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藏品是本源 展览是生命

2017-11-20肖凌霄

藏天下 2017年11期
关键词:藏品馆藏贵州省

文/肖凌霄

藏品是本源 展览是生命

文/肖凌霄

◎东汉铜车马

2017年9月30日,贵州省博物馆(新馆)带着自然的奇丽、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多彩向公众开放。

新馆位于贵阳市观山湖区林城东路中段北侧,其天际线、建筑风格与贵阳国际生态会议中心、贵阳城乡规划展览馆协调一致,遥相呼应。

新馆占地面积106.29亩,建筑面积47397平方米。除传统的收藏、展示功能外,设计有青少年数字馆、非遗剧场、4D影院、观景平台、教育培训中心等,是一个集学习、休闲、观光、娱乐于一体的多功能综合体。

馆藏珍品

辉煌的建筑只是躯壳,藏品才是博物馆的肉身和灵魂。

贵州省博物馆自建馆之始,一直致力于对文物的征集、收藏、研究等工作。从1958年建馆至今,经过几代博物馆人的努力,目前馆内藏品已有27万余件,种类丰富,包含自然标本、古生物、古人类化石、反映贵州历史的出土文物、民族民俗文物、近现代文物,及瓷器、书画、玉器、文献文书等传世精品。

其中,古生物、古人类化石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对探索地球生命的演进及古人类的起源具有重大学术意义,并且部分化石还有较高的观赏性。

民族民俗类文物是馆藏的亮点,极具地域特色,反映了贵州古老而多元的民族文化,既保存了即将消失的传统技艺,又为人类学家们提供了研究材料。

馆藏的出土文物大多是在贵州本土考古发掘而得,其中东汉铜车马、铜柄铁剑、东汉永元青瓷罐及杨氏土司墓的金器等都是有极高价值的稀世之品。这些出土文物对贵州的历史研究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很大程度上弥补了贵州在历史研究中文献不足的短板,勾勒出了一些历史时期的大致轮廓。

◎ 明 荷花纹壶

◎红三军军长贺龙、政委关向应签发给秦子开的委任状

◎ 遵义县高坪区抗捐委员会木印

◎ 红二、红六军团领导人王震(前排左一)和贵州大定八堡苗族同胞的合影

馆藏历代书画作品的数量也相当可观,且不乏珍品。其中年代较早的当数唐人写经及少量的宋元时代的作品。明清以后的藏品包含较广,吴门画派、清初四僧、扬州八怪、京津画派、岭南画派及海上画派的名家作品均有涉及。

馆藏瓷器主要是通过历年来考古发掘、国家调拨、民间征集以及交换、受捐等形式获得。这些藏瓷横跨汉代至民国及近现代,主要为浙江龙泉窑、福建建窑、德化窑、江西景德镇窑、吉州窑等各地窑口所生产。风格各具特色,尤其以景德镇明清时期产品最为突出。

馆藏精品还有玉雕、钱币、铜镜等一些杂玩古物。这批文物承载了丰富的历史信息,有着较高的艺术价值。它们在贵州社会辗转流传,历经数代,为贵州文人所把玩、收藏、欣赏,早已成为贵州重要的文化遗产。

特色板块

如果说藏品是博物馆的本源,那么展览就是博物馆的抓手。根据历史与省情,结合馆藏优势及当下的学术研究现状,贵州省博物馆将基本陈列定名为“多彩贵州”,分为“民族贵州”“历史贵州”“古生物王国”和“黔山红迹”四个部分。

“民族贵州”展现了贵州18个世居民族的民风民俗、生产生活风貌,包括建筑文化、手工技艺、服饰文化、礼俗节庆等内容。通过文物阐述贵州各民族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共生的关系,及包含在文物中的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

◎明 唐寅 《长松泉石图轴》

◎徐悲鸿 《赵姬图轴》

“历史贵州”展示了自人类出现以来的旧石器时代到明清时期的贵州历史文化发展状况。包括古人类、夜郎文明、土司制度及明清建省后的文教状况等版块。大量极具地域特色,包含着丰富历史信息、艺术价值的出土文物和传世文物,以点带面地阐述了贵州历史发展的进程。

“古生物王国”展览揭示了从埃迪卡拉纪到第四纪的贵州生态面貌。以三叠纪海生爬行动物化石为重点,几大生物群的展示将一个罕见的史前海洋世界呈现在人们面前,可窥见生命的爆发及演化历程。三个部分以多元的、包容的、开放的姿态将贵州古老、多彩、神奇、和谐的文化表现出来。同时兼顾有趣、新颖,贴近大众。

青少年数字馆是全国博物馆界第一家专为孩子开辟的文化娱乐版块,是贵州省博物馆基本陈列的重要组成部分,场馆面积700平方米。体验馆以贵州省代表性的文化要素作为展示内容,以数字技术为手段,呈现远古贵州的海洋环境、上古时代人类狩猎的场景、明代的海龙囤、今天贵州苗族的龙船节等内容,通过数字感应技术,让孩子不仅了解贵州、认识贵州,也通过亲身参与体验而激发孩子的兴趣。而王阳明的故事、学习书法、给远古的海洋生物上色、蜡染拼图等,则是通过孩子的亲身参与而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加深孩子对美的认识。华容道、敲击铜鼓两个项目则着重开发孩子的智力。

◎齐白石刻“我之自然”石印

著名博物馆学家甄朔南认为,对于任何博物馆来说,藏品不是可有可无的东西,而是立馆的物质基础。博物馆人要深入研究这些物证中潜藏的多元的信息,组织展示等教育活动,准确地将不同学科的专业知识传播给受众,同时水乳交融地进行道德教育,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与价值观。许多国家都把博物馆比喻为“人类的良心”,因为博物馆保存着集体的记忆,能用藏品和关怀人们心灵的教育活动引导观众学会理性思维,学会自省、包容,能自强不息做一个人格健全、视野广阔、博古通今、促进社会发展的公民。

(本文图片由贵州省博物馆提供)

责任编辑 陈 艺

猜你喜欢

藏品馆藏贵州省
贵州省种公牛站
馆藏
抱朴斋藏品
李杰森藏品
林安国藏品
谭礼藏品
博物馆的生存之道:馆藏能否变卖?
不动产登记地方立法的思考——以贵州省为例
知还印馆藏印选——古印篇
贵州省党代会开得最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