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造品牌 助推发展

2017-11-29李洪应

当代贵州 2017年47期
关键词:毕节市毕节申报

文_李洪应

打造品牌 助推发展

文_李洪应

毕节市质量品牌建设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发展缓慢到“井喷式”增长,有力助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2016年至2017年,是毕节市质量品牌建设发展最快的两年。两年来,全市共申报“贵州省名牌产品”59个,获批43个,获批率为72.88%。其中,2016年申报“贵州省名牌产品”16个,获批10个,获批率为62.50%;2017年申报“贵州省名牌产品”43个,目前33个通过初审,通过率为76.74%。

以上这些,不仅是毕节市质量品牌建设“井喷式”发展的一个案例,也是毕节市质量品牌建设步入新时代“快车道”的一个重要信号。

首获“省长质量奖提名奖”

2016年12月2日,贵州省品牌建设大会传来喜讯,贵州省烟草公司毕节市公司从数十家参评单位中脱颖而出,荣获省长质量奖提名奖。这是毕节试验区企业首次获此殊荣,也是全国烟草商业企业首次获得该类奖项。

获省长质量奖提名奖,一方面是贵州省烟草公司毕节市公司持续不断走卓越之路、质量之路、品牌之路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是毕节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质量与市场监管工作会议精神,坚定不移地实施品牌发展战略,不断改革创新、开拓进取的结果。

毕节是全国十大主产烟区和技术示范区之一,在全国烟叶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2012年起,贵州省烟草公司毕节市公司围绕“高效、生态、安全”的烟叶生产理念,全力打造“乌蒙清甜、杜鹃蜜甜、有机生态”三大品牌,践行“立足贵州、面向全国、争创一流”的战略目标,以企业标准体系为平台,对质量管理、环境管理、职业健康安全、目标管理等体系进行优化整合,全面导入卓越绩效管理模式,从顶层设计入手,不断丰富延展品牌内涵。

质量品牌“井喷式”增长

近期,从贵州省质量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传来消息,毕节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今年组织申报的43个“贵州省名牌产品”已有33个通过初评,这是毕节市开展质量品牌建设以来取得的又一项“井喷式”增长,也是质监系统从省级层面对毕节市质量品牌建设工作的肯定,更是“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后,毕节市在质量品牌建设方面取得的又一好成绩,标志着毕节质量品牌建设步入新时代的“快车道”。

毕节市质量品牌建设“井喷式”增长始于2016年,毕节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充分运用贵州省名牌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等品牌创建机制和平台,以优势骨干企业为主体,培育扶持了一批市场竞争力强、影响面广的服务品牌、区域品牌和文化品牌,推动毕节产品向毕节品牌转变。

2016年,向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贵州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推荐16个产品申报“贵州省名牌产品”、1个产品申报“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3家旅游企业申报“贵州省服务业名牌”、1家企业申报“省级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4个产品申报地理标志产品。最终,毕节市富雄食品有限公司“富雄牌食醋”、大方县琼芳食品开发有限公司“琼芳牌豆豉粑”、贵州毕节恒有农产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黔乡粹牌毕节白蒜”等10个产品获评“贵州省名牌产品”;大方冬荪、金沙回沙酒、禹谟醋、威宁荞麦4个地理标志产品获国家质监总局公告保护;大方天麻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以高分获得项目验收。

2017年,向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贵州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推荐金沙和纳雍两县申报“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4个旅游景点申报“旅游标准化试点”、5个产品申报地理标志产品。最终,纳雍县获批“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创建区”;织金竹荪获批“国家竹荪种植标准化示范区”建设;百里杜鹃生态旅游产业园通过省级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验收并获命名;4个旅游景点获批“省级旅游标准化试点”建设;威宁芸豆、清池茶、威宁苹果、威宁萝卜、大方豆干(大方手撕豆腐)5个地理标志产品获国家质检总局公告受理。

“十三五”期间,毕节将重点围绕精品果业、蔬菜、马铃薯、核桃等十大类特色产品打造质量品牌,助推特色农产品品牌线上线下同步发展。图为威宁脱毒马铃薯产业园区万亩优质马铃薯生产基地。(苗麒麟 / 摄)

着力推进质量品牌建设

品牌是市场的通行证,是检验区域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尺。实施好品牌战略,是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高产品附加值,推动发展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

根据《毕节市质量发展“十三五”专项规划(2016-2020年)》要求,“十三五”期间,毕节试验区将培育国家级地理标志产品(含地理标志商标)33件,国家级旅游服务品牌10个,国家级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3个,中国驰名商标3件,国家级服务品牌3个,国家级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1个。培育省长质量奖(含省长质量奖提名奖)1家,省级服务业品牌3个,省级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2个,贵州省著名商标40件,贵州省名牌产品60个,省级及以上优质工程奖5项。新增无公害农产品认证100个、绿色食品认证20个、有机产品认证10个。

为按时完成这一目标任务,未来几年,毕节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将按照“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监”十二字方针和“12345”工作思路,紧盯目标任务,突破重点难点,狠抓落实,紧紧围绕“质量发展”这一目标,严守“产品质量安全、特种设备安全”两条底线,实施“质量兴市、标准兴市、品牌兴市”三大战略,突出“计量、标准化、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四项重点,强化“政治意识、服务意识、机遇意识、创新意识、法治意识”五个意识,把“大党建”作为工作统领,“大扶贫”作为底线目标,“大安全”作为基本保障,“大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加大对品牌建设的推进力度。

着力打造绿色农产品品牌。以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为契机,实施生态文明建设。依托贵州绿色农产品评价标准、认定规则、标识管理体系培育贵州绿色农产品,重点围绕茶、中药材、精品果业、蔬菜、马铃薯、核桃、油料、特色食粮、生态畜牧、养殖十大类特色产品打造质量品牌,助推特色农产品品牌线上线下同步发展。

着力打造工业产品品牌。围绕新能源汽车、新型建材、空气压缩储能、传统文化工艺品等领域,不断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逐步培育一批质量水平高、影响力大的自主品牌。助推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毕节汽车产业基地建设,鼓励载货汽车、新能源汽车等汽车制造产业进一步完善产业链;支持空气压缩储能系统、煤制聚烯烃、煤制乙二醇、煤制清洁燃料、石墨烯、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等产业走出去,构建国内国际先进的特色制造业品牌等。

围绕服务业提升品牌。以旅游服务、政务服务、电子商务服务等为主攻方向,全面提升服务业质量标准水平、行业自律能力和质量诚信意识,培育服务业品牌。旅游服务方面,以全市“一核心、三龙头、六板块、一走廊”旅游产业发展空间布局为导向,通过对百里杜鹃、织金洞等龙头景区,韭菜坪、油杉河等跨区域的重要旅游资源,以及法寨河等乡村旅游景点进行统筹开发,促进全市旅游从景点旅游逐步向全域旅游转变,进一步扩大旅游文化品牌影响力。政务服务方面,以群众认可为标准,秉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按照“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的思路,建立完善闭环运作、权责一致、运转高效的政府职能体系,打造出群众满意的政务服务品牌、机关文化品牌。

(作者系毕节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党组书记、局长 责任编辑 / 哈文丽)

猜你喜欢

毕节市毕节申报
贵州省毕节市威宁自治县:17个鲜食玉米品种同台比拼
瑞雪兆丰年
夏日荷景
鼠国要上天之离你十五米
毕节留守儿童的新家
补足区域交通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