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浓淡杭州 大手笔书写大文章

2017-12-06

中国生态文明 2017年5期
关键词:杭州文明美丽

浓淡杭州 大手笔书写大文章

媒体印象 杭州的山水太美,赞美杭州山水的诗文太多。以致于记者现在想写杭州的美,往往不知从哪说起。涉及生态方面的国内外荣誉,杭州几乎全得到了,杭州市民津津乐道和引以自豪的是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专家点评 杭州的美丽山水与生俱来,也得益于精心保护。杭州的发展规划、制度建设、生态环境监管,都是大手笔,书写的是生态文明大文章。

人们总是用“人间天堂”来形容这座城市。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里秀美的山水,代表了人们对天堂意境的想象。

数千年的发展史,这座城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唯独不变的,是它一脉相承的绿水青山。

党的十八大以来,杭州坚持以习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论断为引领,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战略部署,以“美丽中国”样本、“两美”浙江示范区为目标,以“八八战略”为总纲,持之以恒,接续努力,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和“美丽杭州”建设,取得了较好成效。先后获得国家生态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中国最佳旅游城市、联合国人居奖等荣誉,市民的环境获得感进一步增强。

杭州钱江新城

优化生态格局,强化生态保护

坚持保护与修复并重、规划与项目并举,努力构建促进绿色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格局。一是坚持规划引领。先后出台了生态市、生态文明建设等多个生态规划,并科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按照主体功能区和生态保护红线、环境功能区划的空间定位,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保规划等多规融合。二是坚持项目带动。实施西湖、西溪湿地、运河、湘湖等综保工程和“三江两岸”等生态重点工程,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全市森林覆盖率65.5%,居全国副省级省会城市之首。三是坚持城乡一体。加快西部区、县(市)与主城区的一体化进程,科学优化空间布局。实施“美丽乡村”、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等工程,累计完成农村生态项目6818个。全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实现行政村和规划保留村全覆盖,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覆盖率接近100%,建成“全球五百佳村”1个、“中国绿色村庄”1个。

加快转型升级,发展生态经济

杭州坚持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入实施创新强市战略,突破发展瓶颈。一是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大力发展信息经济、推广智慧应用。2015年,杭州G D P首破万亿,2016年G D P达1105 0.49万亿元,增速位居副省级以上城市首位。今年上半年三次产业比重为2.5:35.4:62.1,信息经济对G D P的增长贡献率达50%以上,全市服务业主导、信息经济引领、先进制造业支撑的产业格局不断巩固。二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以“关停淘汰一批、整合入园一批、规范提升一批”为基本思路,推进印染、化工和造纸等污染行业整治,削减废水排放量38.72%、化学需氧量45.11%、氨氮42.27%。三是大力开展区域环境综合整治,推动市区工业企业“腾笼换鸟”。四是强势推进节能减排。提前一年完成“十二五”减排任务,获得国家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工作三年考核优秀。狠抓污染防治,提升环境质量

实施系列重大环境综合整治,将“治水、治气、治废”等作为政府最大的民生工程。一是全面加强水污染综合防治。大力实施“五水共治”工程(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建立智慧河长信息化管理平台,构建以落实河长责任为核心的制度体系。新建成一批生态示范河道,全面消灭“黑河臭河”和“垃圾河”。剿灭区控以上劣V类水质断面,省控地表水断面达标率从2013年的84.4%上升到今年上半年的97.3%,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多年保持100%,基本实现老城区“污水零直排”和西部区、县(市)“全域可游泳”。二是全面开展大气复合污染治理。抓住峰会契机,强势推进“五气共治”工程(燃煤烟气、工业废气、车船尾气、扬尘灰气、餐饮排气)实施挥发性有机物整治。杭州已成为无钢铁生产企业、无燃煤火电机组、无黄标车的“三无”城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三是实施生活、污泥、建筑、有害、再生“五废共治”。主城区垃圾分类小区基本实现全覆盖和清洁直运。

创新体制机制,夯实基础保障

坚持把健全生态制度作为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任务和重要保障。一是构建统筹推进机制。成立了杭州市生态文明建设(“美丽杭州”建设)委员会,统一领导“美丽杭州”建设、国家生态

市创建、全国生态文明城市试点工作。二是创新生态考核制度。率先开展乡镇交界断面考核,更好发挥考核的“指挥棒”作用。扎实推进淳安县“美丽杭州”实验区建设,不再考核G D P等经济指标。三是建立完善资源产权制度。在全国率先建立了流域生态补偿公共财政制度,按照生态考核绩效对上游地区给予补偿。去年,将全市所有城区纳入补偿范围,生态补偿资金增加到1.8亿元。四是健全政策法规体系。出台了《杭州市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等多项生态文明领域政策法规。五是加大执法保障体系建设,全力打造“环境监管最严城市”。

弘扬生态文化,营造工作氛围

构建多维度公众参与平台,努力提高市民生态文明素养。杭州早在2002年就确立“环境立市”战略,2003年起全面开展生态市建设,历经13年的努力,建成全国省会城市首个国家生态市。9个涉农县、市(区)有8个命名为国家级生态县、市(区)。全市共建成国家级生态乡镇119个、省级135个。杭州构建多层次生态文明全民行动体系,提高市民生态文明素质。倡导绿色文明出行、绿色消费,推动健康生活方式,建成西溪湿地国家公园等一批生态文明教育基地。民调显示,杭州市民对“美丽杭州”建设知晓率达95%,对杭州整体生产生活环境满意率达77.5%。

猜你喜欢

杭州文明美丽
请文明演绎
漫说文明
杭州院子
我们创造美丽
对不文明说“不”
平凡又美丽
谁是最美丽的虫(三)
杭州
杭州旧影
文明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