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江流域塑料大棚韭菜栽培技术

2017-12-06杨敏任人汪李平杨静

长江蔬菜 2017年20期
关键词:韭菜大棚蔬菜

杨敏 任人 汪李平 杨静

长江流域塑料大棚韭菜栽培技术

杨敏 任人 汪李平 杨静

韭菜是百合科葱属多年生宿根蔬菜,原产我国,在南北各地均有栽培。在长江流域,传统露地的栽培韭菜可以从4~11月不断采收供应,夏季有间歇生长缓慢或抽薹,冬季一般生长缓慢或生长停止。近年来,塑料大棚在蔬菜生产上使用广泛,棚栽蔬菜的种类也十分丰富,韭菜大棚栽培基本可以做到均衡上市、周年供应。一般每年可割6~8刀,每667 m2总产量3 000~5 000 kg,高产的可达8 000 kg。按2016年批发市场每1 kg售价4元的均价计算,每667 m2总产值在1.2万~2.0万元,高的可达3.2万元。大棚生产韭菜经济效益显著,已成为各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主要产业之一,在蔬菜产业供给侧结构改革和脱贫致富攻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现将长江流域大棚韭菜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 地块选择

大棚韭菜栽培应选择3~4 a内未种植过葱蒜类蔬菜,且有机质含量高、土层深厚、土壤肥沃、疏松透气、排灌方便、保水保肥的壤土或砂壤土地块种植。

2 大棚建造

种植韭菜宜采用圆拱形镀锌钢管塑料大棚,跨度6~8 m,长度30~60 m,拱杆间距0.7~0.8 m,顶高2.8~3.2 m。大棚布局时,棚间距1.5~2.0 m。大棚覆盖薄膜全部采用优质0.15 mm PEP膜,防滴露、防紫外线,经久耐用;夏季覆盖耐候防老化遮阳网;门头及卷帘通风处覆盖防虫网。

3 品种选择

长江流域大棚栽培韭菜宜选用叶片肥厚、直立性好、生长速度快、分蘖力强、休眠期短、耐高温低温、抗逆性强、风味浓郁的阔叶型优良品种,如平科11号、791雪韭王、平韭4号、平韭6号、富韭6号、富韭8号、富韭9号、南京寒青、杭州雪韭、嘉兴韭5号等。

4 播种育苗

4.1 苗床整理

韭菜种子种皮较厚,幼苗出土能力较弱,播种前要精细整地,促进齐苗、全苗。韭菜喜肥好湿,苗床应选择有机质含量高、肥沃疏松、排灌方便、保水透气的土壤。前茬收获后深翻30 cm,播种或定植前结合施肥整地,精耕细耙,作深沟高畦。每667 m2施优质腐熟的农家肥3 000~5 000 kg、优质三元复合肥25~40 kg,反复耙匀,土肥混匀后造墒播种。

4.2 种子准备

播种时应选择籽粒饱满、色泽光亮的新种子,以保证发芽率。种子质量应符合二级良种要求,品种纯度≥92%,种子净度≥97%,种子发芽率≥85%,种子含水量≤10%。大田直播每667 m2用种量一般为2.5~3.0 kg;育苗的,每667 m2用种量10~15 kg,可移栽6 667 m2大田。

4.3 种子处理

韭菜一般以干籽播种为主,也可以催芽后播种,一般用清水浸种8~10 h,期间每隔4 h换水一次。去除杂质和秕籽,将种子上的黏液搓洗干净后用湿纱布包好,置于15~20℃的环境中催芽。催芽期间每天用清水冲洗1~2次,一般经2~4 d,大部分种子(50%~70%)露白即可播种。

4.4 播种时间

春播一般在3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秋播一般在8月中下旬,宜早不宜迟。

4.5 播种方法

春播,多采用干籽撒播法,即采用没有催芽的干种子直播于苗床。在整理好的苗床上按行距10 cm,开成宽10 cm、深1.6 cm左右的小浅沟,撒播完毕再覆1.5~2.0 cm厚的过筛干细土耧平压实,随即浇1次水,2~3 d后再浇1次水。在种子出土前后,要一直保持土壤处于湿润状态。

夏秋播,采用催芽后播种。播种前,先将畦面表土起出一部分打碎过筛,以备播种后覆土用,播种前先浇1次底水,约3 cm深,待水渗下后再浇3 cm左右深的水,待水渗下后将种子均匀撒下,然后覆土1.5~2.0 cm,次日再用扫帚轻轻扫平,保持表土疏松、湿润,以利种子发芽出土。播后可采用地膜或稻草覆盖保墒,待有30%~50%的种子出苗后,及时撤去地面覆盖物。

