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子生物学课程体系的优化与实践教学实践探讨

2017-12-16张婷谢渊何燕禹文峰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7年14期
关键词:分子生物学课程体系探讨

张婷++谢渊++何燕++禹文峰

【摘要】以生物大分子为间就对象的分子生物学及相关技术以深入渗透到生物学没各个学科中,成为自然科学类学生必修的专业课。。分子生物学课程体系的覆盖范围广,知识概念繁多,教学内容抽象,具有一定的学习难度,所以需要教学工作者在进行教学工作过程中,提升教学团队的学科专业素质。

【关键词】分子生物学;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实践;探讨

【基金项目】贵州省教育厅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项目“医学分子生物学精品课程建设”(编号:080800819)

【中图分类号】G642;Q-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4-0048-01

分子生物学主要研究对象是核酸、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对物质的结构、形态和特征及其重要性、规律性和相互关系的学科。分子生物学可以分析人类生命迹象的本质,对现代生命学中的语言类型以及环境的变动进行研究。分子生物学也是生物物领域内具有活力的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进行内容实践和课程优化,建立多元化的课程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想要将分子生物学课教程进行更好的设计,就需要建立新的优化途径,分析总结教学实践经验。

一、科学的教学实践观点

1.甄别教学内容、突出教学基础

在传统的分子生物教学课程中,需要对核酸的结构功能进行介绍。基本内容包括DNA、RNA、mRNA、蛋白质等。在教学过程中,就需要对技术应用方法进行分析,建立正确的教学课程表达方式。分子生物学对疾病的控制方法做出了分析,帮助人们解析基因的表达途径,由此可见分子生物学是教学内容十分广泛,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想要将教学内容进行全面灌输也是不切实际的。如果不能按時将章节内容做出分析,就会对上课效果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需要在教学过程中简化教学环节,优化教学途径。

2.把握教学实质,精选教学内容

分子生物学的教学范围广泛,想让教学工作发挥出良好的教学效果,就需要对教学范围进行划分。《生物化学》和《遗传学》是重要的分子生物教学课程,但是课程中存在很多关联的知识点,所以在进行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关联教学的方式,进行教学整合。

例如将核酸的组成结构,DNA的表达形式、以及RNA的翻译形式进行组合讲解。这样就能有效的缩减教学科时,清晰教学章节中所表达出的教学内容。有兴趣的学生也可以对相关知识进行探索拓展,了解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之间的分别。

总之在建立分子教学课堂时,需要清晰的把握课堂教学内涵,对课程内容中的主要思想进行划分,帮助学生理解教学课程中的含义。对章节构架设计时,也要按照简短精炼的设计原则进行教学设计。

二、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是分子生物教学的重要方式,它可以保证教学的基础性和教学效果。在研究课堂知识关联性的过程中,通过实验可以将教学理论和课题实践相联系,加深学生对相关原理的理解体会。很多复杂的理论不能通过单一的讲解方式表述出来,需要在课程设计中以实验的形式验证所讲述的理论,满足分子生物的教学要求。保证实验的基础性才能加深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

本着以上的原则,对实验内容做出分析,在进行实验设计时,需要准备相应实验器材,按照教学内容要求,制定实验计划。例如进行大肠杆菌培养实验时,需要准备相应的培养皿,菌类、营养基等。进行质粒转化实验时,需进行质粒提取、酶切、DNA测定等操作。

实践教学基本上涵盖了分子生物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对相关的知识内容进行实验论证时,需要为学生提供实验设计方案,并为实验操作技术提供理论支持。

三、增加教学过程中的实践讨论步骤

讨论是检验学生学习水平的重要方式,对热点话题进行研究分析时,需要激发学生的讨论兴趣。经过交流实践以后,启发学生的学习思维。对分子生物知识内容进行讨论时,教师需要精心准备教学课程,对学生的学习思维进行引导,然后建立新的学习活动。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导整个教学课堂,进行教学理论分析论证时,可以建立合适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思维,让学生拥有自己的主见。学生在思索过程中,就加深了对相关知识的记忆印象。值得讨论的教学素材有很多,例如转基因食品的使用安全,人体克隆被禁止的原因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推理论证,对热点问题进行讨论分析,这样可以增进他们对分子生物课程教学体系的了解,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收获。

沟通这一教学方式增加了学生之间的交流活动,在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可以从不同角度对学习方法进行解析,从侧面烘托出教学事实,分析教学内涵和教育过程中的基本规律,这样有助于对学生进行协同管理,培养他们的学习思路和探索兴趣。

四、结束语

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范围广泛,相关的知识内容有着很强的实用性。在设计教学计划时,需要注重教学计划中的实际操作比重和教学实践模式。分子生物学的学习内容渗透到生物学的各个相关学科,涉及理论及技术概念较多,且更新速度较快,,这就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较大的学习压力,所以在未来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增加实践环节,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以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任峰,李兵,虢华珊,许文亮,李学宝.研究型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程体系建立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10):315-317.

[2]武慧敏,郑晓珂,黄睿,邹玉玺,王蕾,赵乐,马利刚.中医院校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程衔接的探索研究[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2,20(01):56-57.endprint

猜你喜欢

分子生物学课程体系探讨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艺养教育”凝练与艺美课程体系建设
SPOC混合教学模式下分子生物学课程思政建设探索
未知植物病毒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的研究现状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浅谈如何在分子生物学教学中培养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对话式课堂建构与教学实践
刍议小学足球教学的训练教学方法
体育旅游产业的特征及发展策略探讨
税收筹划的效应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