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机制 提升兽医服务能力 夯实动物安全用药基础

2017-12-14

兽医导刊 2017年23期
关键词:执业兽药社会化

创新机制 提升兽医服务能力 夯实动物安全用药基础

刘业兵/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科技处

一、新时期兽医工作与兽医服务新需求

(一)兽医工作新定位

1.保障养殖业生产安全(粮食安全)。据FAO和OIE测算:全球已知陆生动物疫病超过300种,动物疫病每年给畜牧业造成的直接损失介于20%~30%。如果动物死亡率降低1个百分点,等于增加434万吨肉蛋奶供给。猪、禽死亡率降低一个百分点,等于减少直接损失150亿元。到2050年,动物产品需求量将增加50%。畜牧部门是全球最大的陆地单一用户,家禽放牧占用了陆地面积的26%,饲料作物需要耕地面积的33%。在中国,水土、环境、资源对农牧业生产的约束性不断增加,做好动物疫病防治工作对于降低资源消耗、保障动物源食品供给安全有着特殊意义。

2.保障公共卫生安全。60%的人类传染病属于人兽共患病;75%的新发人类传染病(包括埃博拉、艾滋病、流感)源自于动物;据统计,每产生5种新疫病/年,就有3种源自动物;80%的生物武器病原体是人兽共患病原。保障公共卫生安全,才能保证人类自身的安全。

3.保障动物源食品安全。影响动物源食品安全的因素主要是以药物残留为主的化学性风险和以致病微生物为主的生物性风险。

4.保障生态环境安全。病死畜无害化处理不当和兽医药品使用不当会影响生态环境安全,动物疫病防控也与物种多样性息息相关,因此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自觉把兽医卫生工作和环境保护、生态文明紧密联系起来,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二)兽医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动物疫情复杂严峻,牧情变化多元,民情需求高、差异大。

随着“一个世界、一个医学、一个健康”“健康动物—健康食品—健康人类”等新观念的提出,兽医及兽医服务的需求和作用正在不断扩大和延伸,在经济和社会稳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三)兽医服务的新需求

1.宣传落实政策法规。包括动物疫病防治规划、防治技术规范、扶持补贴政策等。

2.监督管理。畜禽养殖、屠宰、加工、流通以及无害化处理的监督管理等。

3.疾病诊疗。动物疾病的诊断、治疗、药物生产经营等。

4.防疫检疫。免疫、检疫、诊断、检测等。

5.技术指导。畜禽养殖建设、日常管理咨询、法规政策宣传等。

6.教育培训。基层兽医队伍能力提升、生产者的技术培训等。

二、兽医服务能力与动物安全用药

动物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管理的四大环节包括:养殖环节、移动环节、屠宰环节和无害化处理环节。兽医在临床要做到诊断清楚、治疗明白、用药安全。兽医在服务中需要具备了解兽药(兽药特点、国家规定)、确定用药目的、对症下药以及安全用药的能力。

安全用药最终要靠兽药使用者来落实。政府部门要控制准入、禁止使用不安全的药物,并落实宣传和执法工作;技术部门应承担监督、检测、监测和培训的责任。但是其重点还是基层的业内人员来落实,如养殖场的兽医、兽药/疫苗/饲料生产商的售后服务人员以及乡村兽医和兽药店、兽医站、动物诊所等。

三、提高服务能力,夯实安全用药基础

(一)发达国家兽医社会化服务

1.政策导向明确,服务领域广泛。法国、荷兰、丹麦动物屠宰场在自行开业的同时,执业兽医与官方兽医在屠宰检验、疫病监测及控制等特定项目上进行合作,政府支付酬劳(法国签约兽医这部分收入占其总收入的4%~8%)。国外兽医社会化服务的主要场所有:动物饲养场所(企业或私人聘用)、动物诊疗机构(企业或私人聘用)、动物屠宰场所(政府或企业聘用)、野生动物保护(政府购买或聘用)、动物疫情诊断实验室等(政府或企业聘用)。

2.从业门槛要求严格。(1)通过考试或认证,取得执业证书才可进行相关工作;(2)日本强制兽医加入国家或地方兽医协会,否则无法从业,欧美等国自愿加入,但几乎大部分兽医都加入了相关组织;(3)执业兽医也可承接政府兽医工作;(4)执业兽医要经过继续教育学分或考试,合格才能继续从业。

