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有私藏 上天入地
——中国著名博物馆掠影

2017-11-20辑录马丽娅

藏天下 2017年11期
关键词:馆之宝化石恐龙

辑录/马丽娅

国有私藏 上天入地
——中国著名博物馆掠影

辑录/马丽娅

◎北京故宫博物院

北京故宫博物院:紫禁城内 宝藏尽揽

故宫博物院建立于1925年10月10日,建立在明清两朝皇宫——紫禁城的基础内。是在明朝、清朝两代皇宫及其收藏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中国综合性博物馆,也是中国最大的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

故宫博物院馆藏总文物约180万件,藏品涵盖几乎整个古代中国文明发展史和几乎所有文物门类。其中又以书画、瓷器藏品最为丰富。

镇馆之宝:隋朝展子虔《游春图》卷,是迄今所知中国最早的卷轴类绘画作品,是青绿山水画的开山之作,在山水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唐朝韩滉《五牛图》是迄今所知中国最早的纸本绘画作品; 唐朝阎立本《步辇图》卷:阎立本代表作的宋代摹本,保留了唐代人物画的线条与风韵;东晋王献之《中秋帖》卷:王献之书迹的摹本,保留原作精彩之处,被清乾隆皇帝视为三希堂“三希”中的“一希”。西晋陆机《平复帖》卷,是迄今所知中国最早的卷轴类书法作品,被誉为“法帖之祖”。以上珍藏皆为国家文物局认定为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湖北省博物馆:战国编钟 稀世珍宝

湖北省博物馆是全国八家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博物馆之一,有中国规模最大的古乐器陈列馆。

馆内收藏历史文物达20多万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640余件,国宝16件。现陈列展出的有商周青铜器、楚国漆木器具、秦时竹简、历史名人字画、郧阳猿人及长阳人齿化石等。

镇馆之宝:越王勾践剑、曾侯乙编钟、郧县人头骨化石、元青花四爱图梅瓶。

曾侯乙编钟:出土于著名的曾侯乙墓,这组战国早期制作的编钟,整体钟架长748厘米,高265厘米,重4.5吨左右。全套编钟共六十五件,分三层悬挂在呈曲尺形的铜木结构钟架上。因高超的铸造技术和良好的音乐性能,改写了世界音乐史,被中外专家、学者称之为“稀世珍宝”。

元青花四爱图梅瓶:2006年出土于郢靖王墓,高38.7厘米,口径6.4厘米,底径13厘米。瓶身腹部饰王羲之爱兰,陶渊明爱菊,周敦颐爱莲,林和靖爱梅青花“四爱图”。白釉泛青,色彩清脆艳丽,是罕见的经科学发掘出土的元青花精品。

白鹤梁水下博物馆:水下碑林 独特景观

白鹤梁题刻水下博物馆位于重庆市涪陵城北长江中,被誉为“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世界水文资料宝库”、“水下碑林”,是三峡文物景观中唯一的全国重点文物。是世界唯一的水下博物馆。

白鹤梁常年沉于水中,只于枯水时节方才显现,所以它基本没有遭受过任何人为破坏,被誉为“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由于三峡工程的兴建,白鹤梁题刻永沉江底,为了让后人能观赏这一文物,国家投入2亿建设了白鹤梁水下博物馆。而今,在白鹤梁原址上修建了一个保护壳——白鹤梁水下博物馆,游人可下到带参观窗的水下通道,透过玻璃舷窗欣赏白鹤梁题刻。

镇馆之宝:白鹤梁水下博物馆展厅内有一尾长3.1米、宽1米、重3.5吨,雕刻精细的石鱼非常引人注目。该石鱼于清嘉庆18年(公元1813年),由涪州州牧张师范镌刻而成,是白鹤梁水下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北京观复博物馆:私藏宝贝 独树一帜

20年前,位于北京朝阳区大山子张万坟金南路18号的观复博物馆正式对公众开放,里面展示的都是著名文物收藏家、鉴定家马未都先生多年来收藏的各类文物。

瓷器是观复博物馆的一大特色,在瓷器展馆中,长年展出宋代至清代1000多年间中国古代官窑、民窑的瓷器150多件。你可以在这里欣赏到五大名窑(汝窑、钧窑、官窑、哥窑、定窑)最具代表性的器物。