4.6 苗期管理

韭菜出苗前2~3 d浇水1次,保持土表湿润,出苗时要轻浇1次水,地表露白后再浇1次水。随着幼苗的生长,逐渐延长浇水间隔天数并加大每次的浇水量。从苗齐到苗高15 cm,一般每7 d左右浇1次水,同时结合灌水每667 m2随水冲施尿素3~5 kg。雨季应清好“三沟”,及时排除积水,防止沤根烂秧。立秋(8月7日左右)后,结合浇水追肥2次,每次每667 m2追施氮肥3~5 kg。韭菜幼苗生长缓慢,易孳生杂草为害,应及时除去杂草。可在播种后出苗前,每667 m2用33%除草通乳油100 mL对水50 kg喷雾畦面,有效期可达40~50 d。当除草剂有效期过后,杂草又大量发生时,应先人工拔除大草,3~4叶期每667 m2用20%拿捕净(烯禾啶)乳油65~100 g对水50 kg,对杂草茎叶喷雾。一般苗龄80~90 d、苗高15~20 cm时就可定植。

5 定植

5.1 适时定植

一般在韭菜长到5~7片叶、株高20 cm、苗龄70~80 d时即可进行移栽。要求叶色浓绿、无病虫斑、根系发达、根坨成形。定植时间以6月上旬至7月上旬为宜,一般不晚于7月上旬,或8~9月酷暑过后定植。在定植过程中应该避开高温、多雨季节,定植时如果温度过高,会严重导致叶片干枯,缓苗较慢,幼苗的成活率不高,严重影响到韭菜新根的发生和伤口的愈合。而如果定植时期过晚,冬季前的韭菜生长缓慢,鳞茎瘦小,根数少,营养物质积累较少,产量过低。

5.2 定植密度

定植当天韭菜起苗,选择根茎粗壮的幼苗,剪断须根(只留2~3cm)和叶尖(留叶长10cm),保持根系吸收和叶面蒸发平衡,整理成丛之后开穴定植。对于窄叶品种的韭菜,每丛应该保证8~10株,行距15~20 cm,穴距8~10 cm,每667 m2定植3.0万~3.5万株。而对于宽叶品种每丛应该保证在30~40株,按行距20 cm左右,穴距15~18 cm定植。密度应该保持在每667 m2种植2.5万~3.0万株。栽植深度以将叶鞘埋入土中为宜,过深生长不旺,过浅“跳根”过快。同时要尽量保持根系舒展,做到栽齐、栽平、栽实。

5.3 喷洒除草剂

杂草为害是韭菜生产中必须着力解决的主要难题。人工除草劳动强度大、效率低、成本高;科学合理使用化学除草剂,省工、省时,且效果好。栽植前畦面喷洒33%二甲戊灵乳油100~150 mL,对水30~45 kg,均匀喷洒畦面。

6 定植后的管理

6.1 水肥管理

定植后及时浇定根水促进活棵,4~5 d后待新根扎稳、新叶发出、表土发干时浇第2次水,以促进缓苗。定植1周后,新叶长出再浇1次缓苗水,促进发根长叶。多雨季节,要做好清沟排水工作。入秋后要加强肥水管理,一般每5~7 d浇1次水,每10~15 d追1次肥,连续2~3次。每次每667 m2追尿素10~15 kg或腐熟有机肥1 000~1 500 kg。7月底8月上旬可收割第一刀青韭,以后每隔30~40 d收割一次,至春节前可收获3~5次。每次收割后3~5 d在伤口愈合、新叶快出时,结合培土浇水施肥,结合浇水每667 m2追施1次三元复合肥25~30 kg,以后每7~10 d浇水1次直到收割前3~5 d停止浇水,始终保持土壤湿润。

6.2 化学除草

在韭菜生长期间用12.5%盖草能(吡氟氯禾灵)乳油50 mL,对水30 kg叶面喷雾,防除禾本科杂草;用50%扑草净可湿性粉剂80~100 g,对水30~45 kg,叶面喷雾,防治阔叶杂草。

