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郎德上寨 一座没有栅栏的露天博物馆

2017-11-20吴正光肖凌霄

藏天下 2017年11期
关键词:铜鼓村寨苗族

文/吴正光 肖凌霄

郎德上寨 一座没有栅栏的露天博物馆

文/吴正光 肖凌霄

◎《郎德上寨的苗文化》封面

◎《郎德开放成就展》工作人员合影

民族村寨是民族文化的原生地,不仅保存大量有形文物,而且活生生地蕴藏众多无形文物,即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宫殿、庙宇等古建筑不可比拟的。

位于黔东南雷山县的郎德上寨,1987年以“苗族露天博物馆”的名义打开山门,对外开放。多年来通过保护民族村寨、开展文化旅游,被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称号,被国家文物局列为“全国百座特色博物馆”之一,并被中国博物馆学会主编的《中国博物馆志》作为唯一的民族村寨博物馆收录。

露天博物馆 天为盖树为墙

郎德上寨深处苗岭腹地、雷公山麓、丹江河畔,仅有百余户苗家。寨子依山傍水,山路弯弯,鳞次栉比的吊脚楼房从山脚修到山腰,悦耳动听的苗歌在青山绿水间飘荡。

寨内小路皆以石板铺成,一条小河呈S形从寨脚流过;河畔,数十架竹筒水车日夜唱着苗乡的古歌。这里是清朝咸丰、同治年间苗族起义将领杨大六的故乡,当年用以抗清自卫的围墙、战豪、隘门等战斗遗迹迄今犹存。

早自元末明初建立村寨以来,村民即有朴素的环境保护意识,迄今全寨森林覆盖率仍高达75%以上,使安装有“美人靠”的栋栋吊脚木楼掩映在竹木葱茏之中。

数百年来,村民躬耕自食,传承远古遗风,沿袭秦汉习俗,盛行唐宋服饰,保留明清建筑,宛如世外桃源。在改革开放大潮中,郎德采纳有关部门建议,村民投资投劳,整治寨容寨貌,弘扬民族文化,打开山门迎客,以其山清水秀的自然景色、鳞次栉比的吊脚木楼、饶有风趣的拦路敬酒、动人心弦的铜鼓芦笙、工艺精湛的盛装银饰、别具一格的苗族佳肴,吸引大批中外客人。

越是民族的 越是世界的

铜鼓曾被某些考古学家称为“死亡的青铜文化”,但在郎德上寨,铜鼓文化不仅依然存在,而且获得发展。

居于寨子中心的铜鼓坪作为郎德铜鼓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既古老又年轻,因为村民在铜鼓坪上“踩铜鼓”已有600多年的历史,而新铜鼓坪又是1986年为开展文化旅游的需要才修建起来的。

村民别出心裁地用鹅卵石仿照铜鼓纹饰铺设铜鼓坪,使其酷似一面硕大无比的“铜鼓”,将苗文化中的“鱼文化”、“鼓文化”、“笙文化”等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融于铜鼓坪上。这种艺术构思和建筑手法,是对铜鼓文化的一大发展。

因为这个铜鼓坪,郎德寨的铜鼓文化迅速扬名中外,国内外许多影视单位竞相前住郎德上寨,以此铜鼓坪为场景,摄制影视作品。从某种意义上说,郎德人为继承和发展具有悠久历史的铜鼓文化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郎德苗寨博物馆陈列室

来郎德上寨做客是非常快活的事,在郎德上寨,客人玩得比主人还开心。宾主手拉着手,踏着鼓声的节拍,围着铜鼓柱转圈,共跳“莽筒芦笙铜鼓舞”。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郎德上寨开放式保护民族村寨的实践,雄辩证明这一颠扑不破的真理。

保护为主 抢救第一

郎德上寨的知名度越高,前来观光考察的中外客人就越多,村民保护村寨及传统文化的自觉性,相应提高。

郎德早就制定乡规民约,在村寨绝对保护区内严禁挖山采石、毁林开荒、建窑烧炭、狩猎打鸟、毒鱼炸鱼,寨内不准修建与原有木结构吊脚楼不相协调的砖房和洋楼。

对郎德上寨苗族同胞卓有成效地保护自己的家园,分管文物工作的时任文化部副部长郑欣淼格外高兴。他在一篇题为《郎德识苗》的游记中写道:我冒着细雨在石块铺成的人字形小路上穿楼串户,看到郎德人引为自豪的吊脚楼保护得很好,10年间新修的20多栋民居,不仅在整体布局上风格谐和,而且每栋建筑物的式样也严格遵循统一要求,村寨与青山绿水浑然一体。

1998年8月,由贵州省文化厅主办的《郎德开放成就展》在贵州省博物馆展出。国家文物局博物馆司致函祝贺:苗寨郎德,是在改革开放中,积极探索利用和保护民族村寨,大力发掘民俗资源,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传统的成功实例。为更好地总结郎德经验,进一步研究郎德现象,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方针和“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指导思想,举办《郎德开放成就展》是很有意义的。