◎湖北省博物馆

◎白鹤梁水下博物馆

◎中国地质博物馆

◎北京观复博物馆

镇馆之宝: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是一对“紫檀七重檐宝塔”,此塔为七重,高216厘米,有48座佛龛及48尊佛像,是当年宫内御制的皇室珍宝,相传是当年乾隆皇帝为给皇太后祝寿特意制作的寿礼。这件文物流落英国漂泊百年。2003年冬,馆长马未都以近400万港元拍下,得以回归故里。如今,这对宝塔连同其他皇室家具陈列在一起,组成“乾隆时期的宫廷家具”展。

中国地质博物馆:国宝级品 交相辉映

中国地质博物馆位于北京西城区西四羊肉胡同15号,是中国成立最早的国家级地质学博物馆,展厅包括地球厅、矿物岩石厅、宝石玉厅、史前生物厅等六个部分,面积共2500平方米,另有临时展览面积1500平方米。

看点:博物馆收藏地质标本20余万件,涵盖地学各个领域。其中有蜚声海内外的巨型山东龙、中华龙鸟等恐龙系列化石,北京人、元谋人、山顶洞人等著名古人类化石,以及大量集科学价值与观赏价值于一身的鱼类、鸟类、昆虫等珍贵史前生物化石;有世界最大的“水晶王”、巨型萤石方解石晶簇标本、精美的蓝铜矿、辰砂、雄黄、雌黄、白钨矿、辉锑矿等中国特色矿物标本,以及种类繁多的宝石、玉石等一批国宝级品。

自贡恐龙博物馆:恐龙群窟 世界奇观

自贡恐龙博物馆位于四川省自贡市的东北部,是在世界著名的“大山铺恐龙化石群遗址”上就地兴建的一座大型遗址类博物馆。

博物馆占地面积6.6万多平方米,馆藏化石标本几乎囊括了距今2.01-1.45亿年前侏罗纪时期所有已知恐龙种类,是世界上收藏和展示侏罗纪恐龙化石最多的地方之一。被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价为“世界上最好的恐龙博物馆”。

看点:大山铺恐龙化石遗址于1972年发现,已陆续发掘出大批珍贵的恐龙化石,成为一个罕见的化石宝库。

这个化石群中,相当部分是新属新种,有长达20米的亚洲第二长龙、植食性长颈椎蜥脚恐龙、凶猛的食肉性恐龙、身材矮小的鸟脚类恐龙和极珍贵的原始剑龙,在国内外同地质时代的地层中实为罕见,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和游览观光价值。为研究恐龙及古爬行动物分类、生态、生理、生活、演化规律以及古地理、古气候和中生代地学等提供了实物依据,成为世界侏罗纪化石研究的重要场所,同时也为中外游客提供了一个扣人心弦的异景奇观,被誉为“恐龙群窟,世界奇观”,“中国的国宝”。

◎自贡恐龙博物馆

◎昆明动物博物馆

昆明动物博物馆:动物世界 尽收眼底

昆明动物博物馆是目前中国最大的的动物专题博物馆,馆藏标本65万种,是我国热带、亚热带动物种类、数量收藏最多的标本库。博物馆展示标本数量近两万种,其中不乏90余种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动物标本,不少标本在国际上也较罕见。

看点:博物馆一楼入口处是四头亚洲象标本,标本模拟了野生环境下亚洲象家族的生活状况。制作这个庞大标本时,雄性成年亚洲象的体重达到4吨多,制成标本后依然有1吨多重。还可以从亚洲象标本布满皱纹的皮肤上看见黑褐色的毛发,这是世界动物博物馆中唯一的亚洲象群标本,特殊方法制作的标本至少能保存100年。

大厅内展示着4具高大的恐龙化石,17米高的马门溪龙与两只来自云南禄丰的食草恐龙,正在面临着一只小型肉食性双脊龙的威胁,2.2米长的鸭嘴龙模型一端,一只霸王龙探出脑袋,张开满是利齿的大嘴。二楼昆虫展厅是博物馆引以为豪的一个展区。这里展示了上千种昆虫标本。

责任编辑 陈 艺

猜你喜欢

馆之宝化石恐龙
镇馆之宝
——石犀
镇馆之宝
——泉州宋船
博物馆的黄金吊灯
恐龙笨笨
恐龙跑的快吗?
恐龙大逃亡
第十二章 再见,恐龙!
第三章 化石大作战
第三章 化石大作战
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