0.6 μg/kg,B组右美托咪定,用药量为0.8 μg/kg。

1.3 Ramsay镇静评分标准[3]

总分为6分,1~2分为镇静不足,5~6分为镇静过度,3~4分为镇静效果良好。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t检验,P<0.05证明差异显著。

2 结 果

观察组中仅有1例需阿托品升血压,不良反应发生几率为3.8%。对照组4例需阿托品升血压,2例需多巴胺升血压,发生率为23.1%。两组均未见呼吸抑制。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对比两组不同时刻镇静评分则提示未见显著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不同时刻Ramsay镇静评分的对比分析(±s)

表1 不同时刻Ramsay镇静评分的对比分析(±s)

组别 n 开始时 10 min 30 min 60 min 120 min A组 26 2.0±0.4 3.3±0.5 3.7±1.2 3.2±1.4 3.1±1.3 B组 26 2.1±0.2 3.4±0.4 4.1±1.7 3.9±1.8 3.7±1.5 t 1.140 0.796 0.980 1.565 1.541 P>0.05 >0.05 >0.05 >0.05 >0.05

3 讨 论

麻醉是确保手术顺利进行的基础,合理有效的麻醉方法有利于维持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稳定,减轻手术对患者造成的不良应激反应,骨科下肢手术临床多采取硬膜外麻醉,该种麻醉方法的主要优点在于避免了对患者实施气管操作、减少了激发肺栓塞、术后恶心等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同时该种麻醉方法的费用也相对较低。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实施该种麻醉方法,患者在术后会处于清醒状态,其极易出现紧张、焦虑情绪,从而导致交感神经兴奋,引发血压应激性升高、心率加快。不利于维持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因此术中实施有效镇静十分重要。右美托咪定是用于硬膜外麻醉的常用镇静药物,推荐使用剂量为0.2~0.8 μg/kg,心动过缓与低血压是其较为常见的不良反应,患者一般可耐受,但也可实施阿托品或多巴胺进行纠正。但在骨科下肢手术中右美托咪定使用的具体剂量尚无统一定论,故此次研究中对两组患者分别使用了0.6 μg/kg及0.8 μg/kg,Ramsay镇静评分研究结果显示组间比较差异不明显。对比不良反应发生几率则提示A组更低。

综上所述,在骨科下肢手术低位硬膜外麻醉中使用0.6 μg/kg的右美托咪定效果最为理想,其在达到良好镇静效果的同时,也可有效降低种种不良反应发生几率,临床应用效果良好,故值得加以推广。

[1]仲 勇,袁 岚,周 嘉.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辅助低位硬膜外麻醉在骨科下肢手术的临床效果[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6,15(24):2423-2425.

[2]乔孝武,翟易朦,董铁立.右美托咪定在骨科下肢手术中的应用观察[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4,20(5):73-74.

[3]陈 愉,万锐杰,郭 波,等.右美托咪定对骨科下肢手术患者止血带诱发炎症的影响及机制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13(15):2144-2145.

R614

B

ISSN.2095-8242.2017.065.12815.02

本文编辑:吴玲丽

猜你喜欢

咪定硬膜外骨科
Perceptions of the osteopathic profession in New York City’s Chinese Communities
威高骨科 人本科技
骨科临床教学中加强能力培养的探讨
右美托咪定的临床研究进展
POSSUM系统在骨科中的应用进展
喷他佐辛在剖宫产术后静脉镇痛与硬膜外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胸部硬膜外麻醉镇痛对冠状动脉疾病的控制价值
右美托咪定在颅内肿瘤手术中的临床应用观察
右美托咪定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应用研究
右美托咪定联合咪唑安定镇静在第三磨牙拔除术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