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2017-12-16马占林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7年14期
关键词:优势互补更新观念培养习惯

马占林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对数学教学提出来更高更具体的要求,传统的教学模式很难达到教学改革的目标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唯有更新教育观念让传统教学模式与信息技术优势互补构建高效课堂,才能顺应时代潮流,培养合格的初中数学人才。

【关键词】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更新观念;信息技术;创设情境;优势互补;培养习惯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4-0158-01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为了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数学课堂教学必须要构建“高效课堂”,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顺应社会发展的潮流,与时俱进不被时代抛弃。我认为构建“高效课堂”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改变教师教育观念,让学生全面参与教与学的过程

新课程背景下,老师的角色变了,教与学的方式变了,我们对高效课堂关注的重点也要改变。新课程要求学生全员、全程和全身心地参与教与学活动,学生的情绪状态要关注,老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学生要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学习之中,并能自我调节和控制学习情绪,对学习能保持较长的注意,要具有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教师要激发学生的深层思考和情感投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独立思考,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阐明表达自己的观点,遇到困难能与其他同学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另外,课堂上要善于换位思考、转变老师与学生的角色,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创设富有兴趣的故事来创设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情趣,点燃探索的欲望,自然而然就会促使学生带着问题乐意、自觉地参与学习过程,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变辅教为辅学

信息技术是学生更有效地获取知识、发展智能的一种工具。强调信息技术要服务于数学学习,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工具。不要为技术而技术,要以服务学生的学习为中心,变辅教为辅学。我们经常看到有的教师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去做一个课件,一节课热闹下来,学生什么收获都没有教师的教学活动应以建构一个学生乐学的情境为原则,因而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资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获取知识、发展智能。在所开展的高效课堂研究中,我们反对一节课一个课件演示到底、搞黑板搬家式的课堂教学。只考虑教师的方便,什么课都搞成电脑演示,那么将会适得其反。使用信息技术的出发点是利用好信息技术的优势,促进学生思维,利于学生学习数学知识。

四、充分发挥传统教学优势

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信息技术要与传统教学优势互补。用句通俗的话来说:“麦当劳来了,大米饭还要吃”一讲到高效课堂,我们老师就以为每节课都要用电脑来教和学,其实高效课堂不应理解为全堂上机或多媒体演示,不应忽视书面表达和口头交流,不应忽视阅读、计算和证明。同时,学生的活动不应是自由活动。一句话能说明白的,一个教具能演示清楚的不一定非通过计算机。要讲究实效。高效课堂,并不是另起炉灶,而是把各方面的优势有机地结合起来。因此在我们开展高效课堂研究中,在学期初就对教学内容进行筛选,对一些用传统方式来教,效果一样或更好的,我们一定用传统方式来教。例如有理数的运算、方程和方程组的求解等,用传统教学一样奏效;但方程与函数的关系以及许多幾何问题等,则采用多媒体技术来教,直观、形象,能展现数形结合的数学方法,其效果与传统教学很相比难同日而语。

五、应不过多加重教师的负担为原则

高效课堂能否成功,关键是看教师在教学中能否自觉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为教学服务。不可否认,创设情境、运用信息技术加重了教师的许多负担,但如果付出与收获的比值不能在一个合理的水平上,那么就会严重挫伤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和创设情境的积极性,使得高效课堂成为一句空话,这就是有些地方高效课堂热闹了一阵之后又沉寂下来的主要原因之一。我们在开展高效课堂时,充分意识到这一点。我们的主要策略是:充分利用几何画板和“Z+Z”智能教学平台等数学教学软件的技术和资源优势,尽量即插即用、即时互动,尽量不做大型的、整节课播放的课件;充分利用丰富多彩的网络资源,拿来修改、整理;科组资源做到共享,各教师所用过的、整理过的教学资源都存放在校园网上,供大家选用;这样,我们的构建高效课堂的进程比较顺利,大部分教师尝到了信息技术带来的甜头,积极投人到高效课堂的实践工作中。

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

在数学知识的学习中,教师要改变以例题、讲解、示范为主的教学方式,以开放、宽容的态度,以期待、信任的眼光引导学生投入充满着探索性和挑战性的学习活动中去,让学生自主探究是高效课堂的重要保证。

七、精心设计课堂练习,强化教学效果

练习是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巩固形成熟练的技能和技巧,而且对学生智力发展和能力提高起着重要作用。教师需要做的是精心设计作业、创新作业批改方式、减少学生重复、机械、无效的作业。教师精心地设计具有针对性、层次性、选择性、实践性和开放性作业,创新作业批改形式,发挥作业批改中学生的主体参与作用,师生心灵交流的激励性作用,作业及时评价,促进学生不断改进和发展的作用。我在实践中采用的主要措施是加强教师作业布置和批改情况的检查和讲评,组织作业设计研讨,开展优秀班级作业展评、学生家长评教等措施,推进作业设计的优化,使教师形成自主设计高质量作业并及时批改评价的良好习惯。

总之,在高效课堂里,只有智慧与智慧的碰撞,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心灵与心灵的交融;在这里,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每一个人都能拥有自己的尊严,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自己生命的成长,物尽其用人尽其才。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只有在改革中受益,探索中进步,才能使构建高效课堂步入轨道,越走越远。

参考文献

[1]施福涛.数学教学情境创设的策略[J].教学与管理,2003(8).

[2]张丽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艺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endprint

猜你喜欢

优势互补更新观念培养习惯
大学课堂对慕课的利用:关于SPOC的探讨
关于初中语文教学与创新教育的实施策略
浅议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作文习惯
网络互动课堂与传统课堂优势互补策略研究
媒体融合背景下体育报道的制胜之道
师德建设之我见
指导一年级学生写好字的策略与方法
阅读教学中自主学习方法探究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如何培养高年级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