3.兽药教育要求严,知识技能水平要求高。3.(1)入学难:入学需具有相关本科教育,至少需要2~3年;(2)学费贵:平均每年学费为2~3万美元;(3)就业专:从事临床工作的约占毕业生的85%;)(4)收入高:平均年薪8.8万美元,高于其他从事动物相关职业。

4.社会化组织发育成熟。以加拿大兽医协会为例:(1)机构完善。下设动物健康专家及兽医技术教育委员会、动物福利委员会、国家考试部等15个下属机构;(2)具有权威。牵头国家兽医问题研究,在行业自律、从业管理、专业技术乃至国际合作与交流等方面具有较大作用;(3)执业认定。加拿大法律规定无论从事何种性质的兽医工作必须取得执业兽医资格,同时规定加拿大兽医协会负责包括兽医理论、临床治疗的兽医资格认定工作。

(二)中国兽医社会化

政府简政放权,进行全面的深化改革,包括地方机构改革、综合执法改革、事业单位改革、供给侧改革等。李克强总理说过,“市场能办的,多放给市场。社会可以做好的,就交给社会。”兽医社会化服务也是如此。

兽医卫生事业十三五目标:

1.深化兽医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健全完善兽医工作体系,调整理顺兽医机构关系,着力加强兽医队伍建设,大力发展兽医社会化服务体系。

2.加强兽医卫生法制建设。完善兽医卫生法律规范体系,加强基层综合执法体系建设,形成兽医普法宣传教育机制。

3.推动兽药产业转型升级。提高兽药监督管理能力,加强兽用抗菌药治理,加快技术创新、提升产业竞争力,全面推进兽药风险评估工作,指导养殖者规范合理使用兽药。

(三)夯实产品安全和食品安全

以坚持需求导向、创新驱动、因地制宜和有序发展为提高兽医社会化服务能力思路,以方式活起来、能力强起来、从业人员富起来为提高兽医社会化服务能力的目标,夯实养殖安全、食品安全和生态安全的基础。

措施和建议:

1.加快立法,为兽医社会化服务提供法律保障。(1)加快《兽医法》等法律法规进程,明确各类兽医人员的法律责任;(2)修订相关兽医法规,强化防疫责任主体;(3)出台发展社会化服务相关法规,理清兽医公益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范畴;(4)鼓励当地率先出台确保“四大安全”、可操作性强的地方法规。

2.政策引导,推进兽医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1)拓展服务内容,引导有效需求;(2)壮大服务力量,创新服务方式;(3)建立服务标准,规范服务能力。

3.优化队伍,提高兽医社会化从业人员服务水平。鼓励高校和科研院所加强兽医人才培育,创新教育模式,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分层级、分重点推进各类从业人员的培训工作,健全完善培训机制,创新优化培训方式,强化继续教育。

4.扩大需求,提高执业兽医含金量。(1)放宽执业兽医从业地点限制,允许执业兽医“单点注册、多点执业”;(2)鼓励大型养殖、兽药、饲料企业构建自有兽医队伍,适当要求配备执业兽医;(3)引导执业兽医参与从养殖到屠宰产业全链条的兽医卫生监管,在保障动物源性食品方面发挥作用。

5.努力进取,积极发挥行业协会作用。(1)推动兽医行业交流。发挥协会桥梁和纽带作用,加强交流合作;(2)推动职业兽医继续教育。完善教育制度,有针对性的开发培训教材;(3)提升执业兽医社会影响力。吸引更多的人才和社会资源进入兽医行业,规范执业行为;(4)大力开展自身建设。坚持服务会员和行业发展,建立科学合理的内部管理制度。

参会人员在听取大会报告

猜你喜欢

执业兽药社会化
兽药残留检测中的优化与应用
牵手校外,坚持少先队社会化
行政权社会化之生成动因阐释
中兽药在家禽养殖中的作用与应用
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及路径分析
兽药
医师多点执业松绑
说说护士多点执业
公共文化服务亟须推进社会化
医师怎么看多点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