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数学课堂徜徉在文化的气息中

2017-11-20江苏常熟市福山中心小学陆建东

小学教学研究 2017年32期
关键词:课件价值素养

江苏常熟市福山中心小学 陆建东

让数学课堂徜徉在文化的气息中

江苏常熟市福山中心小学 陆建东

数学是一种文化,《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数学素养实质上是数学能力在文化层面的体现。数学教育既是科学素养的教育,同时也是文化素养的教育。数学教学要巧妙地将数学文化融入课堂,让学生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感受数学的文化价值,领悟数学的思想方法。

文化 文化气息 数学课堂

中国成语大会第二季决赛现场限时竞猜环节,选手描述:“数学课”,搭档脱口而出:“枯燥无味”;曾几何时,“数学是体育老师教的”悄然流行;同学聚会,回忆畅叙之余,谈及孩子的学习,最担心的往往是数学;家校交流,常听家长抱怨“数学好烦哦!”“数学除了算,还是算,没什么用!”凡此种种,发人深思:我们的数学真的这么不招人待见吗?其实,这些都是数学文化弱化的具体表现。

张奠宙教授提出数学核心素养的第一维度是“理解数学的文化价值”。德国数学家克莱因认为:数学是一种精神,一种理性的精神。数学是人类精神文明的硕果,它不仅闪耀着人类智慧的光芒,它的发展充分体现了人类为真理而生生不息、孜孜以求的精神,数学更是可以使人变得更聪明的科学,因而“数学一直是形成现代文化的主要力量。”长期以来,由于数学教学对知识积累、技巧训练等工具性价值的过度追逐,反而使数学本该拥有的文化气质日渐弱化。新课标指出: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数学素养实质上是数学能力在文化层面的体现。数学教育既是科学素养的教育,同时也是文化素养的教育。数学教学要巧妙地将数学文化融入课堂,让学生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感受数学的文化价值,领悟数学的思想方法。

一、有效引领,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

数学源于生活,并运用于生活。《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因而,教师要善于挖掘生活素材,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

【《吨的认识》教学片段】

师:洗一辆汽车大约需要200千克水,那么洗几辆车就需要1吨水?

生:5辆。

师:刚才我们体验过,一桶纯净水大约重多少?

生:20千克。

师:算一算,我们班44名同学,每人搬一桶水,一共重?

生:880千克。

师:有1吨吗?

生:没有!

师:再搬几桶够了?

生:6桶。

师:是的,50桶这样的纯净水大约重1吨。如果按每人每天喝5杯水计算,1吨水大约可以供三口之家喝1年。

生齐:哇!

师:你有什么感想?

生1:我要让爸爸少洗几次车。

生2:我家上月用了18吨水,有点浪费。

生3:我们要节约用水。

感受和体验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吨的概念对于学生来说是抽象的,上述片段中,通过教师的精心引领,学生不仅对1吨水有了深刻的认识,更感受到了“吨”其实就在身边。

二、有效整合,感受数学的文化价值

新教材注重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从一年级开始就以生动有趣、易于阅读的形式,以“你知道吗”为题,向学生介绍一些数学家的故事、数学趣闻、数学发现、数学史等知识,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内容的呈现,使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产生和发展是源于现实的需要,并为生活服务,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认识几分之一》教学片段】

……

师:(课件出示一个蛋糕)小明和小红准备了1个蛋糕,你能用手势来表示每人可以分到多少吗?

生1:(不确定地伸出一根弯曲的手指、轻声的)半个蛋糕。

生2:我也觉得是半个。

师:确实是半个。那半个还能用我们学过的数来表示吗?能用你喜欢的方法来表示一个蛋糕的一半吗?

(学生有的画图,有的写汉字……)

师:同学们真会动脑子,想出了这么多方法来表示。其实,在很早以前,我们的祖先们也遇到过这样的问题,想知道他们是怎样来表示半个的吗?

生齐:想。

播放课件:很久以前,我们的祖先以打猎为生,打到猎物后,需要分配,也需要记录。但是那时还没有数字,怎么办呢?聪明的祖先们想出了办法。瞧,这天,两个人一起打了一只兔子,怎么分呢?他们是这样记录的:,你知道这表示什么意思吗?

生1:我知道。上面的1根小棒表示1只兔子,下面的2根小棒表示分给两个人。

师:他们就是这么想的!继续看,后来有了数字,他们这样表示的,你看懂了吗?

生:看懂了。

思起于疑,知源于惑。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两份,每人吃其中一份,怎么用一个数来表示,这样的疑惑与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产生冲突,而这种冲突正是学生思维的源泉。结合分数发展史的前置整合,使学生体会到,当一个问题看来不可解时,人们可以创造一些新的字符或形式来表达一种新的概念和新的观点。学生领会到数学是可创造的,并且是不断发展的,从而感受到数学的文化价值。

三、有效联想,领悟数学的思想方法

数学的本质是发展思维,数学素养水平具体体现在数学思维方面。我们的教学要体现对于数学思维的有效关注和巧妙引导、对于数学思维品质及数学思辨能力的培养,以及由思考而带来的智力发展和愉悦,彰显数学的文化本质,以达成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充分考虑数学本身的特点,体现数学的实质。

【微课《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实录】

出示图形:

师:涂满的一个长方形可以用整数1表示。下面的涂色部分可以用几分之一来表示呢?

师:这个图里的涂色部分是整个长方形的几分之一呢?你是怎样想的?

师:哦,你是怎么想的?

生2:(激动地)在后面划上一条线就可以了。

师:随便划都可以吗?

生3:要竖着划在中间。不然就不是平均分了。(课件演示:把后半部分平均分成2份)

师:是这样吗?现在可以看清楚了吧?

(课件继续出示)

师:这个图里的一小份该用几分之一来表示呢?把你的想法悄悄地告诉你的同桌。你是怎样想的?

生8:当然是1大了。

师:继续往下分,出现的分数会越来越大,还是越来越小呢?

生齐:小。

师:你们是怎么想的?

生9:平均分成的份数越多,每一份就越小。

生10:这样分下去,得到的分数有好多个。

师:“好多个”换个说法是?

生10:无数个。

师:说得真好,老师为你们点赞!

这一节微课把传统的直观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改用“联想”的形式进行安排,通过观察、比较、分析、思考、联想、感悟和小组合作交流等一系列活动,延伸、深化问题,把静态的文本资源转化为动态,并尝试了极限思想的渗透,使学生感受到了思维的乐趣。

数学课堂应当是充满文化气息的,只有当数学文化的魅力真正进入课堂并融入教学,数学才会以文化的形式流进学生们的心田,才会让更多人理解数学、欣赏数学、喜欢数学、热爱数学。

猜你喜欢

课件价值素养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用Lingo编写Director课件屏幕自适应播放器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从“广用”到“省用”——谈音乐教学中课件使用的“度”
课件综述——《识字三》
提高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质量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