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五年制护理专业学生就业困境与对策探究

2017-12-16龙继飞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7年14期
关键词:护理专业应对策略

【摘要】随着国际医疗市场对护理人才需求的增长,“护士荒”现象已日益凸显。在这种新形式下,我国近年来护理专业教育发展迅速,逐渐从中专走进大学,生源也在不断扩招,五年制护理专业学生就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本文以云南经济管理学院医学院五年制护理专业学生就业问题为切入点,探究五年制护理学生就业困境和应对策略。

【关键词】五年制大专;护理专业;就业困境;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7.38;R4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4-0011-01

数据显示,拥有13亿人口的中国,护理人员总量仅为126.6万名。放眼国际医疗市场,护理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护士荒”现象已日益突出地摆在各国医学界面前。近年来,中国护理行业发展迅猛,护理专业教育也逐渐从中专教育转向大学高等教育,中国已有130所高校开展护理高等教育,且生源在不断扩招,护理专业毕业生也就随之逐年增多,用人单位对护理学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看似就业前景一片大好的护理专业学生,实际上面临许多就业困境,尤其是五年制护理学生。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工作报告中指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作为五年制护理专业学生的辅导员、就业指导员,探索学生面临的就业困境和应对策略也就显得至关重要。

一、新形势下五年制护理专业学生就业情况

(一)护理专业学生基本情况

随着护理行业的发展,近几年来,云南经济管理学院护理专业招生情况良好,学生人数逐年增长。现有在校护理专业学生5757名,分为四个层次:五年制大专、三年制普通专科、四年制本科、二年制本科(专升本)。其中,五年制护理学生2098名,占护理专业学生的36%,2016届五年制护理专业学生就业率90%,专业对口率80%,优质就业的很少,多为民办医院、社区服务站、诊所之类的机构。

(二)五年制护理专业学生就业困境

近年来,各院校护理专业招生爆炸式增长,致使毕业生增多。从而用人单位对护理人才的要求随之提高,五年制护理专业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也就面临许多困境。

1.市场需要高标准护理人才

许多医院,尤其是县级以上医院招聘护理人员的时候,要求本科及以上学历,且掌握规范的临床护理和各专科护理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具备临床护理实习经验,取得护士资格和执业资格证书等。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愈来愈高,选拔人才愈发严格。

2.学校人才培养方式不够合理

由于理论基础差,很多院校在五年制护理人才培养过程中,过于注重理论知识教育,在前阶段植入大量的英语、语文等基础课程,忽视对护理专业技能和职业核心技能的培养,导致学生护理实操水平低,职业核心能力不高,满足不了市场需求。

3.竞争劣势明显

一是学历低。在大量竞争队伍中,五年制学生学历低,仅仅优于中专生,而学历往往又是就业入职的重要敲门砖;二是知识结构薄弱。在五年的学习中,他们没有经历过高中知识的积累,习惯不够好,形成的知识结构较为薄弱;三是实习实践经历不强势。在实习生派送中,许多大医院只要专科以上学历学生,五年制专业学生到大医院实习实践、锻炼的机会很少。

4.等证时间长

护理专业学生,在毕业当年才有资格参加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考试合格后需要几个月才能拿到成绩合格证明,况且注册护士执业资格证书还需要一段时间,而在求职过程中,许多用人单位要求具备护士执业资格证和护士资格证书方可签订劳动合同,故而学生要经历漫长的就业等待期,从而导致学生专业对口率不高,就业心理压力大。

二、新形势下五年制护理专业学生就业困境应对策略

(一)调整课程设置,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应根据市场需求调整课程设置,减少五年制护理专业基础文化课程,增加实习实训课程学时,融入《大学生就业指导》、《赢在职场》、《人际交往》等一系列课程。同时,各院校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既重视学生护理技能的培养,也要注重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比如沟通技巧、语言表达等技能。让毕业生既能给病人进行疾病护理,又能为病人提供心理疏导服务。让与时俱进的人才培养模式,为社会输送道德情操高尚、知识技能扎实、服务意识突出的复合型護理人才。

(二)拓展优秀实习基地,搭建升学平台

为提升五年制护理专业就业竞争力,各院校应当积极拓展优秀实习基地,签订实习派遣协议,把学生派送到知名医院实习和锻炼,积累学生实习工作经验,为就业提供保障。同时,各院校应当为学生提供学历提升平台,比如:专本套读、专升本等平台。积极组织学生参加专升本培训、自考培训,从而让学生提高学历,拿到优质求职敲门砖。

(三)重视学生就业指导,扩宽就业渠道

各院校应当重视学生就业指导,一是引导学生认清就业形势。鼓励学生到基层就业,防止出现“宁在大城市穷,也不到小地方乐”的心理,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二是指导学生平稳度过“等证期”。在漫长的护士资格证等待期,要告知学生及时调整就业心态,转变就业观念,不要太拘泥于专业对口,让学生先从事与医学专业相关联的新兴行业工作。安排就业指导师及时对学生进行帮扶和心理疏导;三是加强学生求职应试技能的培训。比如召开求职技巧专题讲座、个人简历撰写指导、卫生事业单位考试培训等。

为应对学生就业困境,各院校还应通过各种途径拓宽学生就业渠道,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就业信息,搭建有力的就业平台。一是推送就业信息。各院校应借助新媒体向学生推送就业招聘信息,帮助学生最大限度获取就业机会;二是组织召开校园招聘会。各院校可以通过模拟招聘会、现场“双选会”为学生提供求职面试的机会,让学生积累经验,帮助学生就业;三是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各院校应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实行校企业合作,“订单式”为企业培养人才,向企业推荐优秀学生。

参考文献

[1]江莉,孙国栋.新形势下独立学院护理专业学生就业现状及对策分析[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4).

[2]王颍,赵云峰,孙国栋.护理专业大学生就业的现实困境及其对策探讨[J].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2).

作者简介:

龙继飞,男,1983年7月,籍贯:云南宣威,职称:讲师,学历:本科,研究方向:学生管理。endprint

猜你喜欢

护理专业应对策略
基于应用型护理人才培养的医学微生物学教学改革
中职护理专业人体解剖学实践教学探讨
转型背景下护理专业解剖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在护理专业课教学中渗透职业道德教育的方法探索
商业银行在互联网冲击下的发展探讨
初中英语情趣教学的现状浅议
高职护理专业英语教学研究与实践
筑牢洪灾后的舆情“堤坝”
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商业银行的挑战及应对策略研究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