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化国有企业所有制改革的对策研究

2017-12-06沈海泳聂鸿天

商场现代化 2017年21期
关键词:国企改革混合所有制发展路径

沈海泳 聂鸿天

摘 要:在中国经济新常态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中国宏观经济大背景下,本文通过对现有理论成果的详实研究,又结合沈阳国有企业的现实情况,证实发展混合所有制改革是深化沈阳国有企业改革的一剂良方。本文结合上一轮东北振兴中辽宁国有企业改革的得失,同时基于“新一轮东北振兴”的战略背景,提出了沈阳地区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设计原则,并为沈阳地区发展运用混合所有制改革进而深化国有企业发展理清思路。

关键词:国企改革;混合所有制;发展路径

一、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进混合所有制的重大意义

2017年3月7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辽宁代表团参加审议。总书记指出,要把国有企业作为辽宁振兴的“龙头”,坚定不移把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培育核心竞争力,争当创新驱动发展先行军,加快培育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企业科技人才队伍。国务院于2016年11月发布《关于深入推进实施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加快推动东北地区经济企稳向好若干重要举措的意见》。意见的第二部分就着重提到了全面深化东北地区国有企业改革的问题,提出东北地区国有企业改革的核心问题包括: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央企业与地方国有企业加强合作、中央企业与地方政府加强合作等。2016年11月1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东北振兴“十三五”规划》,规划中提出对于深化东北国有企业改革需要主要从三个方面着力:优化国有经济战略布局、发展混合所有制和完善国企国资管理体制。

二、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进混合所有制的理论依据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逐步形成了公有经济与私有经济并存,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兼用的混合经济模式。大量的文献考察了国企混改对国有资本及国有企业的激励效应,提供了国企混改动机的相关证据。发挥国有资本放大功能、提高国企竞争力是国企混改的重要动机。许多学者集中阐述了国企混改对实现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良性互动的重要作用。大力发展动态混合所有制经济,可以避免所有制结构刚性化及其导致的资源错配,建立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的共舞格局。因此,实现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良性互动,促进多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构成了国企混改的一个重要动机。

三、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进混合所有制研究路径与目标

1.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混合所有制下国有企业改革的重点内容是国有企业的分类、国有企业的定位与功能、国有企业的股权结构、国有企业所有权与控制权分配这四项内容。另外,如何建立完善的职业经理人市场、建立公平开放的市场与竞争环境、明确的资本进入和退出机制、是优化混合所有制企业公司改革的顶层设计方向(如图所示)。

2.建立市场化的职业经理人制度

职业经理人制度在我国的国有企业的制度建设中目前还不完善。职业经理人在我国属于高端的人力资源,目前国内的职业经理人的数量明显不足。国有企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需要建立完善的职业经理人制度和大力发展职业经理人市场。培育出适应中国国有企业改革需要的职业经理人队伍。建议政府建立公平的竞争环境,加大职业经理人的人才的流动,使沈阳的国有企业经理人能够“国际化”。所谓国际化,是指要有国际化的视野,要求沈阳国有企业改革在人才的引进上要考察职业经理人的国际化视野、在跨国集团工作的经历、对国际市场未来的发展要有准确的判断力。在用人机制上,要形成对国际职业经理人吸引力,打破现有制度,吸收海外人才。要吸引来真正的人才,还要留得住真正的人才,让人才有发展的空间。

3.企业高管的去行政化管理

行政化一直以来是制约国有企业改革的制度难题,国有企业管理者中,有了行政级别就容易发展成为官僚体制。管理人员在企业中能上不能下,人员的调动只能是平级调动或是上升调动,这极大的阻碍了国有企业改革中人才的竞争。在混合所有制企业的公司中,具有行政职务的高管在董事会和监事会的比例应根据情况进一步压缩,直至取消企业中的行政级别。目前,在现有条件下,在国有资本参股的公司中具有行政职务的高管在董事会和监事会的人数应相对减少。未来,无论是国有资本控股还是国有资本参股,都应该进一步减少企业中带有行政级别的管理干部的数量,政府应减少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干预,充分发挥职业经理人的经营管理才能,使混合所有制企业按照市场化的要求健康发展。国有企业的去行政化改革,是人事制度的巨大变革,这其中牵涉各方面的切实利益,推动之艰难,改革之缓慢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深水区。在混合所有制的条件下,国有资本与非公有资本合资,国有资本具有行政级别,则双方股权与话语权的平等难以实现。因此,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必须要破除行政化,取消混合所有制企业中职业经理人和部分董事、监事的行政级别。将国有企业的管理者从行政体制中解放出来,通过职业经理人制度,从职业经理人市场选聘企业高管,让混合所有制企业的高管变成职业化的管理者。

参考文献:

[1]于金富.《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的对策研究》[M].中国经济出版社,1997.

[2]李宇兵,东海郭.《混合所有制论:所有制问题的可持续发展研究》[M].中国审计出版社,2000.

[3]张文魁.《中国混合所有制企业的兴起及其公司治理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4]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课题组,黄群慧,黄速建.论新时期全面深化国有经济改革重大任务[J].中国工业经济,2014.

[5]钟长明.我国混合所有制生成和发展研究[D].南昌大学,2009. 12-35.

[6]國家发改委体改司,《国企混改面对面--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政策解读》[M].人民出版社,2015.

作者简介:沈海泳(1982.05- ),男,沈阳建筑大学讲师,辽宁大学经济学博士在读,研究领域:经济史、制度经济学,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一项,主持辽宁省自然基金课题一项,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子课题一项,主持辽宁省社科规划基金一项,参与省级课题4项,在核心和高水平期刊公开发表论文7篇

猜你喜欢

国企改革混合所有制发展路径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公司治理研究
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非公资本进入:问题和对策
基于SWOT分析的西安现代物流业发展路径研究
国资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若干思考
建立财务治理机制 推进地方中小型国企股份制改革
发展混合所有制 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国企改革与市场经济体制下微观主体建立
民间艺术作品著作权保护的困境与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