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老子的“无为”思想对党员干部工作作风建设的启示

2017-12-16刘瑶

魅力中国 2017年48期
关键词:无为启示党员干部

刘瑶

摘要:工作作风在党员干部作风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加强党员干部工作作风的建设对于党和国家来说尤为重要。老子的“无为”思想构建了治国齐家,为学从政,待人修身无比丰富的哲理体系,对于今天的党员干部来说有着深刻的启示。党员干部在工作作风当中应当学习老子“无为”的智慧,遵循规律的“为”,适度的“为”,不为己私的“为”。

关键词:老子的无为思想;党员干部;工作作风建设;启示

一、党员干部工作作风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们的党员干部在工作作风方面表现出很多不足。

(一)不顺应自然而为

“自然”在这里取事物的本来面目的含义,顺应自然的“为”就应当遵从实际,实事求是。

如今,部分党员干部不能遵从实际,而追求形式主义。例如平日里会议多如牛毛,说的大多也都是客话套话,而在实际工作中去落实的时候都是蜻蜓点水,点到为止。有的党员干部在调研时,借调研之名,趁机游山玩水,走一遍形式,忽略调研的真实意义与目的。或者某些党员干部作为下属在向上级汇报工作时,经常出现假数字,假情况,不讲真话,或者为了逃避责任和追求政绩只说好的不说坏的。想问题、办事情只限于事情表面,不能深入事物内部,不能深入实际,真正为人民办事。

(二)不适度而“为”

某些党员干部在工作当中上没有把握好“度”,以致于在工作中出现了两种极端的作风。

一是无所作为。现在经常可以看到一些有关党员干部无所事事、不作为的报道。如对待工作中问题,捡轻避重,能不做就不做。对待工作中突出问题,不愿动脑筋,找问题,想方法,而是用各种方法投机取巧。思想懈怠,行为散漫,能力不足,效率低下,贪图安逸,无所作为。

二是胆大妄为。有的党员干部因为了满足个人私欲,对待党章党规,国家法律法规故意忽视,任性妄为做出各種贪污腐败之事,带坏党内风气,污染党内生态。比如,近年来党内出现的一些党员领导干部收受贿赂、公款送礼、贪污侵占等,严重违法乱纪而被进行调查,都是党员干部乱作为,胆大妄为的表现。

(三)公仆意识淡化,无利而不为

党员干部,身为人民公仆,应该时刻想着怎样为人民服务,怎样为人民服务的更好。但如今有些党员干部却把“人民的公仆”意识抛在脑后,把自己变成社会的主人,把人民变为自己的奴仆,忘记了手中的权力该是为谁服务的,忘记了自己本身应该有的责任和义务,名义上是人民的公仆,实际上成为了人民的主人。部分党员干部在对待工作时,对自己有利时就很乐意干,倘若无利可图时就不愿意干,凡事第一位考虑的总是自己不是广大的的人民,不能一切都以百姓为先,以国家为先,有的党员干部甚至利用职权为己谋私,把人民的利益占为己有。

二、老子的“无为”思想对党员干部工作作风建设的启示

古往今来,老子的“无为”思想影响了无数中国人甚至是世界上其他国家,对于今天的党员干部工作作风,同样也有着深刻的启示。

(一)遵循实际,实事求是,顺应自然的“为”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第二十五章)“道”是至高无上的,“道”效法并顺应自然,更何况人类呢?老子从这里告诉我们万物都要回归本真状态,遵从实际自然,遵循规律的“为”。而对于党员干部来说,在工作作风方面也应当一切遵从实际,实事求是。

首先,党员干部应当在思想上加强实事求是思想的理论灌输。对于广大党员干部来说,要加强对理论内容的学习,学习前人们思想的实践的精华,学习前人们实事求是的精神,使自己形成实事求是的思想观念和做事方法。

其次,党员干部要在实际工作当中把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落到实处。党员干部在思考问题,不能一味地本本主义、形式主义,要能从事物的表面去发现其本质。平日里,少一些文山会海,客话套话,说了不仅要做,还要做得好。在工作当中,严谨务实,不做假数据,不汇报假情况,不吹嘘,不糊弄,真实地向上级向党反映实际的情况和问题,实实在在地解决问题。

(二)遵“度”而为,依“度”而行

世间万事万物都有“度”,政治生活里也一样,党员干部若凡事都能把握“度”,不仅可以避免走很多弯路,而且更容易通向成功之路。

作为党员干部,首先要在思想上把握好内在的“度”。就是指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对社会主义及共产主义的信念。作为党员干部,要时刻反省自己是否坚持了这个伟大的信仰和信念,是否时时刻刻地在想着为人民服务,是否积极地在为共产主义这个伟大目标的实现出谋划策。

其次,党员干部要把握好外在的“度”。外在的“度”指的是党章党纪,各种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党员干部作为人民的领跑者,更应当严格要求自己,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党章的各项规定。外在的“度”是对党员的思想行为指导,人身行为的约束与规范,党员干部只有严格遵循这些外在的“度”,不胆大妄为,严于律己,才能维护党中央的权威。

(三)以人民先,以国家先,不徇私为己的“为”

老子说“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久矣。”(《道德经》第七章)作为党员干部,应当一切为天下着想,以百姓为先,以国家为先,无私地奉献,做到无身,无我,只为天下。

老子主张“清静无为”,教导人们要学习“道”的精神和“道”的智慧,党员干部只有学习“道”的精神和品质,爱天下人就像爱自己一样,甘于为他人、社会、国家付出,乐于为他人、社会、国家奉献,把人民的事儿当做自己的事儿,把人民的快乐和幸福当做自己的快乐和幸福,天下忧愁则自身忧愁,天下安乐则自身安乐,把自己和天下人融为一体,才能在任何时候,做到不为己私,不为己欲,以国家先,以社会先,以人民先。这样党员干部就能在不知不觉中既实现了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又受到人民的尊敬和爱戴,受到社会的认可和颂扬。

总而言之,老子的“无为”思想内涵丰富,意义深远。党员干部应该积极学习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学习中国古人的思想和智慧,学习老子“无为而无不为”的宝贵思想,并用来促进当下眼前的实践活动更好地开展,遵循规律的“为”,适度的“为”,不为己私的“为”,做好本职工作,为建设祖国的美好未来增砖加瓦。

参考文献:

[1]孙绍武.老子[M].呼和浩特市:远方出版社,2010,01

[2]陈才俊.道德经[M].北京:海潮出版社,2006,12

[3]齐位平.新形势下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部署——着力严肃党内政治和强化党内监督[J],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7,01

猜你喜欢

无为启示党员干部
同心战“疫”,市人大机关党员干部在行动
党员干部拒腐防变要用好“五心”
老子“无为”思想的价值研究
道家思想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国外跨境电子商务税收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绥棱县 “三个注重”着力打造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