6.3 大棚管理

韭菜生长期适温范围12~24℃,25℃以上生长逐渐缓慢,品质下降,浅休眠品种10~12℃停止生长,7~10℃时即进入休眠。长江流域大棚栽培韭菜一般在10月中下旬(各地初霜前5~7 d)扣棚覆膜保温。扣棚初期当气温达到25℃以上时注意放风排湿,控制相对湿度60%~70%,夜间温度10~12℃,最低温度不能低于7℃。晴天时每天中午前后适时放风,降低大棚内空气湿度,防止病害发生。外界气温降至5~7℃时,棚内增加二层膜或小拱棚覆盖保温。白天揭去小棚膜,大棚扒小缝通风,棚内空气温度调节在20~22℃为宜。夜间大、小棚密闭保温,棚内气温保持在15℃左右。立春后(2月上中旬)根据天气情况,可慢慢去掉棚内二层膜或小拱棚,但必须保证夜间棚温保持在7℃以上。每次浇水后,应适当通风降温。每次收割前可适当降低温度,收割后要适当提升棚内温度。土壤湿度大时,可在畦面撒干草木灰吸湿,以防病害流行。

6.4 开春后的后续管理

大棚韭菜可一次播种多年栽培(3~4 a),每个生产周期结束撤除棚膜后,每667 m2开沟混合施入腐熟有机肥2 000~3 000 kg或腐熟饼肥200 kg,过磷酸钙40~50 kg和硫酸钾15~20 kg,或畦面撒施3 000~5 000 kg充分腐熟的有机肥,以促进植株生长发育,为下一个生产周期打下丰产基础。从第二个生长周期起,养根期要适当控制植株长势,防止徒长,并要注意培土壅根。开春后(2月上中旬)随着外界气温的升高,应逐渐加大大棚的通风量,并逐渐撤除薄膜,最后改为露地生长或保留顶膜进行避雨栽培,夏季高温季节棚顶可覆盖遮阳网降低温度。

二年生以上的韭菜每年7~8月应及时掐去花薹及韭菜花,并将韭菜割除,避免其开花结籽,以减少营养消耗。天旱及时补喷水分,生长期保持水分均匀供应,保持田间湿润,切忌大水漫灌。每年春季培土1次,厚2~3 cm,防止韭菜跳根。一般3~4 a挖除韭根更新换茬,不然产量会逐渐下降。大棚韭菜栽培应优先采用肥水一体化、膜下暗灌和滴灌技术。土壤经常保持湿润,土壤湿度80%~90%,空气湿度60%~70%。冬季棚内浇水时间以晴天9:00~10:00为宜,土壤过湿时不浇水,冬季一次性浇水不可过大。肥料管理上,每割一茬待新叶长出后,结合浇水追肥。一般每生产1 000 kg韭菜需从土壤中吸收氮5~6kg、磷2.0~2.4kg、钾6~8kg。

7 病虫害防治

大棚韭菜病害以灰霉病、疫病等为主,虫害以韭蛆为主。

7.1 灰霉病

一是选用耐抗品种,如多抗富韭6号、超级雪韭8号、韩国雪韭、平韭6号等。二是培育无病壮苗。三是高温闷棚。在棚内病虫害大发生时,于中午保持棚内高温(60℃以上)高湿(相对湿度90%以上)2 h,然后突然通风降温排湿,达到防治灰霉病等病害的目的。四是加强田间管理。加强田间检查,初期发现病株、病叶及时除去,消灭发病中心;及时摘除植株下部衰老叶片,以利于通风透光;蔬菜收获后,及时将病虫残枝、病叶、杂草清理干净,进行无害化处理,保持田园清洁。五是药剂防治。发病初期用50%速克灵(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0倍液喷施,每隔一周喷施1次,连续喷施2~3次。同时也可以使用10%腐霉利烟雾剂分散点燃熏蒸12 h防治。

7.2 疫病

一是合理轮作。实行严格的轮作制度,提倡水旱轮作,可与非葱科的作物轮作。二是种子处理。严格进行种子消毒,防止种传病害的发生。三是药剂防治。发生初期可以使用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2%普力克(霜霉威盐酸盐)水剂600~800倍液、50%扑海因(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25%百菌清600倍液或50%甲双铜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在韭菜收割完成之后进行喷雾防治,每隔一周防治1次,交替使用,连续喷雾2~3次。

7.3 韭蛆

韭蛆是为害韭菜最严重的虫害,一年四季都可对韭菜造成极大的损失。防治方法一是糖醋酒混合液诱杀。韭蛆成虫发生期,每667 m2韭菜地放1~3盆糖醋液,用糖∶醋∶酒∶水∶90%敌百虫晶体=3∶3∶1∶10∶0.6比例配成溶液诱杀;二是在棚室放置粘虫板,大棚出入口、通风口覆盖40~60目的防虫网,田间安装杀虫灯等。此外应该坚持使用腐熟的有机肥,并及时采取化学防治措施,春秋季(每年4、5月及8、9月)可用2.5%功夫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2 000倍液喷雾防治韭蛆成虫,每667 m2可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1.1%苦参碱粉剂500倍液灌根防治韭蛆幼虫。韭蛆成虫羽化期(4月下旬),叶面喷施2.5%溴氰菊酯乳油或20%氰戊菊酯乳油3 000倍液防治。