◎ 郎德服饰 韵味深长 乔啟明 摄

◎露天民族博物馆魅力无穷 乔啟明 摄

时任文化部部长孙家正在参观《郎德开放成就展》时强调:通过文物保护开展文化扶贫很有贵州特点。随着社会的发展,民族服饰、生活用具、生活习惯逐步现代化,在此过程中,原地保护民族文物,并做到保护恢复与协调发展相统一很不容易。郎德的经验在于抢救保护了民族文物并使之更加优美和完善,这种经验值得很好推广。

自然天成的“文化展示村”

贵州民族村寨保护工作,也受到学术界的颇多关注。

两次亲临郎德上寨进行学术考察的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生导师周星教授说:“上郎德的建设乃是一个形象工程,目的是为文化展示,它造就了一个超前发展的小康苗寨。”

1994年,中外著名民族学家、中央民族大学教授林耀华为《贵州系列博物馆》书稿作《序》称:贵州是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民族文化绚丽多彩。把文物遗产和文化财富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博物馆展示中寻找到恰如其分的结合点,使文物与民族文化相映生辉,推出了贵州文物和民族文化系列博物馆,这是贵州文物工作者的一个有历史意义的创举,开辟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文化博物馆的新路。

◎十二道拦门酒迎游客 乔啟明 摄

◎奥运圣火走过的地方

◎越是民族的 越是世界的 乔啟明 摄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贵州的民族村寨博物馆,本身就是一种类型的‘文化村’。它是典型的文化村,但不是‘模型’,而是‘实地’。真实的地点,真实的人物,真实的生活,真实的风情。这种实地民族文化村,在当今世界,只有在中国,也只有在贵州才能见到。贵州办成了前人所没有做过的事情。”

自然遗产与文化遗产的集成

郎德上寨苗族村民,以拥有山清水秀、竹木葱郁、吊脚木楼、华丽服饰、能歌善舞、热情好客的自然景观和民族风情而自豪。

拥有民族自豪感,铸成民族凝聚力,这是郎德上寨的民族“魂”。凭借这个民族“魂”,强烈吸引大江南北和世界各地对苗族文化有浓厚兴趣的观众联袂参观考察。

郎德上寨的自然环境、村寨建筑、历史文化、民族风情,都具有典型的苗族文化特点。将郎德上寨作为典型的苗族村寨加以保护,使其长期保持典型苗族村寨的原真性、完整性,有利于提高苗族人民的自豪感和郎德上寨的知名度,有利于增进世人对苗族文化原真性的了解。

郎德村民利用修建于“公社化”时期的木结构粮仓,开办苗族民俗文物陈列室,展出村民早已废弃不用但有文化价值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品和儿童玩具等等。

这些“文物展品”,由村民提供,标明原物持有人姓名。每家每户自愿悬挂“名牌”,上书户主的汉名和苗名,是民族英雄杨大六的第几代孙,在此居住了多少年,出现过什么值得自豪的人物,目前具备什么样的接待能力(参观内容、出售物品、食宿条件等等)。还把“保寨树”“鼓藏树”“藏鼓崖”“岩爹岩妈”等典型的自然物;战壕、寨墙、寨门、水井、鱼塘、岩菩萨、风雨桥、铜鼓坪、游方场等典型的公共建筑物;大门、房门、窗户、美人靠、燕子、牛角形连楹等特色建筑装修;“口嘴标”“求子桥”“保爷桥”“保命凳”“花树花竹”等特殊民俗设施,列为“文物展品”,撰写文字介绍,或树立保护标志,或悬挂说明标牌,让观众了解苗族文化的深层内涵。

将一切有特点的、看得见的、听得到的、摸得着的自然遗产、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当成“文物展品”,都有文字说明,有的还译成外文,让中外参观考察者一目了然,凸显郎德上寨的专业性。

郎德上寨,一座天为盖、树为墙的苗露天博物馆,通达古今,名扬中外。

郎德上寨先后荣获贵州省文化厅授予的“苗族歌舞之乡”称号,文化部授予的“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称号,被国家文物局列为“全国百座特色博物馆”之一,并被中国博物馆学会主编的《中国博物馆志》作为唯一的民族村寨博物馆收录。

郎德上寨古建筑群于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郎德上寨2006年被国家文物局列为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2007年跻身于“中国景观村落”,2008年成为“奥运圣火走过的地方”,2010年被公布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责任编辑 袁泽友

猜你喜欢

铜鼓村寨苗族
东兰铜鼓响八方
广西铜鼓形制规律探讨
无蚊村寨丁屋岭
苗族古歌《仰阿莎》
盛大节庆——苗族牯藏节
一件被切割的汉代铜鼓是否应该焊接复原?
村寨——海坪彝寨
快乐的小铜鼓
苗族老照片
苗族芦笙制作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