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循证护理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人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17-12-19钱海波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65期
关键词:肌电图循证护理人员

钱海波

(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内蒙古 呼伦贝尔 021008)

循证护理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人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钱海波

(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内蒙古 呼伦贝尔 021008)

目的观察分析循证护理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9月~2016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对两组患者经不同护理模式后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研究组患者护理的总有效率(97.78%)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7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循证护理应用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中,能够有效促进患者康复,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循证护理;应用效果

循证护理是以确凿的、有价值的科学研究结果为前提,提出问题,探寻并使用实证对患者实施个性化优质护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属于最常见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之一,发生率在60%以上[1]。其临床表现具有多样性,对患者的自主神经、运动神经及感觉神经造成严重影响。目前,临床治疗中尚无特异性治疗方式。近年来,我院对收治的DPN患者在治疗的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并取得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的90例DPN患者均在我院于2015年9月~2016年8月期间接受治疗,所有入选患者均符合国际通用的DPN诊断标准。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5例)。其中研究组男20例,女25例,年龄50~75(64.2±7.9)岁,病程6~14(8.1±1.3)年;对照组男21例,女24例,年龄51~74(62.7±8.2)岁,病程5~13(7.8±0.9)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经肌电图检查显示神经传导异常;②肢体有不同程度刺痛感、麻木等症状;③经诊断确诊为患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症;④患者知情且同意参与本研究。

排除标准:①器官或组织系统发生病变者;②大脑机能紊乱者;③治疗依从性较差者。

1.3 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即护理人员对患者行一般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具体的护理措施:护理人员根据患者实际情况,提出循证问题,依据相关资料和护理人员临床经验,制定相应护理方案,实施个性化护理。循证护理具体步骤如下。

①心理护理。因DPN需长期接受治疗,难以掌握其病情变化,治疗过程中,患者易产生负面情绪,影响其治疗效果。对此,护理人员应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了解患者心理变化及产生的原因给予患者心理支持,以增加患者的对医护人员的信任,促进患者保持乐观心态积极配合临床治疗。

②健康教育。临床治疗中,因大部分DPN患者对该病缺乏了解,导致患者自我预防能力降低。因此,护理人员应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宣讲,可采取一对一、健康宣传栏张贴、分发宣传手册等方法,通过通俗化的言语解答患者的疑虑,使患者了解该疾病,从而提高患者自我预防能力[2]。

③血糖监测。护理人员应每天定时对患者血糖量进行监测,并如实详细记录。若发现患者血糖量偏高,应指导患者连续服用降血糖药物。并为患者制定科学合理的饮食方案,对其摄糖量进行严格把关,有利于将患者血糖控制在标准范围内。

④足部护理。因足部汇聚身体众多神经,对患者加强足部护理有利于减缓肌电图神经传导阻滞现象。对此,护理人员应叮嘱患者每日使用温水洗脚,并注意查看患者脚部皮肤的感觉、颜色等。为减少脚部神经压力,应叮嘱患者日常穿着宽松、柔软的鞋子。

1.4 疗效评定

①显效: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经肌电图检查神经传导恢复至正常;②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经肌电图检查神经传导速度<5 m/s;③无效:患者临床症着无明显改善或更严重,肌电图检查传导神经异常。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0.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描述,并采用x2检验。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经不同护理干预后,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97.78%)显著优于对照组(71.11%)。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n(%)]

3 讨 论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发病率逐年呈现上升趋势,周围神经病变发病率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其发病率占50%以上,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健康。有研究表明,采用有效的护理方法有利于减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对患者的不利影响。因此在有效治疗该病的基础上,对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至关重要。

循证护理是以科学的研究成果为依据并结合患者自身情况实施的一种护理模式,通过实施该护理模式有利于促进糖尿病周围社经病变病情的改善。故近年来该护理模式在临床治疗中不断得到广泛应用。通过循证护理,护理人员针对每一位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个人化的护理方案,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使患者更积极配合治疗,从而有利于提高患者临床疗效[3]。本研究显示,应用循证护理的研究组患者护理的总有效率(97.78%)显著优于给予常规护理的对照组(7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实施循证护理临床效果显著,有利于促进患者康复,可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1]杨美丽.循证护理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的应用观察[J].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2017,2(7):42-45.

[2]徐晓春.循证护理应用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有效性观察[J].糖尿病新世界,2015,5(74):214.

[3]张 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中医护理干预[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9(23):216-217.

R473.5

B

ISSN.2095-8242.2017.065.12781.02

本文编辑:吴玲丽

猜你喜欢

肌电图循证护理人员
《循证护理》稿约
循证护理在新生儿静脉采血中的应用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肌电图在司法鉴定中的应用(续)
肌电图在司法鉴定中的应用(续)
护理人员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作用观察
肌电图在司法鉴定中的应用(续)
肌电图在司法鉴定中的应用(续)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
平衡计分卡在手术室护理人员绩效考核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