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要做胜利者

2017-11-29金一南

当代贵州 2017年47期
关键词:胜利激情

要做胜利者

没有苦难,就没有坚忍,没有积聚;没有胜利,就没有激情,没有尊严。

人们常说:不以成败论英雄。有例为证:项羽当年兵败垓下、自刎乌江,仍然不失为横亘古今的大英雄。

所言极是。但另一个事实也十分明显:人们踏上社会,没有一个是为了饮下失败这杯苦酒。项羽当年起兵,也决不是为了自刎乌江。允许失败,同情失败,痛惜失败,甚至某些情况下以悲剧般的情怀惋歌失败,并不意味着真的追求失败。

甲午战败,水师提督丁汝昌自杀,“定远”管带刘步蟾自杀,“镇远”管带林泰曾自杀,继任管带杨用霖自杀……也不能够阻止割让辽东半岛和台湾、赔款两亿两白银的《马关条约》签订。

以死亡规避失败的人,即使一死了之,也无法了断败局。

战场打不赢,一切等于零。看看西方国际政治学中的经典论断:历史上大多数国家是在战争中形成的;国家制造战争,而战争制造国家;征服与继续征服是大国存在的状态,防止被征服则是小国存在的状态。这些理论再清楚不过地说明:军队、武力、掠夺、征服,是西方政治最鲜明的标记和最有力的工具。

18世纪,德国元帅沙克斯就说过:所有的科学都有原理,唯独战争没有。19世纪,德皇威廉二世的表述更加直白:每当发生争论,德国总是在开口前把一支左轮手枪摆在会议桌上,使别的国家望而生畏。20世纪,美国总统克林顿的概括最为露骨:每当发生危机的消息传到华盛顿,我们所有人的第一反应都是,离出事地点最近的航空母舰在哪里?

我们不喜欢这种理论主导的世界,也不喜欢持这种思维之人制定的世界秩序。改变它、改造它之前,首先必须适应它。除此之外,别无他途。自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一而再、再而三地吃亏,不是因为我们的礼仪不够周全,而是因为我们的肌肉不够坚硬。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习近平总书记讲的六个字:“能打仗、打胜仗”,毫无疑问成为新时期军队建设的根本标准。

什么都可以替代,胜利无法替代。不论哪个时代,不管从军、从政、从商,谁人不想以胜者的美名留存千古。但自古以来,胜利的美酒何其珍贵,而失败的苦酒却往往一杯接一杯。

于是人们在办公室总结出各种经验体会,在书店里摆上各类心灵的鸡汤,在墙上挂出眼花缭乱的名言、守则,设想通过把控规律、掌握诀窍而“不战屈兵” “一招制敌”,轻松获胜,以致忘掉了拼搏精神的两个来源:胜利和苦难。

没有苦难,就没有坚忍,没有积聚;没有胜利,就没有激情,没有尊严。

1840年以来走过中国历史舞台的各支军队中,唯中国人民解放军能打仗、打胜仗。万里长征的艰难跋涉,抗日战争的烽火硝烟,解放战争的恢宏画卷,抗美援朝的严酷较量,使八一军徽在全世界栩栩生辉。这是多少前辈前仆后继、舍生忘死、用鲜血和生命浇灌的丰硕成果,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由梦想变为现实的坚强支撑。

我们今天的生活日益精致,日益富裕和优雅的我们,躁动也平静,直白也谦恭,较真也妥协,激情也温和,还有过往那种不屈不挠的精神之刃吗?在千呼万唤无人响应的失败谷底,我们是等待求援还是寻路攀登?在星光璀璨万众瞩目的辉煌巅峰,我们是纸醉金迷还是转身前行?我们心底里能否澎湃那种敢于斗争、敢于胜利、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精神底蕴?

成吉思汗说:越不可越之山,则登其巅;渡不可渡之河,则达彼岸。毛泽东说: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任正非说:除了胜利,我们已经无路可走。

这就是胜者思维。即便在最黑暗、最失败、最无望时刻,他们内心也有一杆胜利旗帜呼拉拉飘扬。

(责任编辑 / 李坤)

金一南

本刊顾问,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所长,少将,博士生导师,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有国家安全战略、国际冲突与危机处理等。

猜你喜欢

胜利激情
坚持就是胜利
萌动的激情
在这里遭遇激情,就在这里演奏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四中全会在京胜利闭幕
图志
我们的激情瞬间
户外激情
坚持
胜利的手势
激情浪漫赋新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