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区域创新联盟
——一种新的科技创新组织形式

2017-11-16张成志姚磊

中国粮食经济 2017年11期
关键词:粮食区域科技

文/张成志 姚磊

区域创新联盟
——一种新的科技创新组织形式

文/张成志 姚磊

区域创新联盟是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一种形式创新,是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具体行动。在今年8月国家粮食局召开的推进粮食产业经济发展座谈会上,国家粮食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务锋强调,要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度开发‘原字号’,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推动粮食精深加工,做强绿色食品加工”和李克强总理“把农业与工业结合起来,在融合发展中做强农业”的重要指示精神,把握好粮食产业经济发展的正确方向。在新形势下,做好粮食工作,必须打破对政策性业务的途径依赖,充分运用市场方式,做大做强粮食产业,创新当先,科技先行,以新动能促进粮食产业升级发展。

一、要大力实践创新驱动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指出,“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的核心位置”,明确“鼓励构建以企业为主导,产学研合作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山东滨州的粮食产业发展成绩显著,特色突出。在大豆玉米加工、小麦循环经济、蛋白粉生产等油脂、面制品、淀粉及深加工产品方面,已为国内翘楚。滨州市立足区域特色,形成政府大力支持、企业主动作为的良好环境,率先发起成立区域产业创新联盟,在粮食产业中实践创新驱动方面迈出重要步伐。在当前经济发展阶段,传统的刺激手段已难以奏效,促进企业发展上台阶,实现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离不开科技支撑和创新驱动。要变要素驱动、产能优势为创新驱动、技术优势。企业只有进一步创制新产品,充分应用新技术成果,通过动能转换,使生产效率、技术水平、经济效益得到新的跃升,才能保持住已有的荣誉。要利用创新联盟这样的新形式新平台,综合科技、管理、品牌、组织、商业模式创新,创造新的市场空间和利益增长点,做好“粮头食尾”“农头工尾”的大文章。

二、要服务好粮食产业发展

充分认识新经济形势提供的新契机,转变观念,转变机制,转变方式。目前玉米和稻谷都有大量超期储存,去库存形势严峻。“优质粮食工程”已经在全国广泛启动。围绕这些粮食产业发展的重点任务,大力做好去库存,加大高品质粮食供应能力为产业创新联盟提供了广大的施展能力的空间。粮油企业群发挥自身优势,运用联盟平台,集聚技术、市场等资源,进一步延伸玉米产业链,探索稻谷、小麦精深加工新途径,在企业发展的同时,也有利于去库存。进一步发展食用油新技术,针对国外高端装备占据高端深加工生产的绝对份额的现状,要致力创制关键装备,提高高端加工关键装备国产化水平,加大对国产油料的加工利用率,提高国产油脂保障水平,不仅要实现中国人的饭碗装中国粮,也要让中国人的油瓶子有保障。要进一步开发更多的绿色优质、营养健康粮油产品,顺应小康中国的食品品质提升的需求,满足居民营养健康多元化的消费喜好。要探索通过信息等新技术应用,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实施“互联网+粮食”,将共享模式、电商网购、高效物流等新的商业模式引入联盟。要通过联盟,促进产学研高效融合,使企业、科研单位和专家都各得其所,合作共赢,共同为消费者从“吃得饱”到“吃得好”、吃得健康提供实现途径。

三、要发挥好企业创新主体作用

全国粮食行业正在开展“深化改革转型发展”大讨论,要实现从思想观念到体制机制的深刻变革。成立产业科技创新联盟,是科技创新和产业经济发展模式改革的具体举措,要以企业为核心,切实发挥出服务企业、服务行业、服务产业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的作用。区域创新联盟不能搞成封闭的、小富既安、自娱自乐的小圈子,应该做孵化器,要形成可复制的经验样本。张务锋指出,要持续加快粮食产业经济发展,积极探索粮食产业转型升级的新路径新模式,不断增强粮食经济发展新动能。我们要通过联盟建设的试验和示范引领、辐射带动,复制出更多的创新区域、更多的创新产业集群、更多的粮食产业模式,更多明星品牌和大产业龙头。区域粮食产业科技创新战略联盟是构建粮食产业战略联盟体系的新起点,要积极搭建粮油企业与科研机构之间的零障碍互动平台,为推进粮食产业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内生动力。

区域联盟要调动各联盟单位同心同力、携手奋进,产生聚合能量,通过核反应,造就出中国大粮商,实现粮食产业的永续发展。

(作者单位:国家粮食局仓储与科技司,张成志系副巡视员)

猜你喜欢

粮食区域科技
珍惜粮食
珍惜粮食 从我做起
请珍惜每一粒粮食
分割区域
我的粮食梦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区域发展篇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