8 及时收割

当韭菜高20~25 cm时,就可以收获。连续收获的韭菜两刀之间以相隔25~30 d为宜。收割一般选择晴天早晨,刀距地面3~4 cm较好,以割口呈黄色为宜,若刀口呈白色,则证明割得太深,若刀口呈绿白色,则证明割得太浅了。收割时选择清洁、卫生无污染的工具。韭菜贮藏保鲜的适宜温度是0~5℃。

[1]刘中良,高俊杰,郑建利.塑料大棚韭菜安全高效栽培技术[J].长江蔬菜,2017(3):37-39.

[2]袁冬梅,陈正东,邹秀梅,等.大棚韭菜机械化生产模式[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6(12):170.

[3]龚佩珍,盛保龙,唐红芳,等.浙北地区韭菜设施栽培关键技术[J].长江蔬菜,2016(1):39-40.

[4]宋志敏,梁世强.冬季大棚韭菜栽培技术[J].种业导刊,2016(5):21-23.

[5]刘丽君,陈思思,董友磊,等,塑料大棚韭菜高效栽培技术[C].全国设施园艺产业发展与安全高效栽培技术交流会论文集汇编,2016:44-46.

[6]代保平.大棚无公害韭菜生产绿色防控技术[J].现代农村科技,2016(2):28-29.

[7]薛捷,黄玲玲.大棚韭菜高效栽培技术[J].上海蔬菜,2015(5):36-37.

[8]杨小平.大棚越冬韭菜高产栽培技术[J].上海蔬菜,2015(5):39,41.

[9]王莹洁,焦阳.塑料大棚反季节韭菜栽培技术[J].河南农业,2015(5):47.

[10]苏生平.大棚无公害韭菜病虫害防治技术[J].农村百事通,2015(1):40-41.

[11]张文志.大棚韭菜高效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4(4):90.

[12]张立伟,贾金川,范育明,等.苏北地区大棚韭菜高效栽培技术[J].上海蔬菜,2014(4):32,47.

[13]李艳婷.大棚韭菜规模化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河南农业,2013(5):54.

[14]马临红.塑料大棚反季节韭菜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2(3):19-21.

[15]吴桂福,丁建娣,浦晓东,等.韭菜周年高效栽培技术[J].农技服务,2011,28(9):1 271,1 287.

[16]陈爱波.大棚韭菜高产栽培技术[J].上海蔬菜,2011(2):31.

[17]胡乃志,杜翠敏,孟庆六,等.临沂市大棚有机韭菜生产技术规程[J].长江蔬菜,2008(10):17.

[18]韦运和,倪宏正,尤春.大棚韭菜高产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08(3):104-105.

[19]徐立舜.大棚韭菜高产栽培适用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6):221.

[20]王炳祥,温淑红.韭菜保护地栽培技术[J].河南农业科学,1997(12):27-28.

博士,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教授,湖北省蔬菜产业技术体系设施蔬菜岗位专家。长期坚持在蔬菜生产第一线,规划蔬菜生产,指导蔬菜种植,为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做出较大贡献,在蔬菜栽培、设施园艺等学科领域有较为深入的研究,主持和参与近百项农业园区和项目规划,是多家蔬菜生产企业的技术顾问,很多成为区域知名龙头企业。在自科类核心期刊发表科研论文100余篇,编写科普专著5部,参编教材6本。2012年被湖北省科技厅授予湖北省“农业领域产学研合作优秀专家”称号,连续多年被湖北省科技厅聘为“科技特派员”和湖北省农业厅聘为“湖北省蔬菜作物标准园创建专家指导组”成员。自费创办的“华中蔬菜网”,向农民传达最新的科技成果和市场信息,深受广大菜农欢迎。

湖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专项资金资助

杨敏,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武汉,430070

任人,杨静,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

汪李平,通讯作者,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E-mail:hzauwang@163.com

2017-09-07

10.3865/j.issn.1001-3547.2017.20.010

猜你喜欢

韭菜大棚蔬菜
大棚妹子
大棚换茬季 肥料怎么选
谨防大棚房死灰复燃
奇怪的蔬菜
原地翻建大棚 注意啥
蔬菜
风云变幻——赫章韭菜坪
莴苣和韭菜
夜雨剪春韭
韭菜新品种辽韭1号的选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