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常态下企业管理创新思考

2017-11-21李恩成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7年36期
关键词:常态经济管理

◎李恩成

新常态下企业管理创新思考

◎李恩成

新常态是现阶段经济的代言词,意味着中国经济已进入一个与过去三十多年高速增长期不同的新阶段,即用发展促进增长、用社会全面发展摒弃GDP增长,用价值机制取代价格机制作为市场的核心机制。在此经济背景下,本文就企业管理创新的内涵及新常态下企业管理创新提出几点看法。

中国GDP较之过去30年的经济增速,在2012年至2014年一直回落在7%左右,并且将长期处于这个水平,这意味着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经济新常态有三个特征,一是增长速度减缓,二是重视质量与内涵发展,三是重视低碳环保。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一直保持着高速发展与增长的势头,现今在经济转型的背景下,企业管理创新改革迫在眉睫,企业管理创新是对企业传统经营方式的改进,是对落后生产力的提升,加强企业管理创新是企业不断深化内部改革,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和经济效益的必然选择。

企业管理创新的内涵

其次是要顺应新常态的发展潮流,在技术上要着重对资源的循环利用进行开发和研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新常态下企业管理创新之路◎

企业管理作为推动经济发展和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一直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企业管理的创新也直接关系着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而在新常态下,企业管理创新主要是哪些要素?在笔者看来,管理和技术是支撑企业的两大关键因素,所以创新应着重对管理和技术进行创新。所谓管理创新就是企业的管理理念,企业的组织结构和形式,企业的管理方法、制度,企业自身的文化等等这些方面的变革与创新。技术创新,指生产技术的创新,包括开发新技术,或者将已有的技术进行应用创新。技术创新企业首先是要加大企业的技术研发力度,重视人才的引进,加强企业的开放并积极与其他企业开展技术交流活动。

重构和加强核心竞争力。在新常态下,市场正慢慢转向质量型和差异型,面对新的市场竞争,企业就不能再像过去那样依靠低成本打价格战,而是要重构和加强核心竞争力,提出战略管控、建立企业文化,构建企业发展愿景,增强企业的凝聚力,提高自身综合实力的同时进而发展企业优势,在管理、技术、品牌等各个有利于企业创新转型的方面都要引起重视。

“去产能,降库存”优化企业经济结构模式。由于市场饱和与产能过剩,导致高杠杆和泡沫化的风险,国家为了降低经济风险,提出去产能、降库存的新要求,企业应该优化自身的经济结构模式,改变过去传统的结构模式,调整产业布局,从第二产业逐步转向第三产业,发挥市场的作用,了解产业发展的趋势和方向随时对企业的策略进行调整。尤其是在现在互联网经济的大环境下,企业更加要优化经济结构模式,将互联网经济与实体经济结合起来。

立足创新,变革经营管理。在新常态与互联网经济的环境下,企业要立足创新,变革经营管理。市场中消费变得多样化、质量化、个性化,企业必然要根据这些差异化的特点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做出改变。要从消费的走向判断出市场所需并生产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在思维方式、技术、经营理念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降低管理成本,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坚持可持续发展。

以集团化管控为主,发展适应新常态的生产模式。近几年就经济发展的方向来看,新兴产业、服务业、小微企业的发展前途和作用渐渐显现出来,并且这三类在经济发展中突显更大的发展优势。随着新常态下经济的发展,市场的转变等因素的影响,企业兼并和重组的情况大大增加。企业发展模式变得的多样化,这就需要企业以集团化管控为主,发展适应新常态的生产模式。集团的主业加强,同时进行多元化发展,深入分析集团各业务板块的发展优势和潜力,做出适合每个业务板块发展的方案。

自经济新常态提出以来,企业的发展和管理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创新是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的主题,企业的管理者应根据当前大环境下经济发展的特点和方向对企业内部或外部各个环节进行创新变革,只有抓住当前经济发展的潮流迎难而上并做出应对,才会在竞争中保持优势得以生存赢得新发展。

(作者单位:◎海南第一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常态经济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新常态”需要新举措
我眼中的医改新常态
主动适应新常态 积极争取新作为
新常态下的艰辛与希望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