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公司治理研究

2016-10-21张奕敏金晓娇

商业会计 2016年15期
关键词:治理结构国企改革混合所有制

张奕敏+金晓娇

摘要:目前,我国部分国有企业受限于体制以及行业因素等原因,难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到发展。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提出全面深化改革之后,国有企业的改革成为社会的关注点。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被政府认为是市场化改革中的重要一环,文章针对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公司治理问题进行研究。

关键词:国企改革 混合所有制 治理结构

中图分类号:F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812(2016)15-0110-02

一、 国企改革背景以及混合所有制

最新一轮的国企改革中,混合所有制改革被政府认为是市场化改革中的重要一环,其可以使得国有资本与民间资本进行合作,并且可以对国有资本进行战略性调整,还能促进各种所有制资本一齐发展,也正因如此,混合所有制改革成为了这次国有企业改革的主导方向。

从目前的国企数据看来,非公有资本的注入成功地提升了国企的市场竞争能力、管理规范性以及资产总量。但是,如何在保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一齐发展的基本制度下,既要为某些行业注入新鲜资本,还要保证各个利益主体的正常利益获取,协调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使国家经济更加健康的发展,对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关键因素——国企改革中的公司治理来说,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

二、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目前存在的问题

我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过程中的问题大多数体现在国企盈利能力不足,管理机制僵化,治理结构老旧以及非公有资本对于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疑虑。

国企盈利能力不足的原因是因为行业众多和行业特殊性,以及我国针对国有企业的法律制度不够完善,我国现行的公司治理制度中不能对各个行业的国有企业进行有效的绩效评价,这导致国有企业内部的激励约束机制作用微弱,最终结果便是企业效益低下。如何在这次国有企业改革中改变这一现状将是一大难点。

目前,国有企业中普遍存在“一股独大”的现象,在国有企业之中投资主体过于单一,投资主体之间缺乏有效的相互监督和制衡,治理结构不够合理有效,以至企业的管理机制处于僵化状态,不能发挥作用。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过程中势必要对国有企业的股权结构以及运行机制进行大幅度的改变。

非公有资本对于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疑虑的重点是国家如何对其进行投资者保护。众所周知,当投资者的权利得不到保障时,尤其是非公有资本对国有企业进行投资的情况下,国有企业的控制权优势将会使得非公有资本难以获取投资收益,并且发生侵占非公有资本收益的情况。所以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过程中,国有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的控制权以及经营权比例分配是及其关键的问题之一。

三、国企改革公司治理的相关研究

(一)股权结构

股权结构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存在着截然不同的情况,以美国为例,因为美国经济市场起步较早,相关的法律制度以及市场更加成熟,对投资者的保护较为完善,所以美国企业的股权相对分散。而在美国以外的其他国家,大多数投资者往往会出于对自己的保护,要求成为企业的控制者,同时拥有所有权和控制权,以至企业的股权结构相对集中。

在以美国为代表的国家中,因为股权较为分散,所以公司治理主要关注职业经理人和股东之间的矛盾,而其他国家的股权较为集中,公司治理更多关注的是处理大股东和小股东之间的矛盾。大量的研究数据表明,当大股东是金融机构时的绩效远远高于大股东属于国有时,这表明,私有资金的进入使得企业的治理效率、业绩、公司治理水平都要更加的良好。

我国实行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一大目的是为了引进更多的有实力并且信用良好的非公有资本,从而完善国有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首先需要对所有权及控制权的归属进行改革,将大股东小股东之间的关系转变为更加成熟的经理人与股东的关系,在国有混合所有制企业之中,国有资本和非国有资本应该根据企业的性质以及资本比例制定一个合理的股权结构,这样才能改变国有股权在企业中“一股独大”的现象,并且有效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以公益性国企为例,其主要功能是为了确保社会的稳定和谐发展,并进行公益活动,所以这类企业中国有资本应该占主要地位,所有权以及控制权应该处于国有资本控制之下;而竞争性企业则不同,其成立目的就是为了实现更大的经济效益,在这类企业中,非公有资本若占主要地位并且掌控所有权以及控制权的话,则能够改善企业的治理效率,从而实现更多的经济利益。

(二)股权集中度

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经历了三十余年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不少企业选择通过上市来进行融资,并且不断有新的企业想要进行上市,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的股权集中度呈下降的趋势,股权集中度一直是能够影响公司绩效的一个关键因素,在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中,股权集中度同样是重中之重,学者们对其的研究也持续至今,Roe(2003)指出,股权集中度存在差距的主要原因是政治因素,Thomsen(2003)也指出,公司若是存在于亚欧大陆的国家之中,则大股东极有可能破坏公司价值,这种情况下股权集中度处于高的状态不利于企业的发展。通过wind资讯获取的资料得知,股权集中度在50%以上的国有企业占比为68%,股权集中度在30%以下的国有企业占比不到10%,这表明,目前我国国有企业大多数都是高股权集中度结构,这不利于企业绩效的增长,在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中,股权集中度过高的问题是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股权集中度的不合理结构会影响公司治理,但是在实际情况中,股权集中度往往不能根据公司的需求进行及时有效的调整,所以我国国有企业目前效率并不高的股权集中度不会向高效发展,并且将会持续存在很长一段时间。

