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

2017-12-06王林榕

浙江农业科学 2017年11期
关键词:意愿农民因素

王林榕

(1.浙江大学 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浙江 杭州 310058; 2.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

王林榕1,2

(1.浙江大学 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浙江 杭州 310058; 2.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为提高职业农民的培训质量与培训效果,通过调查问卷并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的方法,从培训对象的个人因素与培训制度2方面分析研究了杭州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意愿的影响因素,提出了改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教育方式的相关措施,研究结果对促进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具有指导作用。

新型职业农民; 培训意愿; 影响因素

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长期存在。如今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三农”问题关系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富强。其中,农业从业者的素质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能力的提升和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强调把职业农民培养成建设现代农业的主导力量。近年来,杭州各地区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在一些地区得到农民的热烈响应与广泛参与,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然而,实地调研发现,农民的参与程度存在较大差异,表现为有些农民积极响应,较愿意参加培训,有些农民消极响应,不愿意参加培训。这其中既有主观因素,又有客观因素。针对这一现象,本文试图通过对杭州市农民培训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以期为杭州市政府相关部门制定农民培训政策与措施提供依据。

1 研究方法

1.1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意愿影响因素

根据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实际情况,从个人因素、培训因素2个方面对影响农民参与职业农民培训意愿的因素进行理论分析,在此基础上选定以下12个因素为影响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意愿的因素。

1.1.1 个人因素

一是年龄。从理论上来讲,农民的年龄对其参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有负向的影响。农民年龄越大,思想趋于保守,接受新知识和新思想的意愿越低,而年龄越小的青年农民,比较有求知欲,对新鲜事物和思想的接受能力越强,学习的主动性也越强。二是性别。性别对职业农民培训意愿的影响方向不明确,但一般认为在农村,男性接受培训教育的机会要多于女性,同时其风险承受能力和信息接受能力等也较强,因此,男性参与职业农民培训的意愿可能会高于女性。三是文化程度。文化程度对农民参加培训意愿的影响是正向的。一般来说,文化程度越高,农民对参加培训的认知程度就越高,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内涵会越了解,那么其参加培训的意愿就会越高。四是个人收入。提高收入,走上致富之路是农民参与培训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理论而言,家庭收入越低,农民越倾向于参加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希望获得相关的技术和知识,为其农业生产提供有力保障,进而增加个人收入。五是家庭劳动力人数。家庭劳动力人数是影响农民培训意愿的因素之一。家庭劳动力人数越多,说明这个家庭规模越大,家庭经济生产活动会有较大负担,因此农民倾向于参加培训,希望提高家庭农业生产效率,缓解家庭压力。

1.1.2 培训制度因素

一是培训方式适用程度。培训方式对农民参加培训的意愿会有一定影响。如果授课方式及组织形式易于被农民接受,那么农民内心的认可度越强,未来若有类似培训,其参与的意愿就会越强烈。二是对培训人员满意程度。该因素对农民参与培训的意愿应该有较为正向的影响。对培训人员满意度越高,则培训的积极性肯定会越高;若对培训人员不是特别满意,造成对培训的抵触情绪,则培训的积极性必然会降低。三是对培训课程的满意程度。该因素对农民今后是否参加培训肯定会有正向的影响。农民如果对培训课程中的一些知识点和实用技巧越感兴趣,那么对于课程的满意度就越高,其参加培训的意愿越强烈。四是期望培训持续时间。培训项目持续时间是影响农民培训意愿的一个重要因素,一般来说,项目持续时间长会对他们从事农业生产及经营管理等方面造成一定影响,则农民的培训意愿降低;培训项目持续时间越短,农民就越愿意参加培训。因此,培训项目持续时间对农民培训意愿产生负向影响。五是期望的培训地点。农民是否参加培训,受到培训地点的约束。培训地点越远,产生的各方面费用成本就会越大,农民的培训意愿就越低。因此培训地点与培训意愿呈负相关。六是期望的培训主体。目前,组织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机构较多,农民一般倾向于选择参加自己信赖的培训机构组织的相关培训。在各种培训主体中,农民应该会对各级政府的涉农部门、高校的信任度较高,因此参加此类培训机构组织的培训意愿更强烈。七是培训对当前工作有无帮助。如果参加培训对当前的工作能够提供理论和技术上的帮助,当再有类似培训时,农民会更愿意通过参与培训来获得更多帮助;但当培训对当前工作没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时,就会降低农民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该因素对农民参与参训意愿有正向的影响。

