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扩张型心肌病心律失常临床治疗探析

2017-12-19闫秀丽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65期
关键词:阿替心肌病洛尔

闫秀丽

(内蒙古赤峰学院附属医院功检科,内蒙古 赤峰 024000)

扩张型心肌病心律失常临床治疗探析

闫秀丽

(内蒙古赤峰学院附属医院功检科,内蒙古 赤峰 024000)

目的观察扩张型心肌病心律失常采用中西医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次选取2016年4月12日~2017年3月12日本院收治的扩张型心肌病心律失常患者30例;将其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15例(稳心颗粒和阿替洛尔治疗)、对照组---15例(阿替洛尔治疗);并对2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动态心电图指标进行观察和评价。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动态心电图指标(房性早搏1525.10±256.10次/24 h、室性早搏356.21±56.10次/24 h、交界线性早搏1645.20±201.21次/24 h、ST段下移0.52±0.12mV)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P<0.05)。结论 中西医联合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律失常效果显著,不仅可以控制患者的病情,并且还能减少不良反应,值得应用和推广。

扩张型心肌病;心律失常;稳心颗粒;阿替洛尔

扩张型心肌病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患者可出现心律失常等临床表现,高发人群为中老年患者;若未能及时进行治疗,可对其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1];我院为了观察扩张型心肌病心律失常采用中西医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将收治的患者分为两组进行研究,具体见文章描述。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选取2016年4月12日~2017年3月12日本院收治的扩张型心肌病心律失常患者30例将其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15例(稳心颗粒和阿替洛尔治疗)、对照组15例(阿替洛尔治疗)。

观察组:男性患者:女性患者=7:8;年龄为51~72(58.12±5.21)岁。

对照组:男性患者:女性患者=8:7;年龄为50~73(58.13±5.20)岁。

两组患者分别在基础资料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利尿剂、强心剂以及血管扩张剂治疗。对照组方法:给予阿替洛尔治疗,剂量为20mg/次,一天一次,疗程为15天。观察组方法:给予稳心颗粒和阿替洛尔治疗,稳心颗粒剂量为10 g,一天三次,疗程为60天;阿替洛尔同对照组一样。

1.3 观察指标[2]

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动态心电图指标进行观察和评价。

临床总有效率:显效--经治疗后患者的心动过速消失,心脏功能改善2级以上,并且室性早搏现象消失;有效--患者经治疗后心动过速、室性早搏现象逐渐减少;无效--治疗后心动过速、室性早搏现象无明显改善,并出现加重现象;(显效+有效)×单组例数×100%=总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本文数据采用SPSS 19.0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计数资料(%)表示,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t检验;当P小于0.05,则说明两组对比的数据有明显差异,统计学具有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具体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n,%)

2.2 两组患者的动态心电图指标

观察组患者的动态心电图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具体见表2。

3 讨 论

扩张型心肌病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患者可出现心律失常等临床表现;而造成心律失常的主要因素有两方面:①折返激动、②传导障碍;会导致冲动传导出现异常以及自律性增高,而自律性增高会和触发活动形成冲动异常;主要是激动因子在正常传导过程中未能回到原途径,则出现重复性作用,从而引起局部传导障碍,造成折返激动,并进一步恶化为心律失常;其致病主要因素目前不明,但是会引发机体内的代谢失衡、病原体感染以及自身免疫系统异常,并且还会造成心力衰竭以及肺部感染现象,从而严重危及其生命安全[3]。

临床上一般采用西医治疗,比如阿替洛尔,它是一种心脏选择性β受体阻断剂,其作用比较强,可以对β1肾上腺素起到较强的抑制作用,曾有研究表明:阿替洛尔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耗氧指数;但是对支气管平滑肌的抑制作用比较弱,不会对心肌收缩力进行抑制,由此说明此类药物比较适合高血压合并心律失常患者;患者服此药物后会出现不同程度头晕、四肢乏力以及皮肤过敏等不良反应,同时对心脏的传导功能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为此孕妇和儿童应慎用;同时也可以采用中药治疗,即稳心颗粒,此药物主要成分为三七、党参、甘松以及琥珀等;而三七具有增加动脉血流量作用;党参具有安神、提神功效;甘松具有理气止痛作用,琥珀具有利尿作用;诸多药物联合应用可以起到养阴、益气、活血作用,同时还能聚集血小板,促使心肌收缩,从而缓解临床症状[4]。

总而言之,中西医联合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律失常效果显著,不仅可以控制患者的病情,并且还能减少不良反应,值得应用和推广。

表2 比较两组患者的动态心电图指标(±s)

表2 比较两组患者的动态心电图指标(±s)

组别 房性早搏(次/24 h) 室性早搏(次/24 h) 交界线性早搏(次/24 h) ST段下移(mV)治疗前 观察组 3072.21±423.10 743.15±152.21 3712.25±456.23 1.10±0.41治疗后 1525.10±256.10 356.21±56.10 1645.20±201.21 0.52±0.12治疗前 对照组 3071.25±422.05 742.15±150.10 3715.26±457.26 1.12±0.42治疗后 2054.10±305.15 531.02±89.36 2052.32±321.02 0.68±0.56 P值 <0.05 <0.05 <0.05 <0.05

[1]孙立华,孙伟华,姚永新.中西医结合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并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6,22(1):40-42.

[2]王小斌,夏振伟,张 芳,等.扩张性心肌病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3):187-188.

[3]祖 敏.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律失常的观察与护理[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1):245-246.

[4]于 霞.卡维地洛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并发心律失常60例的疗效评价[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94):166-166.

R542.2

B

ISSN.2095-8242.2017.065.12730.02

本文编辑:王雨辰

猜你喜欢

阿替心肌病洛尔
伴有心肌MRI延迟强化的应激性心肌病1例
复方盐酸阿替卡因用于中小学生牙髓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普萘洛尔与甲巯咪唑对甲亢进症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冠心病
复方阿替卡因在牙体牙髓患者无痛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补硒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效果研究
普萘洛尔治疗桥本病伴发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临床效果
丙种球蛋白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疗效观察
阿替卡因肾上腺素注射液与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在拔牙中镇痛效果比较
扩心宁煎剂联合西药治疗扩张型心肌病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