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春晖联社”助力脱贫攻坚

2017-11-29任廷会马红梅

当代贵州 2017年47期
关键词:印江自治县春晖

文_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 任廷会 马红梅

“春晖联社”助力脱贫攻坚

文_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 任廷会 马红梅

“‘春晖联社’为我们增收致富开辟了道路!”说起村里的扶贫措施,印江自治县朗溪镇贫困户李勇对“春晖联社”赞不绝口。

李勇今年49岁,由于身体不好,做不了繁重的农活,生活的重担压在妻子一人身上。村里7月28日成立“春晖联社”后,他从“春晖使者”创办的合作社代养了5头生态猪,年底出栏后将获3000元分红。

作为在朗溪镇挂牌成立的贵州首个乡镇“春晖联社”,成立之初便吸纳了62名社员,礼聘了43名县级“春晖使者”,田茂军、田儒彬等6名春晖使者共筹资1000多万元,创办、领办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522户1549名贫困户共同发展。

印江自治县团县委副书记甘岁月表示:“为改善郎溪镇经济发展滞后、基础设施落后、村民生产积极性差等现状,郎溪镇充分发挥春晖使者振兴农村经济的人才资源力量,真正让贫困户脱贫有账可算、贫困村出列有据可依。”

脱贫攻坚的参与者。郎溪镇积极鼓励春晖使者充分发挥自己的资源、资金、人脉优势,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增收致富。“我会尽己所能带动村民们早日摆脱贫困。”朗溪镇三村春晖使者田儒彬在村里创办了养猪场,为20户贫困户每户代养生态猪5头,出栏后按每头600元的标准给贫困户分红,按每月3000元的工资为1户贫困户长期提供就业岗位。

产业发展的助推者。“用活农村闲置资源,让贫困户自食其力,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朗溪镇昔蒲村春晖使者代芳琴介绍,她与同村6名村民流转了120亩土地,创办了方琴育苗场,带动了17名贫困人口长期就业,每年可增收18000元。

公益事业的见证者。春晖使者积极投身于扶贫济困的公益事业中,朗溪镇凝聚了向上向善力量,爱心公益蔚然成风。昔蒲村春晖使者田茂军投入5万元,资助贫困学子和救助孤寡老人;孟关村春晖使者田仁杰投入1万元,资助今年考上二本以上大学的贫困学生;屋基坪村春晖使者陆义飞引荐上海爱心企业为坪柳小学添置了空调、电风扇等价值3万元的降暑设施。

此外,不少春晖使者还扮演了镇村两级决策建议“智囊团”和乡风文明“督导组”等角色,在朗溪镇脱贫攻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春晖联社在朗溪镇的落地生根,是印江自治县探索“民心党建+‘三社’”改革的基层探索。

近年来,印江建立起以春晖基金、春晖使者、社会各界人士、相关部门、农民群众相融的“春晖联社”,以“春晖联社”为载体,推动农村经营制度改革发展模式,“春晖力量”在反哺农村,助力脱贫,参与乡村治理,推动农村发展中发挥出不可替代的作用。

为推动春晖文化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乡村、进企业,培厚“春晖行动”持续发展土壤,印江建立了优秀春晖使者“村榜”“乡廊”“县馆”,以纪录片、书籍、实物留存等形式保护乡土文化,留住乡愁情怀。

截至目前,印江按标准礼聘县乡村三级春晖使者4680名,200多个村(居)建立了春晖人才数据库。

“春晖联社”在参与印江乡村治理,推动农村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图为湄坨村春晖社社员采茶现场。(印江自治县团县委供图)

(责任编辑 / 付松)

猜你喜欢

印江自治县春晖
贵州省毕节市威宁自治县:17个鲜食玉米品种同台比拼
给炎炎夏日加点“苦”与“甜”
百年富春:四季宴魁春晖飨
印江自治县全力做好老干部健康体检工作
跑起来
谢自洁、陆春晖设计作品
广西民族自治县立法协商历史考察和经验启示
书法为媒 打响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