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

2017-11-21李昱龙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7年36期
关键词:环境保护理念环境

◎李昱龙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

◎李昱龙

本文主要以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作为出发点,并从多方面探讨了经济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具体措施。以期为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和谐共进提供一些参考。

社会经济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同样伴随着诸多环境问题,这就需要我国在注重经济发展的同时加强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尤其是近年来,温室气体排放量日益增加,不仅造成全球气候变暖,还会直接造成各种灾害频繁发生。比如强降雨、冰雪冻融等,是引发重大地质灾害的主要因素,不利于生态环境的平衡发展。越来越突出的环境问题已经敲响了经济发展的警钟,这就需要社会各界对环境保护问题引起高度重视。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我国的《环境保护法》从法学的角度对环境的概念阐述为:本法所称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各种天然或者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总体。站在宏观角度来讲,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

工业革命之后,工业经济发展速度加快。而工业经济的发展需要以森林资源、淡水资源等为基础,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资源消耗量。与此同时,在工业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有些企业将其关注的焦点放在经济利益方面,从而直接忽略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直接将工业废弃物排放到环境中,导致环境遭受严重的破坏。因此,经济的发展既要依赖环境,又会破坏环境。这就需要在注重经济发展的同时,坚持协调、和谐共进原则,促使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如果只注重经济发展,不关注环境保护,不仅会造成大量资源的浪费,还会导致自然环境失衡。

促使经济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措施

坚持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我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目标与方向。其核心思想为:要想促使社会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应建立在社会公正、人们积极主动参与经济发展决策的基础之上。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既需要关注经济发展速度和经济效益,又要加强对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视,进而保障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不会对后代人的生存与发展构成威胁。站在这一层面可知,可持续发展战略鼓励对资源和环境有利经济活动的开展,对于不利于资源和环境的经济的活动应及时摒弃。

积极开发和利用可再生能源。面对日益减少的资源和能源,我们应积极开发和利用可再生能源,尤其是开发环保型新型能源,这是现阶段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是实现生态环境平衡发展的途径之一。目前,随着人们思想理念的转变,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且国家针对可再生能源开发工作制定了相关鼓励政策和措施,并加大了资金、物力、人力投入力度,使得无论是可再生能源的生产规模还是使用范围,都在不断扩大。这就为实现我国经济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构建生态文明理念和绿色经济理念。生态文明理念包含三个内容,一是尊重自然,二是顺应自然,三是保护自然。所谓尊重自然是指人类在面对自然、认识自然、了解自然、利用自然过程中,应秉持着尊重自然的态度,尊重自然界所有客观存在的生命。保护自然是指在与自然相处过程中,人类应该主动承担保护生态系统的责任,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针对环境恶化问题,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措施保护自然。顺应自然主要是指人类与自然相处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客观规律和相关条例。绿色经济是一种新型经济模式,建立在传统产业经济模式基础之上,并以市场为方向,旨在促进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发展。构建生态文明理念和绿色经济理念是实现经济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理论基石。

完善法律体系。促使经济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保障是构建体系化、科学化的法律体系。世界各国都应为保护环境做出努力,以节能减排、保护环境作为经济发展目标之一,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效能标准、责任主体明确的法律法规。并加大惩罚力度,提高企业行为的规范性。目前,针对我国法律体系不健全这一问题,我国需要重点关注高消耗、高污染项目,并对此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考核标准,引导企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要求调节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关系。为进一步引导企业由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向绿色经济发展模式转变,我国在制定法律法规、建过程中,应坚持尊重自然、保护自然、顺应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并树立全局思维,构建战略性思维的法律体系。加强对市场的监管,从而推动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走向法制化轨道。

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属于一种和谐统一、可持续发展关系。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生态平衡发展对于促使我国经济的健康、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全面认识这一关系基础之上,我国各界应针对环境恶化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比如制定健全和完善的法律体系、树立科学正确的理念等,进而在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实现社会效益目标,最终为促使经济与环境保护的和谐共进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国防科学技术大学附属中学)

猜你喜欢

环境保护理念环境
环境保护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环境
基于环境保护的城市污水处理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新《环境保护法》解读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中医理念的现代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