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课堂沉默现象浅析以及解决对策

2017-11-21秦泽宇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7年36期
关键词:大学生老师课堂

◎秦泽宇

大学生课堂沉默现象浅析以及解决对策

◎秦泽宇

当今大学生的主要学习阵地在于日常课堂,在课堂上不仅可以吸收专业知识,提升综合素质,而且能够促进创新思维的培育,是科教兴国战略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目前大学生课堂沉默现象普遍存在,这对于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以及创新思维的培养是非常不利的。因此,改善教师的教育教学方法,加之社会舆论的正确引导,从而消除课堂沉默,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是十分必要的。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认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这就是提问的重要性。只不过,当前很多大学生在课堂上均不会主动提出问题,甚至对于老师的主动提问,也基本是充耳不闻、无动于衷,一种沉默而消极的态度,在课堂上蔓延着。这种现象不但会减弱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而且会损害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对教学质量的提升有不利影响。因此,探索当今大学生课堂沉默现象的原因并设法解决,已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当前大学生课堂沉默现象原因分析

社会文化的影响。中国的文化源远流长,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面子观念”,这是一种常见的社会心理形态。大多数人平时会注意维护自己的脸面,尤其在公共场合中,更要注重自身的言谈举止,生怕会出错,惹来别人的嘲笑等等,一般不会考虑这些言行是否是自己真正想要的。大学生是一个庞大而特殊的群体,由于刚刚成年,心智上尚不成熟,并且缺乏为人处世的经验,所以,会特别在意自己的“面子问题”。当他们认为在课堂上“抛头露面”回答问题,或者觉得自身的知识还达不到某种程度,可能会致使自己丢面子时,他们会时常采取沉默的方式应对,以维护自己的面子。

现在社会各类“快餐文化”和各种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不断影响着大学生,使他们轻易就滋生了浮躁心理,不管是上课还是自习,马虎走神的毛病屡屡发生。不仅如此,大学是网络群体中的佼佼者,网上那些具有强烈感官刺激、新奇好玩的东西,每每会让他们心潮腾涌、热血沸腾,并且在脑海中留下深刻印象。而这些杂念如果被带到课堂中,则表现为注意力分散,听课不认真,上课开小差等等,对于老师所抛出的问题懒得去思考,自然是不会回答。

教育制度的影响。当这些学生还在上初中、高中时,所接受到的很多是应试教育,只重视考试分数,而不重视学习方法引导、知识技能拓展,只是被动的获取知识。在这种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学生,从意识上学习的主动性就比较小,求知欲不高,缺乏自主构建知识体系的自觉意识。由于习惯模式的催动,很多学生不愿和老师交流,老师教什么就学什么,这是典型的应试教育形式。小学阶段,在老师“权威”的震慑下,即便是认真学习的学生,也是多听少言,害怕被老师批评,包括初中、高中同样如此,灌输式的教学,一直是课堂上最普遍的方式。虽然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后,由于年龄的增长,多多少少会意识到自主学习的重要性,但是由于已经养成的习惯很难改变,再加上一些老师没有引导学生去学会大学新的学习方式,因此,导致大学课堂气氛沉闷,缺乏活跃度。

改善大学生课堂沉默的对策

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交流,是属于人际互动的一种,想要改善课堂沉默,提升教学效果,应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去探索。

教师方面。教师是大学教育的主体,是课堂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课堂沉默的形成与教师的教学方法有很大的关系,只有提升学识水平,创新教学方法,才能改善课堂沉默问题。那么应如何创新呢?首先教学的理念要与时俱进,教学的方法需具备新颖性,教学的内容要具有时代性,采用幽默风趣的教学内容,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法,提高课堂吸引力,促进气氛的活跃。其次要注意打破课堂的沉闷,引导学生自觉维护课堂纪律,提升听课注意力,持续同学生进行良性的互动,营造一个和谐有爱的课堂环境。

学生方面。课堂中除了教师之外,另一个重要部分就是学生,不仅教师要发挥作用,同时学生也必须做出改变。首先,大学生要寻找到适合自身的良好的学习方法,提高课程兴趣,端正学习态度。学生是问题关键的所在,因而在大学生刚入校门时,加强对他们的教育,改善新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强调道德观念与纪律法规,先从源头减小课堂沉默的概率。其次,重视学生们的意见和建议,在学生中间开展意见普查,搜集学生的建议,对于好的建议应予以采纳,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模式的改良。再次,应加强就业指导,对学生的理想与就业实行科学的引导,让他们认识到课堂是实现就业成才的培养站,将学生的注意力拉回到课堂。最后,督促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对待课堂的冷漠,要予以批评教育,使他们从思想、道德、纪律等方面认识到自身的错误,今后注重自觉自律精神的学习和展现。

社会和学校方面。社会影响着高校,高校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当前,各大高校应该改变观点与观念,以学生为中心,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不要揠苗助长,尊重大学教育规律。首先,教育体制推陈出新地改革,从教学计划、学生兴趣、社会需要三个方面实施改革,以“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符合学科的发展和时代的需要,建立科学全面的教育教学标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改善出勤率。其次,进行针对性地监督和管理,制定合理的校园纪律,将规定落实到位,对学生起到一定警示与震慑作用。最后,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以及正确的社会舆论导向,鼓励学生好好学习,努力奋斗,树立大学生自尊、自爱、自立、自强的优秀品格,将来报效祖国。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民生学院)

本文系河南大学民生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资助计划。(编号:MSJG2016066)

猜你喜欢

大学生老师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六·一放假么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