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少林派武功的战略理念(二)

2017-12-14刘海超

少林与太极 2017年12期
关键词:武者之术方可

文/刘海超

少林派武功的战略理念(二)

文/刘海超

七、信

立身之道,以威为助,以信为本。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技能生人,亦能杀人。

技能生人者,扶人于危难,助人于窘困,解愁者之忧,决疑者之事,抑强不得为恶,制暴不能为虐。从众人之愿,协众人之力,集众人之智,得众人之助,以兴正气,以利世风。助人亦得人助者,此吾辈应具之德也。

技能杀人者,走贼邪之路,取不义之财,好无情之色,行龌龊之事,得利而不足以偿其害,获益而不足以偿其失。天不可欺人自欺,天不欺人自欺人。以强凌弱,以势压人,上下不和,左右离心,纵有吕布之勇,霸王之力,失道寡助,以至死无葬身之地。害人而终害己,此武者之大哀事也。

是故德为作人之道,技为立身之本。智者不欺四海,强者不压乡邻。交往不敷朋友,做事不压弱贫。居家尊长爱幼,带兵不扰乡民。其威由技树,其信由德立。为国为民,利家利己。英雄自有英雄处,豪杰自有豪杰事。此家国所愿,先圣所望也。

八、定

急动无善步,急救无善招,疾思无良谋,仓促失良机。斗如惊鸟,难有宁心。心神不宁,气亦难盛。遇弱易嚣,嚣则气散,破绽易出。遇强易惧,惧则气下,手足难举。遇利易喜,喜则气缓,患于失察,易入陷阱。不利易馁,馁则气怯,当断不断,易失良机。

盖拳脚相接,胜残悠关,未可造次。必先定心神,后窥其谋,寻其隙而取之。切不可血气用事,逞于一击。搏,胜于举手投足之前,不胜于仓促应对之时。斗,胜于神机妙算之中,不胜于拳脚相加之际。

进而不骄,退而不馁,遇急不乱,遇强不惧。先为不可胜之态势,其心自定矣。再寻克敌致胜之机隙,其气自盛矣。遇软需硬进,但不患急躁。遇硬需软磨,但不失士气。如羞女,似木鸡。心定方可至明,至明方可至察,至察方可有谋,谋定方可气足。心定者,敌有急进之势,我有应对之法;以深思熟虑之策,操虚实攻守之机者也。气盛者,进退无形,虚实变幻,机至疾发,发则必中,中则必锐者也。故曰:先有宁静之心,后有夺人之气。心定气盛者,技击之大家也。

九、变

人曰:以怀百招之身,而应搏斗万象,安能皆胜哉?对曰:以变而应之,可胜也。

技者用招,如良医治病。病万变而方亦万变。病变而方不变者,病不能疗也。情变而招法不变者,敌不能克也。

制敌之法,变可扬长避短,变可寻机见隙,变可惑乱敌心,变可平中见奇。变者,实可为虚,虚可为实。实者,非力有余也,是因敌救之不及而受吾所制矣。虚者,非力不足也,是因我有隙被敌所乘矣。

是故昔之善变者,隙现而变之,机设而诱之,形神不并往,奇正不共位,虚实不同势,强弱不衡立,疾徐不预定,坚暇不先设,变幻之妙如流水之无缝,似鬼神之无迹。应变之法,在于细会其精义。应变之巧,在于乘人之不及。每战技法方略,各不相同者,非哗众求宠也,实态势不同耳。

故曰:百招之变,可应万象,变则安,不变则危。五色之变,不可胜观。五音之变,不可胜听。五味之变,不可胜尝。百招之变,岂能穷之乎!

十、快

快者,敌势不及变,力不及换。快者,手足易合,己隙易补。进不可御,退不可追。

打斗之法,只有拙速,从无慢巧。机之所现,稍纵即逝,非眼快不足以见其隙,非手快不足以捉其机。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进如迅雷不及掩耳,攻如闪电不及瞬目,智者不能为之谋,勇者不及为之怒,是谓得快之法矣。

快之妙用,武者皆知,然练快之法,不在快字。一在明察秋毫之耳目,二在身心非凡之功力。言之轻巧,做之甚难,非技艺精熟,功力纯厚,心坚气旺者,岂能妄快哉!

十一、先

先者,先学不可胜之术,先练不易竭之力,先研虚实动静之理,先究进退攻守之机,先坚胜负不挠之心,先盛冲天浩然之气。

有余则先进,不足则先退。敌众则先分其势。敌强则先耗其力。敌静则先夺其爱。敌狡则先多己方。敌盛则先避其锋。敌嚣则先捣其虚。精于技,神于变,较力斗智,应变出奇,皆出于先。先字之要,毋庸赘述。一言以蔽之,盖先有必胜之术,而后方建必胜之功也。

故曰:业精于勤,而荒于嬉。功成于慎,而毀于随。欲建旷世之功,必先修稀世之术也。

(本篇完)

(编辑/吴泳)

猜你喜欢

武者之术方可
自由至上
枫叶红了
宋茜做“武者”,我要做到最好
“内用黄老,外示儒术”体系下的武者悲哀
新时代武者冯义民
飞檐走壁
短路学校
南朝·王僧虔《笔意赞》
言过其实
言过其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