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地钟灵乌江石

2017-11-20郭晓峰

藏天下 2017年11期
关键词:乌江奇石

文/郭晓峰

天地钟灵乌江石

文/郭晓峰

石不能言气自扬,梵山乌水把身藏。

解得造物非常语,漏尽宽衣指正凉。

开采:石不能言气自扬

顾名思义,乌江石产于贵州乌江。这条发源于贵州威宁县的神奇之河,经黔北穿渝东后汇入长江,在它全长1037公里的干流上,不仅发生过红军强渡乌江,在黔北建立根据地的英雄往事,也在今天产生出一种已经影响到全国的奇石文化。

从广义的角度说,凡产于乌江流域的的石头均可称乌江石,但作为藏家把玩拍卖的乌江石,乃石中珍品,理应区别于普通卵石。乌江奇石主要产于德江长堡至沿河黑獭间百余公里,其中又尤以德江县潮砥镇及共和乡至长堡乡沿岸十余公里范围内所产为最,该江段水浅滩急,游鱼可数,所产石头大者如斗,小者如拳,一般多在几十公斤上下,石头万古不移地沉潜在江底,被滔滔不息的江水亿万年如一日地冲刷,使石头有着温润、细腻的质地和肌理,形成了形色俱佳、品种繁多的乌江石,厚实的石皮有着细腻润泽的质地,清晰的纹线蕴含变化万千的形态。

◎《国色天香》 乌江画面石代表石

◎《汲水》 藏家:郭晓峰

内涵:梵山乌水把身藏

乌江石的文化内涵,与其他传统奇石不同。相比雨花石五彩缤纷的色彩、太湖石奇巧抽象的造型、风棱石嶙峋峥嵘的外形、大理石山水长卷的纹理,乌江石在温和而内敛的外表下,有着坚韧的石质和润泽的肌理。这种品质也正与它所产生的环境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开放的四川》 35x25x15 乌江石 藏家:张羽龙

乌江石产于黔东北武陵山下、乌江河畔的古夜郎国境内,在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时代里,交通的闭塞和科技的落后让这里的人们保存了许多在其他地方业已绝迹的独特风俗风情,其中,敬畏天地和自然的巫鬼文化就是代表。人们相信头上有神灵,追求天地人合一,人生与自然是和谐相生并相处的。

乌江石就是这种道家清静无为、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物化象征。石生于野,静卧于亘古的山野水湄,不事声张更不求闻达,只有雪白的苇花一年一度飘落在它的身上,不息的江水日复一日冲刷着它的表皮,雕琢着它的形态,使得它的轮线婉转流畅,圆融柔和,像一个隐者高士般不示锋芒,不露峥嵘,静静地蕴藏着自己独特的美。

◎《远航》 乌江象形石

分类:解得造物非常语

以行家的艺术眼光分类,乌江石可分为景观石、图纹石、意象石、象形石和组合石五大类;按形、质、色、纹、韵等石质属性分类,乌江石又可分为青花石(即乌江青)、乌江红、梨皮石、玉化石、彩陶石、卷纹石、鸳鸯石、蜡石等。这些品种繁多、形态各异的乌江石,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

乌江青:底色共分纯青与青花两种,按色泽程度又有草绿、墨绿、灰绿和豆青之分。纯青即不含杂色的单一色,青花则石上间杂黄、白、灰等杂色。乌江青是乌江石中分布最广、品种最多的一类。

卷纹石:卷纹石的纹路凸出于石表,用手触及,有明显的突起感。卷纹石从色彩上分,卷纹石可分为红卷纹、青卷纹和白卷纹等几种,其中青卷纹最多。

◎ 《圣战斗佛》

线纹石:从纹线构造来分,可分为线纹、鱼纹两种。线纹石的纹线如同画在石上,没有凹进去或凸出来的雕刻效果,线纹石有细线和粗线之分。至于鱼纹,又称为鱼尾纹,其线形如鱼尾,呈半发散状向外辐射开去。线纹石线条流畅、图案简洁、形象质朴,石肤细腻,深受玩家喜爱。

乌江红:基本色为深红或赭色,类似于办公桌的颜色,石色厚重沉稳,具体分类约有纯红和红底杂白花两种。

乌江花石:花石品种较多,石皮底色近于乌江青,其花色有的状如梅花吐蕊,有的恰似杂草丛生,有的宛若雨脚密布,因而若依花色区分,又可列出梅花石、草花石和雨点石等多种分类。

◎ 《鱼跃龙门》

◎《云光说法》 藏家:颜震

梨皮石:这种石头皮色多为灰青,上面均匀分布无数很细的麻点,酷似梨子皮,所区别者,在于梨皮有粗梨皮、细梨皮和花梨皮之分。梨皮石也是乌江石的一个大类。

文字石:文字石是指天然乌江石的表面因纹理、色泽的变化而形成酷似文字符号的图案,一般以汉字为主,阿拉伯数字和类似西文字母符号者,亦可归入文字石之列。

彩陶石:彩陶石的石皮有陶瓷一般的光润和丰富的色泽,大致有黄色、红色、褐色或几种颜色互渗的间色,这些色彩调配合理,过度自然,如同丹青妙手不经意间的泼墨,有着古朴、厚重、典雅的韵味。

