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重要途径发展多功能大循环农业

2017-12-06安徽省循环经济研究院院长季昆森

中国生态文明 2017年5期
关键词:三农战略生态

□ 安徽省循环经济研究院院长 季昆森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重要途径发展多功能大循环农业

□ 安徽省循环经济研究院院长 季昆森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我们党历来重视“三农”问题,历来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特别是近十几年来,中共中央每年都就“三农”问题发一个一号文件,足见党和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从而使广大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十八大提出要实现“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但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相比,农业现代化确是一个短板,还存在不少问题。而十九大报告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经济体系”中要优先发展的战略提出来加以强调,这在我们党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这是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涉及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政策和法制,体制和机制,还涉及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协同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多方面、多层次的关系。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指导,全面认真地贯彻这一战略,使广大乡村加快补上“三农”的短板,从根本上解决“三农”的一系列难题,极大地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跟上其他“三化”的步伐,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全国的“四化同步”发挥巨大作用。

发展多功能大循环农业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必不可少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长期推行和深入研究生态循环农业的基础上,笔者于2013年5月上旬首次明确提出“多功能大循环农业”。为了让人们直观形象地看清什么是“多功能大循环农业”,我先后画了三个图:图1是“多功能大循环农业”基本内涵的示意图;图2是在一个县域(或较大农业示范区内)发展“多功能大循环农业”的实施路径;图3是在一个循环农业典型企业中全面实施种、养、微、加、销、游六大产业实际运行的循环图。其关键要义是:

一、多功能大循环农业环环相扣。示意图1用大、中、小15个圆形象地表明了多功能大循环农业:第一层是1个大圆,代表整体联动的大循环;第二层是6个中圆,分别代表种植业、养殖业、微生物产业、加工业、营销业、旅游业;第三层这个中圆,起到承前启后链接的作用;第四层是6个小圆,分别代表循环经济、创意经济、服务经济、科技、文化、金融;第五层是位于中心的一个小圆,代表信息。从图1可以看出,大中小圆之间是环环相切、环环相连、环环相通,起到互联互动,融合放大的效应。

二、发展多功能大循环农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是“减少化肥、减少农药”;二是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三是实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新发展理念;多功能大循环农业是落实习总书记上述三个方面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治本之策、有效途径和综合性方案。习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开发农业多种功能”,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再次明确指出,“要向开发农业多种功能要潜力,发挥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乘数效应”。

三、具有民生之本、生态之根、健康之源的作用。多功能大循环农业对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系统和农村生活系统中产生的废弃物、污染物不断化害为利、变废为宝,实行循环链接,可以充分发挥高效有益的微生物的作用。这不仅能治理土壤污染,还可激活土壤的活力,使其成为一个健康的生命体,促进粮食和食用农产品的安全、优质、健康、美味;不仅能保护和优化绿水青山,还可创造金山银山,具有民生之本、生态之根、健康之源的重要作用。

四、多功能大循环农业跨度大、创新大。钱学森教授说,我们掌握的学科“跨度越大,创新程度也越大。而这里的障碍是人们习惯中的部门分割、分隔、打不通。而大成智慧学却教我们总揽全局,洞察关系,所以促使我们突破障碍,从而做到大跨度的触类旁通,完成创新”。多功能大循环农业的思路符合钱学森教授的思想,它不同于一般的农业,不同于一般的循环农业、生态农业,也不同于六次产业,但又不是脱离上述不同形态的农业凭空臆造出来,而是在上述基础上不断引深和拓展。它是大系统综合的新业态,是跨产业跨学科的新模式,是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五、具有九大功能、十大效应。九大功能是:经济、社会、生态、环保、文化、旅游、节约、高效、健康。十大效应是:不断变废为宝化害为利,不断降低生产成本,不断减少环境污染,不断优化生态环境,不断扩大劳动就业,不断增加农民收入,不断提高资源产出率,不断提升农业的整体效益和竞争力,不断破解发展中的难题,不断有所创新。

六、适应面广、可操作性强。安徽一些多功能大循环农业典型通过多年来的实践表明,种、养、微、加、销、游各产业在市场变化中具有东方不亮西方亮,黑了北方有南方的特点,即俗话所说“风水轮流转”,有应对风险能力强的优势。实践表明,多功能大循环农业适应面广、可操作性强,不同地方、不同地形、不同规模、不同产业、不同品种都适用。

七、实现三个效益的共赢与提升。我从多年研究和推行循环经济的实践中发现一个规律,就是一些典型的成功不单纯是推行循环经济的结果,而是循环经济、创意经济、服务经济融合发展的作用。多功能大循环农业具有将循环链、价值链、创新链、生物链四链合一,融合发展的效应。坚持“以循环经济为原则,以创意经济为引擎,以服务经济为纽带,以科学技术为支撑,以政策机制为保障”,必将实现三个效益的共赢与提升。

八、建设生态文明的有效途径。多功能大循环农业是治理农村面源污染的治本之策。它突出了生态环保、突出了绿色有机、突出了健康安全、突出了节约高效、突出了创意创新、突出了民生之本,这六个“突出”体现了习总书记提出的“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主攻方向”的重要思想。

九、多功能大循环农业既是理论更是实践。它不是哗众取宠,提出一个新名词、新概念,而是要通过实施这种新模式,达到大幅度提高资源产出率和综合效益,实现百姓富、生态美、企业赚、农业强,其特点可概括为:实践性、原创性、系统性、适应性、多效性、复制性。

猜你喜欢

三农战略生态
数说2021“三农”新变化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商务部:多措并举惠“三农”
“生态养生”娱晚年
2020年“三农”十大新闻
走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三大步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实施农村“党建护航”战略的创新实践思考
40年,时光轴下的“三农”演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