1.2 调查内容与方法

1.2.1 调查问卷的设计

调查问卷从农民个体因素和培训制度因素2个方面进行设计,以期了解影响杭州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意愿的影响因素。调查内容主要涉及年龄、性别、文化程度、个人收入、家庭劳动力人数、培训方式适合程度、对培训人员满意程度、对培训课程的满意程度、期望培训持续时间、期望的培训地点、期望的培训主体和培训对当前工作有无帮助等12个方面。

1.2.2 调查对象

在2016年9月至12月期间,在开展的浙江农民大学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班中采取问卷发放与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共发放问卷300份,收回258份,回收率为86%,有效问卷210份,有效率为81.40%。

1.2.3 分析模型

研究农民是否愿意参加职业农民培训,农民的回答分为愿意和不愿意两种,对这种因变量为二分类变量的影响因素研究问题,多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令y=1表示“愿意参加培训”,y=0表示“不愿意参加培训”,二分类Logistic回归方程:

Logit(P)=InP/(1-P)=β0+β1X1+β2X2+,…,+βiXi=β0+∑βiXi。

式中,P为“愿意参加培训”的概率;1-P为“不愿意参加培训”的概率;β0为常数,β1、β2,…,βi为回归系数;Xi为解释变量,即上述12个变量;i为自变量个数。

2 结果与分析

2.1 变量设定特征描述

新型职业农民的特征变量包括12个变量,经过Logistic模型处理,各变量特征见表1。

表1 解释变量说明及描述性统计

注:+表示有正向作用,-表示有负向作用。

2.2 模型运行结果分析

采用SPSS软件,建立职业农民培训意愿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二分类Logistic回归方程为:

Y=-2.423X1-2.344X2+1.175X3-0.46X4+2.745X5+5.745X6+0.594X7+5.11X8-1.176X9-0.034X10-0.645X11+4.122X12-12.614。

2.2.1 农民的个体因素对其培训意愿的影响

由表2可知,年龄与农民参加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意愿呈负相关,且在10%的水平上显著。说明年龄越大,参加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积极性越低。究其原因,可能是由于农民年龄越大,对于培训教育这种形式的接受度不高,对新知识、新技术的理解和消化能力相对较弱。性别与农民参加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意愿呈负相关,但变量未通过显著性检测。原因应该是现在杭州农村男女接受教育的机会几乎是均等的,且女性参加培训的意愿有时可能会高于男性,因此该因素影响不显著。文化程度与农民参加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意愿呈正相关,且在10%的水平上显著。涵义解释为随着文化程度的提高,其接受新知识、新技术的想法就越强烈,希望参加更多的培训开拓思维,完善自我。个人月收入与农民参加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意愿呈负相关,但变量未通过显著性检测。月收入越低的农民参加培训的积极性比较高是因为,他们希望学习新内容,紧密联系到生产工作中,提高工作效益。家庭劳动力与农民参加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意愿呈正相关,且在5%的水平上显著。说明家庭劳动力越多,其越愿意参加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原因主要是当农民的家中劳动力较多时,其家中农事有人照看及安排,他们就更倾向于参加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提高自身价值,寻找更多的工作机会。