玉化石:玉化石多半埋于地下,在高压、低温的无氧空间浸泡于二氧化硅之中,久之则出现玉化的情况。石表通常满布以点状、块状凸起的乳色透明或半透明纹样。

鸳鸯石:鸳鸯石又称阴阳石,是一种二元化分集于一体的石头,一般情况下表现为黑色与其他色两种共存,色彩相接处绝无过度,十分鲜明。

蜡石:蜡石的表皮光亮剔透,犹如上了一层蜡,一般有黄蜡、红蜡、白蜡、绿蜡和彩蜡几种,其中黄蜡最为常见,石表通常有皴裂的纹路。

浮雕石:浮雕石的特征是有凸起于石表的图案,这些凸起十分抽象,不一定有具体所指,但却以它凹凸有致、别具一格的造型让人喜爱。

眼睛石:与浮雕石不同,眼睛石的石质跟乌江青相似,通体光滑润泽,虽有眼状凸起,却与整石浑然一体。眼睛石的构造以青蛙和人脸两种形态较多。

景观石:乌江石中的景观石,是一种有着天然妙趣的石头,它往往有着对某种自然物象似是而非的模拟。

品鉴:漏尽宽衣指正凉

◎ 《天钵》

◎《凌寒独秀》 藏家:夏蕾

乌江石的鉴赏,主要集中在形、质、色、纹、韵五个点上。其形风姿各具,惟妙惟肖,仪态万千,尤以人物、动物等造型较多;其质坚硬致密,细腻温润,抚之有触玉之感;其色温润柔和,含蓄蕴藉,不事声张,以黑、白、青、黄为主基调;其纹分布均匀,粗细各别,变化多端;其韵内秀而质朴,于形质之外,蕴含着丰厚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期待。

形·端:乌江石被玩家看好,在于它的形态虽变化幅度较小,不具备太湖石等传统石种繁复富丽的古典韵味,但却凸显出一种类似明式家具般的简洁明快之美。对质地和品相的追求表明了人们在赏玩方向上一定幅度的变化,即不再追求单一的象形模拟或色彩构造等外在内容,开始注重奇石更为含蓄的内在品质,乌江石圆顺流畅的造型得到了玩家的重视。

质·佳:乌江石为摩氏硬度高达6~7的硅质变质岩,以形成难度大著称。常年不息的江水把乌江石磨洗得光可鉴人,其特点是质地坚硬、肌理紧致、石皮细腻,水洗度颇佳,人们常说的亮水一词,就是对它这种特征的赞美。乌江石宜于玩,不时地用手抚摩,久之,石更光滑,手更细嫩,这一点跟玉有异曲同工之妙。

色·正:乌江石的色彩一般说来以沉静、素雅的极色、单色为主,而以热烈缤纷的色彩为辅,所以通常显得平和安静,体现出它独特的个性。乌江石的青,或稳重沉着,或朝气蓬勃,是一种至为协调与成熟的优雅与智慧之色;乌江石的黄,包浆厚重,如青铜之古拙,似黄金之富贵,若柳絮之轻盈,是一种高贵富态的金石之色;乌江的白,如汝窑般的剔透晶莹,常有蛛网状交错纵横的冰裂纹布于石肤之上,是一种巧夺天工的工艺之色。

◎《江山多娇》

纹·巧:如果说形是乌江石的长相,色是乌江石的穿着,那纹就是这个向来朴素的山野村姑随手采来插在鬓角的野花、偶尔串起挂在颈上的贝壳,是一种不经意的打扮。乌江石的纹路主要分为点状纹和线状纹,二者富于变化的自然分布充分体现出“奇巧”的景致。

韵·长:韵究的是精神层面与文化内涵的内在之美。乌江石之韵,是从其外形特征中体现出来的,也即是说,它的神妙意韵,必须依赖于一定的形质色纹等多个或单个条件,通过外形的生动传神达到形神兼备的高度,让人们不但能欣赏到奇石的外在形象的奇特秀丽,更能感受出其中所蕴藏的浓厚意韵。这种余味深长的内在精神与意境,才是赏石的最高境界。

从以上种种特征和品质上看,僻处南荒的乌江石,比起剑走偏锋,多以奇形怪状夺人眼球的其他观赏石,倒是更接近于中国传统圆满、亲昵、静谧、沉稳的人格追求,无怪乎短短十几年间,乌江石就已成为奇石市场的新贵和各地石友的至爱。

现在,奇石交易市场对石中新贵乌江石的大量需求,为当地人开辟了一条生财之道。外人来到盛产乌江石的江边小镇及沿江两岸的村寨,会看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景象:几乎家家户户的阶檐下、院子里、田埂上都堆满了从江中采集来的石头,使得这一带沿江两岸的村寨成为一个未经修葺的石头城。每天都有来自天南海北的石友,三三两两地围着一堆堆石头精挑细选,与主人口沫纷飞地讨价还价。

(作者系贵州省观赏石协会副会长、铜仁市观赏石协会会长)

责任编辑 袁泽友 陈朝晖

猜你喜欢

乌江奇石
又见乌江
穿越
首屈一指
奇石共欣赏,雅石相与识——黄岩博物馆馆藏奇石赏鉴
自刎乌江(二)
自刎乌江(一)
临汾奇石文化博物馆
《中华奇石》2017年杂志征订火热进行中……
奇石欣赏
乌江,乌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