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移动学习和世界大学城空间的高职英语情境教学研究

2017-11-21刘艳平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7年36期
关键词:大学城英语教学世界

◎刘艳平

基于移动学习和世界大学城空间的高职英语情境教学研究

◎刘艳平

将信息化教学手段“世界大学城空间平台”和“移动学习”运用于高职英语情境教学,使空间教学、移动学习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打破时空和空间的限制,实现英语学习数字化和情境化,突出了“交互性”和“实用性”的特点,从而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提高英语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随着全球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深入,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网络技术、数字化校园建设对高职英语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且高职英语学科的具有分散性、片段化的特点,具备采用世界大学城空间平台和移动互联技术等信息化手段的先天实践优势。但传统课堂教学存在学习方式单一、学习过程枯燥、学习评价滞后等缺点,使学生学习兴趣不浓,课堂效果欠佳。因此,在当前信息化环境下,如何创新教学模式,优化教学过程,如何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渗透信息化思维,充分利用世界大学城空间平台和移动互联技术,实现高职英语数字化教学和情境化教学,成为现今高职英语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理论依据

1.基于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该理论包含两个核心思想:第一、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考虑学生的需求和学习爱好,对学习过程进行形成性评价,培养学生核心的就业技能。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体验教学情境、获得知识重构。第二、以教师为主导。教师的作用不再是知识的讲授者或呈现者,而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或合作者。运用活动、教学资源等激发学生,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知识获取能力的锻炼和提高。

2.源于克拉申(Krashen.S)关于外语学习的“输入假设”理论(The Input Hypothesis),理想的输入应该做到既有趣又有关联,且有足够的输入量。语言的使用能力如Speaking,不是老师教出来的,而是接触大量的可理解的语料或资源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积累而自然形成的。由此可见,可理解的语言输入是语言习得的关键。而基于移动学习和世界大学城空间的三位一体的高职英语教学模式,能提供大量的、生动的、易理解的语料资源,更贴近这种理想的语言输入境界。

“三位一体”教学模式

将“世界大学城”引入高职英语课堂,将移动学习运用于情境教学,使课堂教学、空间教学、学生自主学习紧密结合,三位一体,优势互补。充分利用世界大学城空间,使学生了解并积累真实地道的语言资料,运用多元化的信息呈现方式以及内容组织方式,使之自然转化成学生自己的知识信息;通过移动学习,及时协调学习者与学习资源之间的关系,为学习者创造灵活的认知情境,将学习和生活融为一体,实现随时随地学习。

世界大学城空间学习

作为信息化教学手段,教学资源的集成共享性、教学交流互动性和学习过程随时性是世界大学城空间最大的亮点。利用世界大学城空间组织教学,其教学过程设计可以打破45分钟的现场课堂教学,而兼 顾Teaching Preparation, Teaching Precedure, After-class Tutorship三个部分,即教学准备、教学实施、课后辅导。它的目标在于根据学生特点来组织教学,以实现教与学的相互融合,提升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和职业能力。教师课前组织学生以实名制在世界大学城空间群组中讨论,了解其现有的基础和存在的问题,由此来设定教学目标和内容,并突出个性和特色,同时准备好该项教学内容所需的基础性资源和拓展性资源。根据多年的建设和教学实践,世界大学城《大学英语》和《会计英语》空间课堂已形成集电子教案、网络课件、微课视频、习题库、单元测试、网上答疑、教学反馈、教学信息为一体的高职英语教学资源平台。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计划、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结合课程教学目标,充分利用世界大学城空间自主学习,形成个性化的学科知识结构,实现个性化教学。

一个情境也可以分为若干个不同的小情境。例如情境Invitation Etiquette可以细分为四个小情境:invite people to join daily activity, invite people to formal occasions, accept an invitation, decline an invitation。 在信息化环境下,教师在备课时要认真挖掘教材内容,领会教学意图,并针对教学内容和意图,在已有的专门的数据库李搜索相关资料加以重构和编辑。将制成的电子教案、课件、微课、相关背景资料、音视频材料等运用超链接的方式嵌入到不同的知识模块。学生可以点击任一知识模块的名称,链接到相关的学习资源,从而实现了根据个人需求来进行情境学习。世界大学城空间不但可以利用网络技术向学生展现课堂教学实况、学习微课、布置课堂作业,还可以通过“在线答疑”、“课程群组”、“留言信箱”和“在线视频”等个性化辅导进行互动交流,使学习过程超越课堂45分钟,实现了全天候学习,凸显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同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了及时的指导,从而实现了因材施教,大大提升了教学效果。

移动学习

移动学习(Mobile Learning)是指借助移动设备的帮助,能有效地呈现学习内容且能提供教师与学习者之间双向交流的一种学习方式。它提供了一个可以随时随地使用手边的移动工具来进行学习活动的 4A (Anyone,Anytime,Anywhere,Any device)学习。加强了与学生的情感信息交流。可以最大程度地实行个性化学习,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和学情听录音或看视频,进行跟读或模仿,在线完成作业和测试;同时,在世界大学城空间学生可以直接点播英语电影和英语教学视频等。教师根据学生的需求进行在线答疑辅导、监听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可以人机对话、生生合作、师生交流;在移动学习中可以通过微信、qq手段等实现师生一对一的个性化交流。所以,移动学习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授课时间和教室空间,可以利用碎片时间和休闲地点进行学习,并且可以进行自我评估。

基于移动学习和世界大学城空间的高职英语情境教学,符合现代高职学生的特点和学习的需求,能让学生们体验到随时随地学习英语的全新感受,重新激发他们对学习英语的兴趣。 通过手机、平台开放式资源平台建设,使学生学习从被动到主动、课堂到课外、 线上到线下、封闭到开放,实现学生自主化和个性化学习,从而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和涉外能力,对于提高高职英语教学效果具有现实意义。

(作者单位:湖南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大学城英语教学世界
“首届中国钢琴音乐周”在我校大学城校区举行
世界上所有的幸福都是自找的
Long的互动假说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大学城经济对城镇化影响初探——以呈贡大学城为例
大学城体育课程资源共享初探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中EGP+ESP模式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