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黔西县:讲习得法 脱贫有方

2017-11-29杨刚

当代贵州 2017年47期
关键词:黔西县讲习所国军

文_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 杨刚

黔西县:讲习得法 脱贫有方

文_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 杨刚

黔西县杜鹃街道大兴社区脱贫攻坚讲习所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史开心 / 摄)

“茅屋变别墅,小路变成柏油路,开起农家乐,奔向致富路……”

在黔西县田间地头采访,这些喜闻乐见的歌谣,群众随口就能唱。

11月7日,黔西县杜鹃街道办事处大兴社区会议室挤满前来“听课”的村民,杜鹃街道办事处主任、“新时代农民脱贫攻坚讲习所”副所长董霞正现场讲解土地承包法。

“把土地流转到合作社发展产业,还可以在家门口务工,领取务工费和土地流转费,年底还能享受分红,收入起码是种玉米的好几倍。”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咱老百姓要抓住这个新的机遇啊……”

自今年4月开办新时代农民脱贫攻坚讲习所以来,在杜鹃街道像董霞一样的讲习员已达300余名,累计“开讲”200余场。这些大大小小的“讲习”,采取集中与分散、定点与流动等形式,利用板凳会、院坝会、群众会、赶场天等,开展政策解说、经验交流、纠纷调解、技术讨论等,或在田间地头、基地一线,进行实地查看、现场指导,手把手教村民技术。

“围绕‘由谁讲’‘讲什么’‘怎么讲’三条主线,杜鹃街道‘脱贫攻坚讲习所’结合村民切身需求和利益,将街道办农技站、派出所、司法所、社保中心、养老中心等部门人员纳入讲习队伍,重点在合作医疗、低保、普法、农业技术等领域开展‘讲习’。”杜鹃街道办事处党工委书记潘波说,“讲习所”让群众得到实惠、干部受到教育,促进干群关系更加和谐,同时为社区发展鼓足了干劲。

大兴社区一组村民陈国军是社区讲习员培养对象。通过自己10余年的摸索,陈国军在经果种植方面颇有“一手”,常常义务到村民种植基地对果树剪枝、防虫害、施肥等进行技术指导。在“准讲习员”陈国军的带领下,同组近30户村民发展起了艳红桃、杨梅、猕猴桃等经果林,年收入达万余元。

“讲习”得法,脱贫有方。黔西县红林彝族苗族乡渔塘村新时代农民脱贫攻坚讲习所还对村民发布讲习计划,从4月到12月,根据季节和社会热点,分列精准扶贫政策讲解、秋冬种植、贵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农村合作社相关知识讲解、党的十九大报告学习、冬季作物越冬等内容。

为使“讲”与“习”覆盖到少数民族聚居村寨,渔塘村箐边六组苗族聚居地还成立了苗语新时代农民脱贫攻坚讲习分所,聘请苗族能人作为讲习点苗语讲习员,以“锦绣计划”、巾帼示范基地为依托开展民族民间工艺生产、家政服务、电商产业等讲课,促使苗族贫困妇女通过在家发展传统蜡染、刺绣等工艺产业实现致富增收。

“人人都是讲习员。”黔西已形成由党委书记、宣传委员、第一支书、学校教师、道德模范、“黔西群英谱”、农技专家、法律讲师、业务骨干、乡土人才、致富能手、退伍军人、合作社负责人、乡贤寨老等组成的县乡村三级专职讲师队伍。截至目前,黔西已创办各级各类讲习所514所,讲习员达10000余人,其中登记在册讲习员6339人,开展集中式讲习活动5794场次,流动式讲习活动10000余场次,受惠群众达60万余人。

猜你喜欢

黔西县讲习所国军
女性再独立,也不能让老公在家里没了价值感
乌江源百里画廊
新时代农民(市民)讲习所助推脱贫攻坚工作的调查与研究
作品赏析(3)
浅析黔西县易地扶贫搬迁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
大革命时期苍梧农民运动与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
党的十九大以来贵州新时代农民 (市民) 讲习所工作大事记
殷周时期“中”观念的生成演变
新时代农民讲习所:“讲”出精气神“习”出好日子
中国海军抵巴基斯坦参加多国军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