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略探高职管理学专业中案例教学的运用

2017-11-20熊艳

南北桥 2017年20期
关键词:案例教学分析

熊艳

【摘 要】在高职管理学专业的教学中,教师需将案例予以合理运用,以便能对实际教学起到积极有效的促进作用,使学生在不断的创新中获取管理知识,从而学生才能初步具备日后工作所需的管理能力。

【关键词】高职管理学专业 案例教学 分析 管理知识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20.177

高职管理学专业的日常教学中,案例教学的运用显得极为平常,教师通常通过案例来将学生引入到特定的教学环境之中,让学生能够在还原重建的案例情境中进行学习,这有助于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提高。也正是如此,案例教学法已也成为了一种常用、有用、好用的教学方法,被大量的运用到了管理學专业的日常教学之中,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了极为积极的影响,引导学生更好地去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

一、高职管理学专业中案例教学运用的必要性

高职管理学专业的日常教学中会用到许多种方法,案例教学则是其中之一,它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了极为积极的促进作用,能够让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成功地激发起来,使学生的创新能力获得较好的培养和发展。就高职管理学专业学生本身而言,其中绝大多数都有学习基础差、学习能力不足、学习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存在,甚至有部分学生还对学习表现出强烈的厌恶感和恐惧感,因此唤醒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显得尤为重要。如果教师还采用传统的知识教授模式,那么课堂教学将毫无活力可言,学生只会觉得教师所讲授的知识和与自己无关,从而学习也就表现得有些疲软无力;而如果教师能够将大量真实案例进行灵活的运用,那么展现在学生面前的将是还原度极高的管理活动场景,学生再随着教师的引导对学习进行不断的深入,就能真正地融入到案例描述所创设出来的情境之中,从而学生会在学习中获得前所未有的学习体验。这样一来,学生不光是在学习中获得了更好地学习体验,而且还成功唤醒了沉睡在内心深处的学习兴趣,令学生能够更为积极主动的去响应教师的教学引导,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运用有限的学习精力、时间、机会,这样学生才可能获得尽可能多的管理知识。

二、高职管理学专业中案例教学运用需遵循的原则

为了让高职管理学专业中案例教学能够得到更好地运用,不光是要让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更为严格的把控,还要让教师对相关的原则予以遵循。

(一)教学目标明确原则

高职管理学专业中的案例教学必须要有明确的目标,这样教学才能得以顺利进行。一般而言,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积极主动的分析,使得学生能够清楚的观察和分析企业所进行的具体经营活动,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将企业活动中所存在的问题予以发现,从而学生才能够获得把握企业活动中所遇到机遇的能力。因此,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有必要明确对案例进行重点深入分析的基本目标,让学生通过各种案例来更为清楚对企业管理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这样学生才能获得更为有用的管理知识。

(二)教学引导激励原则

高职管理学专业中的案例教学需围绕学生来予以进行,即要重点考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主动性,以便学生能够在案例的引导下培养其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此时教师才能够更好地发挥自身对学生的引导和启发作用,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对相关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和思考。在日常的案例教学中,教师会引导学生对一些管理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学生应在教师的鼓励下积极主动的去进行表现,将自己对于案例的独特见解表达出来,再参与到接下来的激烈辩论中去。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学生不管是提出了正确的观点,还是提出了不正确的观点,甚至是提出了和管理案例所要表达教学观点完全不符的观点,教师都不要直接地对学生进行批评,而是需要选用更为委婉的表达方式来让学生知道自己在案例分析中存在的问题,然后积极的改正。因此,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多对学生进行的是合理的引导,其目的就是为了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激励,让学生能够更富热情的参与到高职管理学专业的案例教学中来,从而让学生能够独立完成案例中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这样学生才会通过案例持续不断的获取管理知识。

(三)学习创新鼓励原则

高职管理学专业中案例教学的关键是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让学生通过案例教学来获得创造性的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成为企业所需的管理人才。因此,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应当适时地对学生进行表扬,以便达到鼓励学生学习的基本目的,从而案例分析的重点才能被放到学生理解的基础之上,让学生能根据案例分析的相应结果来提出相对独到的见解,使创新的观点能够反过来作用到案例分析教学之中,从而使学生从多角度去对案例中的相关问题进行思考,这样学生才能置身于轻松获取管理知识的良好学习环境之中。

三、高职管理学专业中案例教学运用的有效措施

高职管理学专业中案例教学要得到更好地运用,教师需在具体教学中采取更为有效的教学措施,以求让学生能更好地学习管理知识。也就是说,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应把握好课前、课堂和课后三个环节,以便让案例教学进行得更为顺畅。首先,教师要做好课前准备,在课前先要去熟悉对教学内容进行熟悉,以便能够最终确定所要使用的具体案例,从而够循序渐进的将管理知识呈现给学生;其次,教师要搞好课堂引导,在案例被学生了解和掌握之后,再安排学生进行适当的讨论,从而使管理知识能够被学生掌握得更为牢固;最后,教师要抓住课后总结,在案例教学得以顺利完成后,需进一步推进课后点评工作的开展,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突出问题进行集中处理,从而让学生去对所学内容和经历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从而让学生能够获得更多的管理知识。

总之,随着高职管理学专业中案例教学的持续进行,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了解到了案例教学的必要性,寻找到了案例教学的有效措施,从而成功的将案例教学的积极作用发挥了出来。这样一来,学生才会在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表现得游刃有余,进而通过案例教学成功地获取到了所要掌握的管理知识,此时的高职管理专业学生才称得上是符合社会需求的管理人才。

参考文献

[1]肖军.案例教学法在高职管理学课程中的调查与反思[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13(6):128-129.

[2]刘丽君.高职院校管理学教学方法初探[J].科教文汇旬刊,2006(12):68-69.

[3]张志宇,张学军.高职院校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教学研究,2007,30(3):262-264.endprint

猜你喜欢

案例教学分析
隐蔽失效适航要求符合性验证分析
电力系统不平衡分析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分析
案例教学在机械创新设计课程中的应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案例教学的几点思考
中西医结合治疗抑郁症100例分析
在线教育与MOOC的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