(三)所有制结构

目前可以将公司按照实际控制人的性质分为三种结构:国有、私有以及混合所有。国有企业指的是实际控制人为国有企业或者国有机构,混合所有制企业指的是第一大股东为国有企业或者国有机构但是不存在实际控制人的企业,私有企业则是剩下的类型企业。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主要关注的是社会福利和公司绩效两项指标的选择,冯跃(2012)对所有制结构与公司治理关系进行了大量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国有企业在社会福利、社会责任、销售收入、资产以及市场份额这几项指标中都领先于私有企业,但是在公司绩效方面,国有企业大幅度低于私有企业,说明私有企业更加关注于公司绩效这一指标。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势必将融合国有和私有的不同特性,如何进行权衡,则需要企业的决策者进行选择,这也将会影响公司的治理情况。早期已经有学者提出国有企业的所有权因为自身特性不能进行灵活有效的转移,使得股东不能通过股票交易等行为快速地实现资本的收益,所以国有企业股东们不会对管理层进行积极的监督。最新的研究结果也证明,虽然行业因素对国有和私有的公司治理效率有一定的影响,但是综合来看,私有公司的治理效率是绝对的高于国有企业。

(四)公司治理结构

在最初的企业之中,公司治理结构十分简单,企业的经营者往往就是企业的拥有者,但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逐渐出现分离趋势,为了使企业价值最大化,出现了投资者和经理人的概念,并且企业中形成了股东、董事、经理这种互相监督互相制衡的结构。

国有企业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之后,董事会将会成为企业治理的中心,首先应该对董事会席位中国有资本以及非公有资本的结构进行合理的设置,让国有和非公有都能在董事会中有着一定的席位,这样才能保证双方的足够话语权。其次,应该对国有企业的资产管理部门做出一定的调整,让其放权,使其成为真正拥有权利的董事会,能够正常的对经理人进行管理。最后,因为混合所有制企业的独特性,应该充分考虑企业的资本结构,在公益性较强的国企中,应该使非公有资本拥有更多的监督权,而在竞争性企业中,则应该使国有资本拥有更多的监督权,这样才能使其健康发展。

(五)公司治理机制

公司治理机制对企业来说不可或缺,在任何企业之中治理机制的设计都是改善公司治理的一个重要环节。目前混合所有制企业可能用到的治理机制主要有两种,一是通过激励制度和约束制度对代理人进行有效控制,使其效率最大化的激励约束机制。二是监督机制,指通过完整的内部以及外部监督对企业各个方面进行监管从而改善公司治理环境。

在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过程中,职业经理人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对其应该进行有效的竞争、淘汰、奖励制度,这就使得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必须要改变目前国企中的经理人国家任命的制度,这将使得职业经理人的命运与企业的未来密不可分,才能激发经理人的工作热情。同时,绩效机制的引入也是必须的,运用时效性强、功能性高、造假成本高的经济性以及社会性指标对董事会、董事、经理人进行绩效考核,使其获得符合自身的报酬。

对混合所有制企业建立合理有效的监督机制也是迫在眉睫,首先内部监督需要由国家单位、股东、监事会、董事会及企业高层之间组成有效的相互监督,外部监督则需要第三方审计的监督以及通过互联网进行信息披露使社会公众也能参与进来的社会监督组成。完善的激励约束机制以及监督机制的建立将会对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成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结论

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对我国市场经济、国有企业发展举足轻重,也是实现我国和谐经济市场的一个重要步骤。在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应该对当前的公司治理情况进行改革。本文通过研究得出结论,我国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首先需要改变的是国有资本在国企之中同时掌握控制权和经营权的情况,非公有资本需要拥有一定的控制权以及经营权,否则,混合所有制改革只是一句空话。其次,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完整的改革,国企目前的公司治理体系也需要改变,其中最关键的就是企业的治理结构问题以及治理机制的选用。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点,我国应该建立一个公平、开放、成熟的市场机制,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使得在进行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之后能尽快融入市场。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公有资本以及非公有资本的健康发展,改变目前国企的颓势。

参考文献:

[1]杨红英,童露.论混合所有制改革下的国有企业公司治理[J].宏观经济研究,2015,(1):42-51.

[2]杨卫东.国企改革与“再国有化”反思[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3,52(1):23-37.

[3]黎桦.国企改革与国有资产流失风险的耦合性及法律治理[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6,18(2):120-126.

[4]于国平.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发展方向分析[J].商业会计,2016,(5).

猜你喜欢

治理结构国企改革混合所有制
我国律师事务所公司制发展之研究
探讨创业板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对盈利能力的影响
基于院校治理的管理会计应用型人才培养途径
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非公资本进入:问题和对策
国资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若干思考
建立财务治理机制 推进地方中小型国企股份制改革
发展混合所有制 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研究国企改革下的功能定位与经济发展
国企改革与市场经济体制下微观主体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