表2 各变量的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

2.2.2 培训制度因素对其培训意愿的影响

培训方式的适用度与农民参加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意愿呈正相关,且在10%的水平上显著,意味着农民认为培训方式越适用其参加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热情就越大。同时也说明农民希望培训的方式不光停留在课堂上,也期望去企业、工厂等地进行实地考察。现如今,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培训方式也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培训中。培训人员的满意度与农民参加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意愿呈正相关,但变量未通过显著性检测。农民对培训的讲师及工作人员越满意,他们会较为愿意参加培训。培训课程的满意度与农民参加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意愿呈正相关,且在5%的水平上显著。解释为农民对培训课程的安排越满意,他们之后参加培训的意愿就更强烈,且这一因素影响较为明显。期望培训持续时间、期望培训地点及期望培训主体与农民参加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意愿呈负相关,但变量未通过显著性检测。说明培训的时间越长、培训的地点越远,农民就越不愿意参加培训。此外,调查发现农民更倾向于参加各级政府及高校组织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对工作是否有帮助与农民参加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愿意呈正相关,且在10%的水平上显著。说明培训对工作的指导性越强、越有帮助,农民则越愿意参加此类的培训。

3 小结及建议

3.1 小结

本文以杭州市新型农民培训意愿影响因素为研究内容,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农民参与新型农民培训意愿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文化程度、家庭劳动力、培训方式的适用度、培训人员的满意度、培训课程的满意度、对工作是否有帮助这6个因素对农民参加培训意愿有正向影响;年龄、性别、个人收入、期望培训持续时间、期望培训地点、期望培训主体对农民参加培训意愿为负向影响。其中,农民的年龄、文化程度、家庭劳动力、培训方式适用度、培训课程满意度以及对工作是否有帮助等6个因素影响较为显著。

3.2 建议

3.2.1 政府引导,整合培训资源

目前,杭州市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仍以政府主导为主,其他相关机构的力量难以有效协调,良性的循环机制尚未成熟。经过本次调查、访谈和实证研究表明,政府行政部门需要大力发挥统筹和引导作用,尤其是要加大宣传力度并调动学校和企业等资源多方联动,明确保障措施,科学合理配置培训资源,为农民提供更为贴心且具有品质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

3.2.2 充分准备,突出培训实效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目的不仅是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更重要的是要满足受训农民的个人需求。杭州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要针对不同产业领域、不同培训目的、不同文化思想的农民需求,提高课程的实用性和职业性,将培训与就业有机结合起来,为农民提供更有实效的培训服务。

3.2.3 多措并举,做好跟踪服务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跟踪服务可以采取线上线

下结合的方式进行,通过建立培训班微信群,让培训学员和授课教师多沟通多互动,回答农民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各类问题。此外,开展跟踪服务回访工作,了解培训学员目前的情况,收集培训他们的服务需求,为他们提供有针对性的技术服务,进一步提高农民对培训的满意程度。

[1] 傅雪梅, 庄天慧. 成都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模式及其效果影响因素[J]. 贵州农业科学, 2016, 44(1):171-176.

[2] 许金鸾. 福建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意愿影响因素研究[D]. 福州:福建农林大学, 2014.

[3] 王佳, 余世勇. 农户参加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重庆市683份农户问卷调查的实证研究[J]. 教师教育学报, 2014, 1(1):57-61.

(责任编辑:万 晶)

2017-05-17

王林榕(1991—),女,浙江杭州人,本科,主要从事职业教育培训工作,E-mail: 826460546@qq.com。

文献著录格式:王林榕.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J].浙江农业科学,2017,58(11):2055-2057,2062.

10.16178/j.issn.0528-9017.20171155

F323.6;G725;[S-9]

A

0528-9017(2017)11-2055-03

猜你喜欢

意愿农民因素
健全机制增强农产品合格证开证意愿
腹部胀气的饮食因素
四大因素致牛肉价小幅回落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汪涛:购房意愿走弱是否会拖累房地产销售大跌
解石三大因素
短道速滑运动员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An Analysis on Deep—structure Language Problems in Chinese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