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对慢性乙肝患者疗效的影响

2017-12-19汤可玲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65期
关键词:乙肝患者乙肝肝功能

汤可玲

(江苏省邳州市中医院肝病科,江苏 徐州 221300)

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对慢性乙肝患者疗效的影响

汤可玲

(江苏省邳州市中医院肝病科,江苏 徐州 221300)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对慢性乙肝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60例慢性乙肝患者进行研究,按照就医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各项肝功能指标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病情、降低死亡率、减少痛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慢性乙肝

乙肝患者是指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持续六个月以上且很少有肝病相关体征、症状,肝功能基本正常的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据有关数据显示,我国有十分之一的人携带乙肝病毒,若乙肝携带者体内的乙肝病毒不断复制,就会导致患者的肝脏组织逐渐受损,病情逐渐就会发展成为肝炎、肝硬化、肝癌,造成患者死亡[1]。乙肝患者经常感到体力不支、浑身没劲、极易疲劳、消化不好、肝区疼痛等,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正常生活[2]。乙肝具有高病发率、高死亡率等特点,给患者及家人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和烦恼,正确的地治疗方法和有效的护理措施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减轻病情、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2015年6月~2016年12月在我院进行就诊的60例慢性乙肝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就医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患者中,16例为男性,14例为女性,年龄28~7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4.5±2.08)岁,其中大学学历8例,高中学历10例,初中及以下学历12例,已婚患者17例,未婚患者13例,有孩子患者14例,无孩子患者16例;30例观察组患者中,17例为男性,13例为女性,年龄在30~7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3.5±2.34)岁,其中大学学历7例,高中学历11例,初中及以下学历12例,已婚患者18例,未婚患者12例,有孩子患者15例,无孩子患者15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家庭情况等一般临床资料方面无较大差异,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60例患者均符合乙肝患者诊断标准,且均自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给予心理护理、环境护理、健康教育、用药护理、养生方法等中西医相结合的护理干预措施。

1.2.1 心理护理

由于乙肝疾病的高病发率、高死亡率,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担忧、恐惧以及绝望感,从而会对患者病情造成不利的影响,心理上的压力会使病情加重。因此,护理人员应做好患者的心理工作,对患者进行耐心的安慰劝导,使其树立信心,用积极向上的心态与病魔进行斗争。护理人员可以向患者详细的介绍关于乙肝的常识,使其明白自己的身体状况,积极地进行治疗,此外,护理人员可以对患者进行鼓励,多讲述之前的成功案例,使患者增加信心,积极的配合治疗。家人的陪伴和鼓励对患者来讲非常重要,护理人员要与患者家属沟通配合,给予患者足够的关心和陪伴,多鼓励患者,同时患者家属本身要为其做榜样,有一个积极乐观的心态,时常鼓励患者。

1.2.2 环境护理

一个舒适温馨的环境可以缓解患者心理压力,转移其注意力。护理人员应该为患者营造一个舒适温馨的环境,使其感到身心愉悦,减少紧张恐惧感;护理人员可以通过家属了解患者爱好,如在窗台上摆放盆栽、墙上张贴家属照片、多看开心积极向上的节目、适当的播放安静舒缓的音乐、聊患者喜欢的话题、身边多放几本励志的书等,尽可能的使患者感受到家的温暖,减少患者独处的时间,以防其胡思乱想,形成消极的情绪,一个有生机感的坏境会降低患者焦虑感。

1.2.3 健康教育

加大力度向患者宣传健康的重要性,使患者对健康问题具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护理人员要结合患者及家属不同的生活方式、家庭背景、文化程度采用最通俗易懂方式向患者讲述关于乙肝疾病的基本常识,及治疗方法、目的、注意事项。

1.2.4 用药护理

用药时要严格遵循医嘱,按照护理人员的指导,严格禁止病急乱投医的心理和行为,用错了药有可能会加剧病情的发展,用药时要看清楚用药的量为多少、用药次数等应注意事项,其中可以有效治疗慢性乙肝患者的药有干扰素,可以抑制病情的发展,但是用药时要严格按照医生指导。

1.2.5 养生方法

护理人员要指导患者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养生。饮食方面:要制定一个合理科学的饮食计划,严禁患者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严禁抽烟喝酒,患者要少食用快餐、方便面、高脂肪的食物;饮食要以清淡为主,多吃蔬菜,如黄瓜、西红柿、芹菜、菠菜等,多吃水果,如苹果、香蕉、橘子、葡萄、桃子等;患者自身各项身体机能较弱,需要补充充足的蛋白质,可以多食用高蛋白食物,如鸡蛋、瘦肉、鱼肉、豆类等。作息方面:护理人员要严格指导患者养成一个良好的作息习惯,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不熬夜,保证肝脏进行代谢,早上起床可以进行适当的运动,练瑜伽、慢跑、散步、做瑜伽等,以此提高患者自身免疫力,促进患者病情的康复。

1.3 观察指标

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HBV-DNA转阴、总胆红素)

1.4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均采用软件SPSS 19.0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卡方检验计数资料,计量资料采用±s进行表示,n表示例数,若P<0.05,则表示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HBV-DNA转阴、总胆红素,观察组各项肝功能指标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各项肝功能指标对比

3 讨 论

目前,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生活节奏也不断加快,人们对于饮食、作息、生活习惯都有所忽视,造成各种疾病的发生,其中由乙型肝炎病毒所引起的乙肝正威胁着人类的健康[3]。乙肝可使患者感到疲劳、浑身没劲、食欲减退、肝区疼痛等[4]。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正常生活,且乙肝是一种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类疾病,在临床上非常常见,若没有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和护理干预,会对患者的生命造成威胁[5]。因此,本文随机选择在我院就诊的60例慢性乙肝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得出相关结论,从以上结论中可以得出,观察组的谷丙转氨酶、HBVDNA转阴、总胆红素分别达到93.33%、80.00%、86.67%,而对照组分别为83.33%、66.67%、70.00%,观察组肝功能各项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正确的治疗措施和有效的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病情、降低患者死亡率、减少患者及家人的痛苦、改善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的护理干预措施在治疗乙肝患者的过程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陈 曦,窦茂梅.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对慢性乙肝患者疗效的影响[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19):195-197.

[2]李宁雁.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对慢性乙肝患者疗效的影响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5(2):88-89.

[3]夏红梅,王 嫚,胡东辉.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对肝硬化腹水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30):3405-3407.

[4]李 瑛.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35(3):60-63.

[5]亓 琳.中西医结合护理对慢性乙肝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J].内蒙古中医药,2016,35(13):166.

R473.5

B

ISSN.2095-8242.2017.065.12798.02

本文编辑:吴玲丽

猜你喜欢

乙肝患者乙肝肝功能
肝功能报告单解读
辛永宁:慢性乙肝患者随访复查的那些事儿
乙肝患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获益
叶卫江:为什么用“乙肝携带状态”替代“乙肝携带者”?
不再为乙肝“愁断肠”
76例妊娠合并乙肝的护理分析
慢性乙肝患者HBV-DNA、HBeAg及肝功能的关系分析
乙肝患者HBV载量与IgA,IgG,IgM及C3,C4相关性研究
注射用头孢呋辛钠静脉滴注致肝功能损害1例
拉米夫定在乳腺癌化疗期间对肝功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