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万甲冑

2017-11-20戴明贤

藏天下 2017年11期
关键词:蝗灾盔甲瘟疫

文/戴明贤

三万甲冑

文/戴明贤

◎格拉茨军械库展出的盔甲

格拉茨拥有一个保存完好的古代军械库,在欧洲首屈一指。库里的甲 兜鍪,可以装备三万骑兵。这可是一个了不得的数目,须知格拉茨的人口还不到二十五万。

兰德克蕾贝带我们穿过州府广场,进军械库的侧门,室内有几个男子在分头绘制一些景片或装饰之类的东西。她向他们说了几句,就接过一串钥匙,带我们往里面走。一边告诉我们,这里冬季不开放,今天就我们三个人参观。

楼梯边立着一个跟真人同大的古代奥地利骑兵彩塑。铁甲铁盔,外披红色大氅,头插绿色羽饰,握着火枪,骑着一匹白马。我问明可以拍照张相,就分别与骑兵合影。上到二楼,见是一间很深很深的屋子,几行粗壮大木架作纵队式排列,架上摆满火炮和通条等器械。大木架前挨肩排列着全副的铁盔铁甲,跟一个个真人似的站得笔挺,一眼望不到头。天花板的大木枋上倒挂着一排排铁盔,像无数吸顶灯。因为不是正式开放,只亮着几盏普通电灯,我们三个老百姓在半明半暗中,检阅着一排又一排有躯壳无灵魂的古代甲士,真有点慑人。这些盔甲和兵器,全都滑腻锃亮,发出幽微的白光。我停步拍照。导游说上面有更好的。我等不得,连照了几张。到得楼上,果然盔甲的形制更精致。

再上四楼,目瞪口呆了。巅儿顶儿的在这里!最考究的一袭,从头顶到脚腕,包括护颈、面罩,是一套嵌银浮雕甲胄,凸出的花叶银白,凹下的底子黝黑。兰德克勒贝说,这是最高统帅检阅三军或庆祝凯旋时穿戴的礼服,当然是没法穿着它打仗的。在它左前方,立着一副银光闪闪的马甲,从马头到马臀都遮盖起来。导游说这副马甲净重二百公斤。穿着那副礼甲,跨着这匹甲马,统帅得是承重好手,这匹马的负担更不得了。我心里有点怀疑它们的实用性。

◎军械库一景

◎士兵服(盔甲)

从小看演义小说,对什么黄金锁子甲、烂银盔、拐子马之类无限神往。但戏曲舞台上的盔甲、故宫玻橱里康熙大帝的战袍,都离想象甚远。只有从欧洲历史电影的战争场面中,庶几得之。今日亲眼得见,望之灿然,扣之铿然,想象之俨乎其然,不禁欢喜赞叹,大感餍足。库中还陈列有古代农民用以抵御入侵 者的自制武器。都是长柄镰刀、草叉、斧头之类农具的加长磨利。

在幽暗神秘的氛围中,沉沉三万兜鍪和镰刀草叉在我眼前活动起来,铿铿锵锵一拥而出,去抗击入侵的土其人。

在格拉茨大教堂的墙上,有一幅漶漫的古壁画,画着格拉茨历史上的三次大灾难:蝗灾、瘟疫和土耳其入侵。维也纳大学汉语博士生罗曼斯基用标准普通话对我说:土耳其人比蝗灾瘟疫更可怕。

后来我们在市博物馆看见一个土耳其侵略军的半身彩塑像。短袖红袍,瓦盆式的帽盔。左手挽着太阳新月盾牌护心,右手直挺挺地着握住一柄短刀。两撇浓髭,一双大眼呆呆地瞪着。一副凶残狡诈的神态,漫画味很浓。没有见有关蝗虫的雕塑。街头有一座高高的纪念柱,上面的塑像是在瘟疫流行时救人无数的一位医学家。

(作者系著名作家、书法家)

责任编辑 陈 艺

猜你喜欢

蝗灾盔甲瘟疫
身体的盔甲——皮肤
穿盔甲,慢慢爬
奥拉夫的盔甲
绘画中的瘟疫 下
抗击瘟疫的那些事
绘画中的瘟疫(上)
蝗灾降临东非,气候变化可能是罪魁祸首
穿盔甲的大蟀哥
蝗灾又来了
瘟疫算个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