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初中数学学困生转化策略研究

2017-12-16牙祖征

魅力中国 2017年48期
关键词:转化学困生初中

牙祖征

摘要:目前农村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因数学是一门具有高度抽象性的学科,数学学困生所占的比例较大,很多数学学习困难生表现出对数学学习的能力较低,对对概念理解不深刻,数学学习效果不理想等特点。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转化数学学困生,提高学困生理解和掌握相应的数学知识、数学思想与数学技能,已经成为农村初中数学教师必须重视的一个课题。

关键词:初中;数学;学困生;转化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愉快教育等理念已经融入农村初中教学中,对农村数学学困生的重视程度也不断提高,广大教师和教育研究人员也从教法、学法、思想转变等方面加以研究,力图解决这一难题。下面,笔者结合自己多年来的教学实践和经验,针对性地提出了如何更好的转化农村初中数学学困生的问题必须做到的几个方面的见解。

一、掌握学困生的心理,建立良好的师生感情

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不仅仅是班主任的责任,是我们每一个老师都应该且必须要做的事。学困生比其他学生更期待老师的激励和引导,尊重是每个人最深沉的内心需要。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就在于如何爱护学生。”热爱学生可以弥补自己教育才能的不足,可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感,尤其是学困生。教师要时刻把他们放在心上,有意无意的表现对他们的关心,象朋友似的常常聊天,谈谈生活学习上的困难,这样才能拉近师生的距离,只有这样,学困生才有可能沿着教师期望的方向发展。

二、多给予“热爱”与“鞭策”,让学困生愿学

1.诚心对待学困生,以情育人。对于学困生,教师要经常找他们谈心,无论是生活或学习上的,遇到问题耐心帮助他们解决,尽可能抽出时间与他们多接触,尊重、理解、信任他们,真心实意地帮助他们。

2.帮助学困生端正思想,树立信心。心理学认为,人都有自尊的需要,学困生在班级中学习成绩差,往往觉得矮人一等,缺乏信心、进取心。教师要有意识地鼓励他们,不要认为以前没学好,现在就没指望,只要从现在做起,尽力学好当前的新知识,复习相关的旧知识,“付出就有收获”。要真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只有积极进取,才可能学有所成。

3.敦促学困生明确目标,端正态度。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动力,学生具有一定的学习动机,才会认为学习是一种有价值的活动,才能发挥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而当今的一些学生,由于缺乏社会阅历,世界观正在形成,他们对学习的社会意义、个人理想抱负、个人将来的职业意向想得较少,因此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缺乏远景性的学习动机和强烈的求知欲,茫然消极,态度不端正。教师应通过正反面典型事例,对他们进行道德修养、理想前途、人生价值教育,让他们领会人生的意义、知识的力量,用榜样的影响作用,使他们尽快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端正学习态度,让他们愿意学习、主动学习,并且能持之以恒地坚持学下去,这也是学困生转化的前提和保障。

三、设计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1.运用直观性教学。直观性教学能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性质、定理等。例如,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时,让学生任意画一个三角形,剪下它的三个角,将这三个角的三个顶点合在一起,三个角拼合起来,看得到什么结果;然后再量出这三个角的度数,将其相加,看结果是什么。接着进行小组交流,看看画出不同的三角形,按以上操作得到的结果是否相同;最后分析、比较、归纳出定理。通过这样的直观教学可以吸引学困生的注意力,变学生在静中学为在动中学,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引导他们积极参与。

2.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中学生好奇心很强,教师应尽可能抓住这个特点,在教学中巧妙创设使他们好奇的问题。例如,在讲三角形中位线时,教师说:“有两个学校被池塘隔开,要知道这两个学校的距离,你们知道怎么量吗?”然后告诉学生,认真学好今天的课后,你就能很容易地解决这个问题。学生感到很好奇,很想知道这是怎么回事。这样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重视数学在生活实际中的运用。教师要善于把教学内容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联系起来,将学困生感兴趣的具体事物与解释数学问题联系起来。例如,在讲“轴对称”时,这样设计教学:A村和B村在河的同侧,现要建一个水泵站给两个村供水,在哪里建站能使这两村所用的水管长度相等?在哪里建站所用的水管最少?这些问题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密切,学困生很感兴趣。通过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很快就将问题转入到数学上的对称、垂直平分线、两点之间直线段最短等知识上,找到所要求的水泵站位置。

四、培养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传授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 一是引导学困生形成科学的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学好数学、达到学习目的的内在动力,直接影响学习效果。在教学活动中要求教师向学生阐明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及目的要求,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把“你要我学”变为“我自己要学”。二是加强对“学困生”的作业辅导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注意难易程度,要注意加强对“学困生”的辅导、转化,督促他们认真完成布置的作业。对作业做得较好或作业有所进步的 “学困生”,要及时给予表扬鼓励。教师要注意克服急躁冒进的情绪,如对“学困生”加大、加重作业量的做法。对待“学困生”,要放低要求,采取循序渐进的原则,谆谆诱导的方法,从起点开始,耐心地辅导他们一点一滴地补习功课,让他们逐步提高。

五、优化评价方式,促进学困生健康发展

老师对学生的评价好与不好,是学生情绪的晴雨表。在衡量他们的进步时,要因人而异,捕捉其闪光点,及时表扬和鼓励。教学实践表明,教师體现个性差异,客观地评价学生,有利于“学困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实现“学困生”的转化。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评价过程中学会正确对待自我,学会欣赏别人,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农村初中数学学困生的形成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经过实践证明,教师在教学中如果能注意采用上述方法,对于转化学困生具有较大的帮助,对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也有极大的帮助。只要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认真、细心地引导培养,那么,教师的付出定会得到回报,学困生也会成为理想的好学生。

参考文献:

[1]周小勇.浅析学困生的数学学习心理特征及教学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7年08期

[2]郭建红.初中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年32期

[3]罗坚实.谈农村初中数学学困生转化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0年S2期endprint

猜你喜欢

转化学困生初中
用爱和机智帮助学困生转化
浅谈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用爱托起明天的太阳
浅谈学困生的转化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